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創意的重要來源,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演藝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從政府到市場,都愈發重視演藝在當代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票房收入167.9億元,同比增長674%,相較2021年增長131%;觀眾人數6224萬人次,同比增長超10倍,相較2021年增長近2倍。
2023年演出市場規模達到900億元以上
展望2023年全年,據艾媒咨詢,預計演出市場規模達到900億元以上,為疫情前2019年的1.7倍。室內室外各類型演出強勢恢復;涉外演出恢復審批;地方政府以促進文體娛消費為契機,積極協調活動落地。內地和歐美日藝人演出全面恢復,演唱會、音樂節、小劇場、文旅演藝等多點開花,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需求偏好的各類群體。
數據顯示,4場演唱會共吸引15.46萬人次觀眾入場,其中省外觀眾9.51萬人次,占觀眾總數的61.5%。海口全市4天共實現旅游收入9.76億元,是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倍。演出期間,海口城市及周杰倫演唱會相關話題全網總曝光量超過7.2億次,討論次數115.9萬次。
為何一場演唱會能將一座城市經濟帶火?除了歌手本身的“引流”、海口近年來不斷完善發展演唱會經濟的軟硬件條件,也得益于海口為此次演唱會做足服務保障、海口各相關行業為歌迷提供多項優惠舉措,以“寵粉”行動放大演唱會效應,讓游客樂意消費。
表演藝術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創意的重要來源,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演藝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從政府到市場,都愈發重視演藝在當代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穩定發展,民眾的文化娛樂支出比重不斷增加,文化消費時間逐漸增多,對文化產品的選擇性日益增強,逐漸向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轉移,而觀看娛樂性強、影響力大的演出節目成為民眾最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各大城市的小劇場應運而生,滿足了大眾對文化產業的需求。比較典型的代表有開心麻花、德云社、青曲社等一系列以大眾娛樂為代表的劇團,當然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廣州大劇院等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演出行業總體穩步發展,各類主體加快轉型。2022年演出市場總體經濟規模243.60億元,與2021年同比降低31.33%。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和公益性演出)場次總計17.33萬場,票房收入總計89.88億元,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市場營收1992.34億元。截至2023年5月底,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近9萬場,票房收入超110億元,接待觀眾2500余萬人次。截至2022年底,全國現有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的營業性演出場所4390家,取得營業性演出經營許可證的演出經紀機構10025家,文藝表演團體20072家。具有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經營資質的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有6263家,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經紀機構超24000家。從事演出舞美制作、舞美工程和舞臺設備租賃等業務的從業機構超過3000家。
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演藝產業也逐漸進入成熟期。從上世紀80年代初到現在,中國的演藝產業已從單一的鏡框式劇場演出逐漸演化成沉浸式、行進式、主題公園式等不同類型的演出,觀演方式也從傳統的觀看方式到身、心、視、聽的沉浸式體驗。演藝產品從最初萌芽期到成長期,再到成熟期轉變,演藝內容與觀影關系在不斷創新求變。如今,“80后”“90后”群體正在成為消費主力,這個群體的消費方式、消費意愿也在影響產品的創意和創造。市場在變化,演藝產業也正迎來發力期,“高質量,重體驗”的演藝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全國大型演出劇團轉企改制的大力推進,陜西、安徽等地在安徽演藝集團、重慶演藝集團、陜西演藝集團、西安演藝集團、山西演藝集團等演出集團的推動下,演出市場非常活躍,發展潛力巨大。演出市場的專業化定位和全國品牌打造成為演出市場第三陣營主要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文化和旅游部于近日發布了《關于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文化和旅游部首個促進旅游演藝發展的文件,著眼于推進旅游演藝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立足于旅游演藝作為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對旅游演藝這一業態的科學發展做出了全面系統的引導和規劃。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演藝產業市場發展運行形勢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今年以來,深圳演藝市場以強勁迅猛之勢復蘇,從已公開演唱會信息的藝人數量來看,廣州、上海、深圳排在全國前三,舉辦演唱會的藝人分別達到48人、43人和38人。據不完全統計,下個月北上廣深將舉辦超過250場大小演唱會,其中知名歌手的演唱會占近兩成。
接下來兩個月內的幾乎每個周末,深圳人都能“滿檔”追星。楊千嬅、張信哲、陳粒、薛之謙等一大波知名歌手演唱會已官宣定檔,五月天演唱會深圳場更將連唱三天,從7月7日持續到9日,給歌迷帶來難忘的音樂盛宴。此外,李榮浩、周傳雄、張杰等深圳演唱會也已通過演出許可。
此外,深圳演唱會的高溫將蔓延至多個業態,特別是對交通、住宿、餐飲等周邊消費具有強大的帶動能力。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按照綜合帶動指數初步測算,"五一"假期內,僅音樂節和演唱會項目帶動演出票房之外的交通、食宿等綜合消費規模就已經超過了12億元。
6月29日-7月2日,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在海口舉辦,這場演唱會也是他暌違3年后的內地首場。
為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粉絲,海口從出行、購物到餐飲、住宿等各方面,都充斥著周杰倫元素,海口國際免稅城更是設置杰迷打卡點、專屬優惠券及演唱會場館接駁車。
據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7月3日消息,從海口市旅文局獲悉,為期4天的周杰倫2023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海口站共吸引15.46萬人次游客入場,實現旅游收入9.76億元。其中,省外游客9.51萬人次,占游客總數的61.5%;省內游客5.95萬人次,占游客總數的38.5%。另有超3萬名沒能購買到票的粉絲在五源河體育場周邊感受演唱會氛圍。旅游收入方面,其中,住宿收入1.34億元,餐飲收入0.72億元,購物收入3.22億元。
周杰倫海口演唱會也拉開暑假演出市場的序幕,蔡依林、林宥嘉、張韶涵、鹿晗等歌手演唱會也將陸續上演。與此同時,演出市場也頻頻出現搶票、退票困難,以及黃牛高價售票等問題。
海口演唱會原價2000元的前排VIP區門票溢價至2萬多元一張,原價900元的看臺票也需要數千元才能拿下。而到了演唱會當天,不僅票價大跳水,甚至有黃牛直接將內場門票點燃。
演唱會門票一篇難求并非特例,在2023年演出市場全面恢復的情況下,五月天、薛之謙等明星的演唱會也曾出現搶票難、黃牛喊出天價的情況。
《2023-2027年中國演藝產業市場發展運行形勢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演藝產業市場發展運行形勢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表演藝術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創意的重要來源,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演藝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從政府到市場,都愈發重視演藝在當代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近年...
查看詳情
202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報告,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滑8%,創下十年來該季度最差表現。此外,Counterpoin...
山東是全國畜牧業大省,近年來加快構建現代養殖、動物防疫、加工流通、飼料獸藥、監管服務五大體系,取得積極成效。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二季度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9.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0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7.62...
我國59家上市銀行資產規模已經超過265萬億元,是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國上市銀行包括6家國有大型銀行...
運營商云計算的獨特優勢云網融合是運營商云計算的獨特優勢,有望優化成本、豐富體驗、提高效率。云網融合有望通過實施...
據中國網報道,2023年10月20日---22日,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的“第82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將在國家會展中心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