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正由部分品種生產的局部需求,轉變為種養加全鏈條的需求,從非剛性需求轉變為剛性需求。要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全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包括減免農業稅、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在內的一系列國家出臺的對農業的扶持政策逐步得以落實,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進而也迅速擴大了對各類農業機械的需求,2028年農業機械化行業領域需求規模達到7549億元,同比增長4.47%。
表:2020-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根據中研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得知,隨著農業機械技術不斷向著中高端水平更新、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及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端農業機械產品轉型日漸深入,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市場規模呈穩定擴大趨勢。根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的市場規模約為5611億元,同比增長6.71%。
目前我國農業機械相關企業仍舊在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但單純的“機械化”已經不能足夠適宜和滿足農業勞作持續上漲的要求和期待了。要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真正意義上的持續增長,甚至于技術強農、農業振興等大命題,“自動化”和“智能化”成為當下農業生產過程中最為核心的關鍵詞。
因為農業的機械化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不同的機械都只能用于單一的場景,并且對農作環境的要求比較高,乃至于十分“苛刻”:比如自動收種一體機只能在平整的平原田地使用,爬坡上坎的能力很差,一旦環境“不如意”就只能“罷工”了。但賦予了“智慧”的下一代農業機械,便可以讓農業機械更加“懂”工作環境,為農民勞作解決更多的實在問題。
隨著現代技術、人工智能、5G等技術在各領域的不斷攻堅,智慧能力正在持續輻射農業耕作和農業生產,已經為廣袤的華夏農田帶來不少應用嘗試和機械升級。而在未來,農業機械也必將向著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前進,由此,智慧的農業體系也必然會成為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大勢所趨。
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正由部分品種生產的局部需求,轉變為種養加全鏈條的需求,從非剛性需求轉變為剛性需求。要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全面、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受疫情影響,2023年將迎來新的增長期,呈現出“L”型趨勢圖?!癓”型農業機械市場的出現意味著農業機械銷售量大斜率增長的時代成為歷史,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農業機械企業掙錢更難了,可以說順風順水的農業機械發展黃金期之后,真正考驗農業機械企業家的時刻到了,但客觀上也將倒逼行業產業升級,提高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更好地滿足農業生產的多方面需求,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國家實行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以來,以規模生產為特征、圍繞補貼政策做產品的情況得到改善。
1、“L”型農業機械市場倒逼更多的農業機械企業將更加關注小眾農業機械產品研發、生產。在主要糧食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已經基本解決之后,小眾農業機械產品以其有效的社會需求、較高的利潤、相對較低的市場競爭度將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身其中,一些中小企業將成為小眾農業機械產品的專業生產廠家。特別是經濟作物、蔬菜生產關鍵薄弱環節機械化將有所突破,畜牧業、漁業、果菜茶業、農產品初加工業及山區丘陵等領域部分生產環節無機可用的局面得到明顯改善,農業機械化真正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代。
2、“L”型農業機械市場倒逼主流農業機械產品加快行業整合、產業升級。主流農業機械產品市場變為更新為主市場,盡管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決定了農業機械產品需求的多樣性,但對市場影響最大的客戶主要變為農業機械合作社、農業生產企業、農業經營大戶等,對產品的要求提高,市場規模縮小,必將產生過量產能與需求不足的激烈碰撞,必定經歷一番血雨腥風,重新構建市場競爭格局。能夠脫穎而出的必定在產品同質化中殺出一條血路、產品能夠滿足更新市場產品升級要求并能通過產品、價格、營銷、文化等綜合手段與國際品牌競爭的企業。實際上近幾年來主流農業機械產品市場格局的重塑一直在進行之中,小麥收割機、全喂入水稻收割機已經基本完成,玉米聯合收割機正在血戰之中,最大的變數將發生在拖拉機市場。一線品牌受到強烈沖擊,市場格局調整態勢明顯。目前在高端產品領域,國際知名品牌主導,國內一線品牌參與,承受強大市場壓力;在中、低端市場,由于產品同質化,以山東、河南、河北二線、三線品牌迅速崛起,以價格競爭沖擊(一般低25%左右)一線品牌,以體量見長的一線品牌面臨極大挑戰,壓力最大,可能因此進入一段艱難歲月。
3、“L”型農業機械市場倒逼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農業機械產品走的是一條省心省力的模仿捷徑,大企業仿國外,中小企業仿國內,產品結構、功能、性能高度同質化,相互之間差不多,實際上誰也不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缺少技術積累,對技術的理解也不到位,誰也無所謂明顯的技術優勢。在市場需求旺盛、銷售為王的情況下,各類企業共同發展,在滿足中、低端市場需求上比較成功,但在高端農業機械市場上,始終作為不大。盡管很多企業開發了大馬力的拖拉機,但大多數停留在樣機階段,主要用于宣傳、擺樣子,并未真正成為商品?!癓”型農業機械市場的出現,將促使部分農業機械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加大技術創新能力和研發投入,圍繞產品的六大特性開展研究,提高產品的功能、性能、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形成獨有的核心技術,走出同質化價格競爭的泥潭。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農業機械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農業機械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農業機械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
查看詳情
行業內企業產品大多以經銷商代理銷售模式為主。行業內大多數企業在全國或優勢區域內擁有數量眾多的簽約經銷商,企業對...
我國農業生產已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進入了機械化為主導的新時期?!笆奈濉睍r期,三農工作進入...
根據農業機械化行業客戶結構主要分為普通農戶以及農業機械服務和農業機械流通組織,隨著土地流轉的推進,土地經營規模...
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2022年數據顯示,亞太地區以46.60%的占比成為全球最大的農業機械生產區域,其次為北美和西歐1...
隨著經濟發展,低端農業機械產品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小,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價格競爭頻繁發生,價格呈下降趨勢。而高端...
通過國內第三方工商注冊信息查詢機構-"企查查"查詢"農業機械化"結果顯示,通過"q...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