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地鐵建設的轉型升級,我國對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市場規模保持不斷增長的狀態,2021年,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56億元;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98億元。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向軌道交通領域滲透以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等政策的引導,智能化前沿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力度正逐步提升,數字化轉型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熱點方向。智慧地鐵是我國相關技術人員在制造過程中采用新型的智能材料與信息化設計管理方案,使地鐵在運營的整個壽命中展示其智能性。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于2020年3月發布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智慧城軌發展綱要》,提出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衛星通信、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全面感知、深度互聯和智能融合乘客、設施、設備、環境等實體信息,通過自主化,創新服務、運營、建設管理模式,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新一代中國智慧型城市軌道交通。
智能技術裝備是智慧地鐵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主動引入新科技、新技術,以智能化、數字化為方向,研發并應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模式,掌握關鍵核心和知識軟件,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族品牌和中國標準,逐步建立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主導發展的城市軌道交通技術鏈和產業鏈,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的智能化。
據報道,9月,深鐵集團完成所轄15條既有地鐵線路包括346座車站、360段區間、4座樞紐、25座場段、21座主變電所在內共計756個BIM模型創建工作,成為國內首家全市域地鐵運營線路BIM化的軌道交通企業。
智慧城軌建設是深圳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的重要支撐,也是深鐵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積極融入深圳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建設,落實軌道交通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深鐵集團明確了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基本原則、行動路線,制定了5大類105項數字化轉型任務。計劃到2035年,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建成“智慧地鐵”,引領城軌行業智慧化建設,實現規模化的行業數字經濟發展,形成產業鏈生態價值共創,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分析:
據悉,深鐵集團自主開發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維、應急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場景智慧化應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城軌建設實施落地,在國內率先實現全市域地鐵運營線路BIM化。同時,依托企業自主研發的BIM平臺,融入全市基于BIM的“規建管用”一體化管理模式,服務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大局,助力建設數字孿生先鋒城市。
下一步,深鐵集團將把BIM數字孿生深化應用融入到智慧城軌全生命周期建設當中,充分發揮BIM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通過創新引領、數智賦能,推動深鐵集團實現全方位組織變革、流程再造、業務重構,打造軌道交通行業示范。
深圳地鐵在2019年開展了智慧地鐵的探索和實踐。在探索和實踐的第一步,就投資了8300萬建設深圳智慧地鐵創新工程研發及試驗中心,研發試驗包含全自動駕駛、城軌云平臺、智慧化系統設施服務和管理平臺等多方面內容。在2020年進行智慧車站試點的建設,隨后在深圳地鐵20號線按照智慧化標準進行建設并于2021年底開通。與此同時,深圳同時在建的智慧地鐵有12、13、14、16號線四條線路,這四條線路也同樣按照智慧地鐵的標準進行建設。深圳地鐵在智慧化的建設中,與其他城市相比投資較高,但是建設速度的加快和智慧化水平的提高效果也十分顯著,這是深圳智慧地鐵的建設特點。
廣州地鐵在2017年就啟動針對新時代智慧地鐵的探索工作,之后在2019年發布了《新時代城市軌道交通創新與發展》。廣州地鐵采用了分階段的方案進行落實,第一階段打造廣州塔站和天河智慧城站兩座智慧車站作為試點站,發布了全國首創的軌交智慧操作系統—穗騰OS;第二階段在“十三五”的新建線路中建設智慧化等級為3級的智慧地鐵18號線和22號線,第三階段在“十四五”及后期規劃線路全面達到智慧地鐵最高等級。廣州地鐵起步較早,協同國內各企業,從技術出發,大膽創新,實現智慧地鐵的建設,這是廣州智慧地鐵的建設特點。
上海地鐵在2018年開始了智慧車站的研究,在5個運營分公司內各選取1座車站試點智慧車站,建設初期首先由各家運營公司采用調查問卷、現場調研、專家咨詢等方式進行摸排,梳理出三類業務和智能化提升需求,綜合分析得出41項需求進行試點實施。然后,從線網中針對車站不同特點選取了5個車站分別針對不同課題進行智慧車站的試點研究。2021年底,上海智慧地鐵14號線和18號線開通了。上海地鐵從需求角度出發,分課題進行試點研究,尋找突破,這是上海智慧地鐵的建設特點。
我國對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
隨著智慧地鐵建設的轉型升級,我國對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市場規模保持不斷增長的狀態,2021年,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56億元;2022年我國智慧地鐵的市場規模達到398億元。
報告對中國智慧地鐵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產品、發展趨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智慧地鐵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地鐵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智慧地鐵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咨詢報告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向軌道交通領域滲透以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智慧城軌發展綱要》等政策的引導,智能化前沿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的研究和應用力度正逐步提升,數字化轉型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熱...
查看詳情
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的制造成本不斷降低,從需求的角度來看,對手機的需求的客戶群體主要是廣大的個人用戶,隨著經濟...
受到印度限制大米出口、國際米價走高等因素影響,由于國產大米相對便宜,近期馬來西亞出現國產大米搶購潮。當地時間23...
走進江蘇蘇州吳江區,位于太湖流域的盛澤鎮是我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也被譽為“千年綢都”。2022...
1至8月份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鋼鐵行業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高端化、智...
日前,禽流感疫情在南非肆虐,導致當地遭遇了“雞蛋荒”。受禽流感疫情影響,近來南非很多地方的超市已出現雞蛋供應短...
釩是一種堅硬的銀灰色稀有金屬元素,作為一種延展性過渡金屬,其具備天然的耐腐蝕性和對堿、酸和鹽 水的穩定性。釩存...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