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
生態環境部今日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司長劉志全介紹,上半年,全國審批水利項目環評1642個,同比增長37%;鐵路專用線項目29個,數量創歷史新高。新能源相關行業迅猛增長,新能源汽車項目218個,同比增長179.5%;風電項目317個,同比增長63.4%。大氣污染治理、固廢處置利用等環境治理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區域協同治理是指在跨行政區域范圍內,通過多方合作、信息共享、資源整合等方式,實現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的一種治理模式。該模式有利于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和利益固化,促進區域內各地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規劃、統一監管進行空氣質量管理。
如果你想了解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一個典型的區域協同治理案例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該機制由國務院牽頭組建,在2013年正式啟動,并于2017年成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該機制涵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以及山西省太原市等13個城市(地區),并根據不同功能定位分為核心區(北京市)、重點控制區(天津市和河北省)、加強調控區(山西省太原市等)三個層級。
一是2022年同期基數較低。過去三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2022年上半年中國pm2.5濃度為32微克/立方米,為近8年同期最低。
二是2023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受亞洲冬季風周期性活躍影響,中國沙塵過程明顯增多,上半年達到37次,其中15次為大范圍沙塵過程,為15年來同期最多,沙塵過程使全國優良天數比率損失了5.4個百分點,重污染天數上升了1.4個百分點。
三是排放有所增加。隨著疫情后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冶金、建材、石化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污染物排放也隨之增加。
智慧環保平臺是指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對環境監測、管理、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一種平臺。該平臺有利于提高環境信息的透明度和公開度,增強環境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提升環境服務的便捷性和質量。
一個典型的智慧環保平臺案例是國家生態環境部推出的“生態云”平臺。該平臺于2019年正式上線,并于2020年完成全國覆蓋。該平臺集成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32個省級生態云子系統,以及全國近3000個縣(市、區)級子系統 ,形成了一個覆蓋全國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企業單位的統一網絡體系。
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趨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激勵政策不斷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市場仍有空間。未來5年,大氣污染治理特別是非電治理領域仍是我國環保重點的攻堅方向。
根據發達國家的大氣污染治理經驗,煙氣除塵、煙氣脫硫、煙氣脫硝和 VOCs 治理市場是依次爆發的關系,前面三個市場發展完善和進入平穩增長期后,煙氣治理核心市場轉變為 VOCs 污染治理市場,VOCs 防治相關技術和市場需求將會集中爆發。中國的大氣污染治理市場正在經歷與發達國家類似的成長過程,從中長期來看 VOCs 污染治理市場將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
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產業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經濟實力、煙氣治理政策和政府決心密切相關。截至目前,中國在近十年逐步成為全球布局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領域最熱的國家,近十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占比34.1%,年均增長率接近30%。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日本和美國,占比為14.92%和11.22%,數量變化趨勢較為平穩。
在大氣污染治理產業鏈方面,我國在工業煙氣治理領域的產業鏈上游研發環節相比發達國家投入不足,基礎研究薄弱;大氣污染治理產業鏈中游煙氣設備制造水平相比發達國家,規模大,成本優勢明顯,但質量仍有差距;產業鏈下游技術咨詢、技術服務、運營服務等方面相比發達國家發展相對滯后。
中國在近十年逐步成為全球布局大氣污染治理技術領域最熱的國家,近十年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占比34.1%,年均增長率接近30%。排名第二、三的分別是日本和美國,占比為14.92%和11.22%,數量變化趨勢較為平穩。
在核心專利分布方面,中國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核心專利數量僅占比5.6%,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主要集中在脫硫、除塵、脫硝等領域,大氣污染治理專利質量相比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
據《國務院2020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研究處理土壤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情況的報告》,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7%,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隨著環保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2018-2020年我國煙(粉)塵排放量持續下降,到2020年約降至611萬噸。前瞻初步統計得到2021年中國煙(粉)塵排放量降至512萬噸。
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空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1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發布,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2021年11月10日,中國和美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格拉斯哥大會期間發布《中美關于在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雙方同意建立“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推動兩國氣候變化合作和多邊進程。2022年11月10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個部門聯合發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提出將持續推進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出臺焦化、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開展低效治理設施全面提升改造工程。
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提出,新的一年要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對此,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具有協同性,我國能源活動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是同根同源同過程,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措施也會相應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據了解,圍繞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和交通結構調整,我國已實施了一系列減排大氣污染治理的措施。
近年來相關技術雖無顛覆性革新,但在技術優化、協同控制、節能降耗、智慧控制、新材料開發等方面創新不斷。目前,我國多個省份均發布了大氣污染治理相關政策,從地域上看,北方地區由于重工業企業較多、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相關政策數量也更多。除制定大氣污染治理目標外,上海、山西、遼寧、浙江、湖南、云南、甘肅等省份還出臺了鼓勵煙氣治理裝備發展的政策。
數據顯示,大氣污染治理將在未來帶來8500億元市場空間,環境監測、電力超低排放、非電領域排放改造、汽車尾氣治理等領域有望迎來新的機遇。《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我國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不斷趨嚴,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激勵政策不斷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市場仍有空間。未來5年,大氣污染治理特別是非電治理領域仍是我國環保重點的攻堅方向。
據了解,該行業發展空間極大,未來大氣污染治理市場現狀如何呢?請查看,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研究報告就是為了解行情、分析環境提供依據,是企業了解市場和把握發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輔助企業...
查看詳情
礦山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前景及市場規模分析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對礦產資源開采的監管力度加大,礦山生態修復行業...
燒堿行業需求及市場發展分析隨著我國消費市場結構的持續升級,推動了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的加快,與此同時食品、醫療和化...
光伏薄膜一種重要的高端薄膜,也是LCD面板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光伏薄膜技術距今已有將近200年的發展歷史,中國光學膜...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計,2024年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約920億美元,同比增長21%。上述晶圓廠人士稱,按照產業規律,明5...
玉米是關系中國糧食安全的第一大糧食作物,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中國玉米產量長期占據糧...
蔗糖市場發展態勢如何?蔗糖,是食糖的主要成分,是雙糖的一種,蔗糖味甜,是重要的食品和甜味調味品,有白砂糖、赤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