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有的汽車半導體競爭格局來看,Infineon、NXP、Renesas 市占率分別達到 13.2%/10.9% 和 8.5%,位列全球一二三位,汽車半導體主要包括傳感器、微控制器(MCU)和功率半 導體器件,從細分產品的競爭格局中,可以看到 Infineon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一馬當先,市
汽車電子,是電子信息技術與汽車傳統技術的結合應用,可以分為車體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汽車電子系統。目前,電子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控制、底盤控制、車身控制、故障診斷以及音響、通訊、導航等方面,顯著提高了車輛的綜合性能,使汽車從代步工具成為同時具有交通、娛樂、辦公和通訊多種功能的綜合平臺。
按照對汽車行駛性能作用的影響劃分,可以把汽車電子產品歸納為兩大類:車體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子系統。
車體電子控制系統:與車上機械系統配合使用,即“機電結合”的汽車電子裝臵,主要應用在發動機及底盤;包括動力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以及車身電子系統。例如電子燃油噴射系統、制動防抱死控制、防化控制、牽引力控制、電子控制懸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電子轉向系統等。
車載電子系統:指在汽車環境下能夠獨立使用的電子裝臵,它和汽車本身的行駛性能并無直接關系。主要包括了汽車信息系統(如行車電腦)、衛星導航系統、汽車音響及影音娛樂系統、車載通訊系統等。
汽車電子產業鏈主要由三個層級構成:上游為電子元器件,中游為系統集成商,下游為整車制造廠,其中上游元器件提供商又可以分為Tier2元件供應商及Tier3后段廠。相對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對于安全性要求高,行業具有TS16969、ISO26262、AECQ100等多種認證標準,認證周期較長,廠商進入整車廠配套體系大概需要2~3年的認證周期。目前汽車電子產業鏈主要掌握在國外幾個大廠手中,行業集中度較高。
汽車電子行業進入門檻高、認證周期長、行業壁壘大、國際巨頭占據壟斷地位,近年來隨著汽車電子行業整體發展,相關廠商取得了良好業績表現。
近十年來,化石能源相關碳排增長,2019 占氣體總量 65%。縱覽世界各經濟 當前的氣候行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部署、工業制造業減排升級、交通運輸業綠色轉型、 建筑能效提升和負碳技術開發利用成為零碳重點領域。
根據 IEA 數據,全球一半以上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能源行業,因此,能源行業是各國最 為重視減排領域,能源轉型是實現碳中和的關鍵因素。能源轉型主要包括:
實現能源結構調整,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從能源生產、輸送、轉換和存儲 全面進行改造或者調整,形成新的能源體系,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加大電能替代及電氣化改造力度,推行終端用能領域多能協同和能源綜合梯級利用, 推動各行業節能減排,提升能效水平。
2020 年,中國正式宣布“雙碳”目標,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 值,努力爭取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從各部門碳排放數據來看,能源、工業碳排放量 高,占比分別達到 51%/28%。2020 年,中國溫室氣體逾 100 億噸,約占全球四分之 一。為保障經濟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實現雙碳目標,中國將從能源系統轉型優化、工業系統 轉型升級、交通系統清潔化發展、建筑系統能效提升、負碳技術開發利用等方面開展碳中 行動,其中,能源系統轉型是中國雙碳目標成功與否的關鍵,中國計劃 2030 年非化石 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25%左右,風電、太陽能總裝機容量 12 億千瓦以上。
汽車電動化革命是實現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電動車革命”的成功需要各部門的通力 作:既需要各國針對碳排放形成共識,并制定宏觀計劃,也需要車企在汽車生產端給予 合,并完成自身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汽車電動化革命如火如荼,電動車革命對傳統汽車行業無疑是顛覆性 ,對整個的汽車零部件與供應鏈體系產生了深切的革命性影響。
從半導體的視角切入,我們發現,汽車半導體逐步成為拉動全球半導體需求的重要力量 ——過去幾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長主要依賴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需求,以及物聯網、 云計算等技術應用的擴增,隨著智能手機滲透率的逐步提升,消費電子對于半導體的拉動 已經趨緩,而汽車半導體領域需求強勁,逐步成為企業的重要增長市場。
根據 WSTS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數據,2020 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達 502 億美元, Gartner 預計,2023 汽車半導體收入將達到 600 億美元。從結構上來看,驅動汽車 體的各類應用中,高級輔助駕駛系統增幅最大,這將推動對 IC、MCU 和傳感器的需 求相應增長,電動/混合動力將大大提升對功率半導體的需求。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2 新能源汽車單車芯片平均數量達到 1510 顆,相比 2017 年增長接近 80%,而傳統燃油車對于芯片的需求也有較大程度增長,2022 年單車芯 片需求數量為 1119 顆,相比 2017 年亦增加了 41%。
從現有的汽車半導體競爭格局來看,Infineon、NXP、Renesas 市占率分別達到 13.2%/10.9% 和 8.5%,位列全球一二三位,汽車半導體主要包括傳感器、微控制器(MCU)和功率半 導體器件,從細分產品的競爭格局中,可以看到 Infineon 在功率半導體領域一馬當先,市 場占有率達到 30.2%,而 STMicro 僅為 16.3%,而在傳感器與 MCU 方面,Bosch 和 Renesas 分別位于相關細分市場的第一位。
2022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的CR10達66.8%,市場同樣是被博世,大陸,電裝等國外Tier1供應巨頭壟斷。雖然汽車電子Tier1供應商中,國內廠商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但是在一些細分市場,如汽車內飾,國內廠商進步明顯,已經開始逐步追趕。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及產業化,目前已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基礎,汽車電子行業在我國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帶動下迅速發展。但由于我國汽車電子技術起步較晚、基礎薄弱,汽車電子產品發展落后于汽車整車的發展,產品和技術與國外差距較大,外資企業牢牢占據著國內汽車電子市場和技術的決定權,我國汽車電子產業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我國基本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區域、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區域、長春及天津環渤海區域、以重慶和武漢為中心的中西部區域等四大汽車電子產業。
欲了解更多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國家重大工程和技術專項的支持下,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中國品...
查看詳情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5...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S...
全球汽車離合器市場分為手動、自動、自動手動變速器(AMT)和其他變速器類型。其中,手動變速器占據了最大的市場份額7...
我國在煤化工發展方面,缺乏明確的戰略規劃,是導致當前煤化工產業亂象的根本癥結所在。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地方利益...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6...
欲了解更多中國門窗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門窗行業市場深度全景,...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