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金融是指以產業為基礎,充分發揮金融業務對產業的資金融通、資源整合、價值增值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從而實現產業和金融之間相互融合的一種新的金融形態。依據產業的類型,目前我國的產業金融服務主要有:網絡金融、新能源金融、航運金融、環境金融、房地產金融、物流
產業金融是指以產業為基礎,充分發揮金融業務對產業的資金融通、資源整合、價值增值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從而實現產業和金融之間相互融合的一種新的金融形態。依據產業的類型,目前我國的產業金融服務主要有:網絡金融、新能源金融、航運金融、環境金融、房地產金融、物流金融、交通金融、汽車金融、鋼鐵金融、科技金融等。
產業金融服務的演進歷程大致包括三個階段,即最初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到產業鏈金融模式,進一步轉變為產融生態圈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國目前已經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逾1.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在產業鏈強鏈穩鏈固鏈中發揮重要作用。截至6月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4%,比各項貸款增速高9.1個百分點。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產業金融服務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據初步統計,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國金融業機構總資產為439.3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銀行業機構總資產為397.25萬億元,同比增長11%;證券業機構總資產為13.71萬億元,同比增長7%;保險業機構總資產為28.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同期,金融業機構負債為400.81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銀行業機構負債為364.84萬億元,同比增長11.3%;證券業機構負債為10.42萬億元,同比增長6.7%;保險業機構負債為25.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關鍵要素,對推動經濟增效具有“乘數效應”。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科學指明了金融工作的發展方向——要把金融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之上,聚焦實體、服務實體、發展實體,促進實體經濟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勁支撐。
今年以來,穩健貨幣政策精準有力,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對經濟的支持持續加強。上半年金融數據回升比較明顯,亮點較多:一是金融支持基建投資繼續發揮支撐作用。6月末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5.8%,7399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資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過70%。二是居民貸款合理增長、成本穩中有降,助力消費穩步恢復。上半年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3009億元,同比多增4019億元。6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1%,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線上消費較快增長,服務消費繼續回暖。三是強化對民營小微、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外貿出口和民企經營仍具一定韌性。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1%;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0.3%。
人民銀行采取多種政策支持工具,全力支持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一方面,持續加大再貸款支持力度,6月30日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繼續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已經累計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提供資金398億元,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貸款2.2萬億元。另一方面,持續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引導金融機構優化資源配置和內部政策安排,強化科技手段運用,推動建立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目前,全國性商業銀行小微業務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均不低于50BP、普惠金融在分支行綜合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均不低于10%。
產業金融專門服務于產業發展,從整體產業優化的高度深耕產業經營的金融需求,不斷加深對產業全局的了解,減少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產業的精準度,擴大產融雙方合作的通道和收益。這既有助于減少產業 發展獲取資金的搜尋成本,也使得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更貼合產業發展需要。
新一輪科技革命以網絡為載體,通過數據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催生出經濟新模式新業態,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為了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各國紛紛在數字經濟領域布局,以提高國內經濟發展的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我國“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和金融數字化。產業數字金融通過推動“兩化”融合發展,為實體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注入資金血液和技術動力,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方向。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與治理的現代化要求。以數字新基建為基礎,產業數字金融將形成三大產業互聯網,進而孕育全新商業模式。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向數智化、生態化、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轉型,提高自主創新研發能力。農業互聯網的內核是農業生產流程智能化,比如水肥一體化、畜牧疫病精準診斷,同時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服務互聯網的特征是服務數字化和數據共享,能夠整合政務資源,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加強對傳染性疾病的監測,升級改造零售業的生產流通銷售流程。
在數字化浪潮下,產業金融本身的發展也到了重要的轉型關口期,尤其是在金融服務模式和金融產品方面越來越需要數字化思維和數字化技術。這就要求提高現有金融服務的效率,開拓新的服務模式和產品譜系,從而更有效地助力產業成長。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產業金融服務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產業金融服務行業投資潛力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
查看詳情
受今年夏季日本多地持續高溫的影響,近期日本國內的西紅柿等多種農作物出現減產,其中西紅柿的價格已經漲至十年來最高...
一、自動光學檢測AOI的概念AOI的中文全稱是自動光學檢測,是基于光學原理來對焊接生產中遇到的常見缺陷進行檢測的設備...
溫泉旅游是以體驗溫泉,感悟溫泉沐浴文化為主題,達到溫泉養生、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游。溫泉旅游形態可分為溫泉酒店...
2-10年期美債收益率至少漲超12個基點 美債2Y漲至5.2%水平周二(10月17日)紐約尾盤,美國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上漲1...
我國首個多基線干涉合成孔徑雷達 全球測繪系統成功在軌應用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簡稱“空天院”)獲悉,...
移動支付市場及未來行業分析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主要玩家分別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是由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騰訊推...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