國產水果邁向新品種、高品質,在銷售終端體現得非常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水果產量為31296.24萬噸,同比增長4.42%;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9204.74萬噸,增幅約為41.6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54%,有效保障了對水果消費市場的供給。
果品的營養保健功能 果品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既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也含有糖、淀粉、蛋白質、脂肪、有機酸、芳香物質等,是人體生長發育和營養必須的物質。據營養學家研究,每人每年需要70~80kg果品,才能滿足人體正常需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果生產和消費國。當國產水果逐步走向品質化路線,也意味著消費者能獲得更多優質優價的水果,嘗鮮時間也更長了。
國產水果邁向新品種、高品質,在銷售終端體現得非常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水果產量為31296.24萬噸,同比增長4.42%;與2012年相比,增長了9204.74萬噸,增幅約為41.67%,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54%,有效保障了對水果消費市場的供給。
近年來,“綠色、天然”概念盛行,果汁飲料消費持續增長,已成為飲品市場的主力。我國目前人均果汁消費量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0,發達國家的1/40,具有極大的消費增長空間。在所有的果汁飲料中,以熱帶水果為原料的果汁飲料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果樹是食品工業和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組成,除果品除鮮食外,果實還可加工成果脯、果汁、蜜餞、果醬、罐頭、果酒、果醋等。有些果實的硬殼可制活性炭,有些果樹的葉片、樹皮、果皮可提煉染料或鞣料,橘皮、橙花可提煉香精油。許多果樹的木材是國防工業、建筑工業和雕刻工藝的優良材料。
果樹基本情況
我國園藝作物設施栽培始于秦漢,造紙術及紙窗溫室推動了設施生產的發展。20 世紀50 年代北方幾個省份開始進行果樹設施栽培研究。近20多年以來,我國設施果樹產業發展迅猛,規模迅速擴大,栽培總面積和總產量分別由21世紀初的105萬畝和100多萬噸發展到目前的750萬畝和900多萬噸。
果樹主要涉及避雨栽培、促早栽培和延遲栽培等多種栽培類型,其中避雨栽培和促早栽培2種設施栽培類型面積最大,面積均超過300萬畝;延遲栽培呈零星分布狀態,面積約6萬畝,集中分布在甘肅和寧夏等地區。
果樹的生態環境效益 果樹普遍具有適應性強,不僅能種植在平原、河流兩岸、道路、農村園前屋后,還可以在沙荒、丘陵、海涂等地生長,選栽適宜的果樹,不僅增加經濟收入,而且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綠色覆蓋面積、調節氣候,從而綠化、美化、凈化環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年版果樹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果樹的經濟效益 果樹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農產品市場的放開,特別是在丘陵、山地、沙荒地等處,因地制宜發展果樹生產,給農民能帶來可觀的效益,我國具有豐富的果樹資源,果樹生產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是農產品出口創匯的重要來源。
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538元;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7481元,增長4.2%,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0.5%。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們的中等收入群體已經達到了4億人,在2002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只有735.8萬人,20年的時間增長了54倍之多。消費升級正在不斷發生,市場規模和潛力正在擴大。我國水果消費主要以鮮果消費和水果深加工行業消費為主。我國以水果為原材料的水果深加工市場不斷發展,到目前,我國已形成了水果干、果醬、果汁等多種果味副食零食行業。預計隨著下游水果深加工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我國水果需求量將保持快速增長狀態 。
現在,人們的需求已經從吃得飽轉變為安全和健康。對多樣化、個性化和高端水果的需求將增加。因此,對綠色、優質、安全水果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一個更大、更高端的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形成。
設施果樹作為果樹產業的新業態,是實現我國果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擴大優良品種的栽培區域,延長鮮果供應期、實現周年供應,有利于預防自然災害和控制病蟲害,生產安全、優質、高檔果品,提高生產效率和勞動者素質,增加果樹產業的經濟、社會效益等。樹種主要包括葡萄、草莓、桃、櫻桃、李和杏等北方水果以及柑橘、火龍果、蓮霧、番石榴和番木瓜等南方水果,設施果樹已成為許多地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
目前,設施果樹生產逐漸向自然資源稟賦優和產業基礎好的區域集中,已經形成了4個優勢區域。
(1)環渤海灣產區。主要包括遼寧、山東、河北、北京和天津等地區,以設施葡萄、設施草莓、設施櫻桃和設施桃為主,是我國設施促早栽培最為集中的優勢區域。
(2)西北產區。主要包括甘肅、寧夏、山西、陜西和新疆等地區,以設施葡萄和設施桃為主,是我國延遲栽培最為集中的優勢區域。
(3)黃河與長江中下游產區。主要包括浙江、江蘇、上海、河南、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區,以設施葡萄和設施草莓為主,是我國設施避雨栽培最為集中的優勢區域。
(4)西南產區。主要包括廣西、四川等產區,以設施葡萄和設施柑橘為主,葡萄避雨栽培和柑橘簡易延遲栽培是該區域的主要設施栽培類型。
果樹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鮮食、加工、觀賞以及營養、保健、藥用于一體,市場需求日趨增長,發展潛力十分巨大,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果樹的經濟效益一直高于農田作物,使其在帶動農民脫貧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果樹一方面可以滿足園林綠化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農田、山林承包經營者帶來經濟收益。一些品種優良的柚類、楊梅、柿子、石榴、枇杷、棗子以及香榧等均是具有開發前景的特色經濟林樹種。
另外,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利用果樹的觀賞價值大力發展果旅融合,建設一批特色主題果園,加快發展生態旅游等綠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措施。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著增強,產業間的競爭層次和深度也發生了變化。因此,科學預測產業發展趨勢和空間變化態勢,對產業發展和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
報告對我國果樹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果樹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果樹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果樹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
想要了解更多果樹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年版果樹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果樹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當前,在新消費升級背景下,我國食品產業已從基本的“保障供給”向“營養健康”轉變,食品工業進入以“營養與健康”為...
全球肉鴨產量近年來穩步增長,市場規模逐年擴大。特別是在亞洲地區,肉鴨業在中國、越南、印度等國家迅速發展。與此同...
雪茄需求旺盛,消費群體日漸龐大。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雪茄在中國已經逐漸形成氣候,整...
水產品加工業是我國現代漁業五大產業之一,也是連接一產和三產、生產和消費的橋梁紐帶和關鍵環節。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水...
維生素E(VitaminE)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等作用,又稱為生育酚,是最主要的抗氧E...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家政服務行業逐漸呈現在人們面前。中國家政服務公司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萌芽...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