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需求與市場預測
一、2023-2028年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規模預測
目前大部分分布式光伏系統是與建筑物相結合的形式,主要分為BAPV和BIPV兩種類型。根據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太陽能應用研究中心的測算數據顯示,我國現有建筑面積可安裝光伏約4億KW,每年新建成建筑面積可安裝光伏約4000萬KW,潛在市場空間達千億元,存在比較大的開發潛力。
長期以來我國光伏裝機以大型集中式電站為主,預計未來分布式光伏應用的重要性有望逐步提升。根據2021年10月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中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預計2021-2025年新建建筑可帶動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約208GW,疊加考慮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推進政策,可帶動裝機規模約342GW,對應1萬億市場空間。
二、2023-2028年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總資產預測
近年來,國內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占比持續上升,截至2020年底,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占比達到31.01%。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5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將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的60%,其中全球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將占光伏總裝機量的近一半。從細分領域來看,分布式光伏的增長動力將主要來源于工商業應用需求。
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供需預測
一、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供給預測
從政策角度,清潔能源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的趨勢已不可逆轉,電力供應也已呈現去中心化的態勢,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及電力交易市場的不斷完善,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也會不斷改善。從市場角度,太陽能資源無處不在,隨著組件和系統效率的持續提升及光伏建設成本的不斷下降,可經濟地應用光伏發電的區域和場景會不斷增加,各類適合于不同應用場景、質量上滿足要求、價格上有競爭優勢的分布式光伏都會有比較好的應用前景,特別是與設施或設備高度集成、直驅性光伏發電系統,與其他業態形式一體化建設、可取得疊加收益并攤薄建設和運營成本的“光伏+”或“+光伏”系統,適合于農村、準家電、民生性的光伏發電系統或設備,有剛性需求和獨特競爭優勢的離網和移動型光伏發電系統或設備。
整體看,分布式光伏尚處于粗放、數量型發展階段,要實現分布式光伏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從技術角度,還有諸多尚需解決的問題,例如:
1)適合于不同場景和用電需求,系統類型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包括各類系統分類設計和建設標準的制定或完善;
2)分布式電源成為主力電源的區域,配電區域的網絡重構,智能化監測和控制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與供電質量和安全可靠性有關的技術開發和應用;
3)“光伏+”或“+光伏”形式的分布式光伏,跨界、集成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二、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需求預測
光伏發電為波動、間歇性電源,在單純依靠光伏提供電力或光伏發電滲透率較高的場景下,在光伏發電側或用戶側配置適當容量和形式的儲能是必要的選擇,此類場景下,儲能系統兼有間歇性供電及調峰、調壓和調頻等輔助作用。另外,隨著儲能設備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充放電效率的提升,以及電力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與儲能相結合的光伏發電的應用范圍會不斷擴大。
三、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供需平衡預測
我國光伏產業已站上世界前沿,不僅產業鏈上下游布局持續完善,各環節產量占全球的比重也高達80%以上,產業規模與技術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
事實上,能源結構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的當下,憑借諸多優勢,光伏產業受到各國青睞。目前,全球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氣候目標,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共識。
光伏電站建設也進入景氣周期,分布式光伏表現更是超預期。所謂分布式光伏,指的是利用用戶已有的建筑或新建的住宅、工廠等設施,加裝光伏發電組件或將光伏發電組件與建筑材料融合,從而將發電方與用電方結合在一起的光伏發電模式。
通常來說,分布式光伏電站分為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不超過20兆瓦的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和林光互補等光伏電站。依照安裝主體的不同,屋頂分布式光伏又可分為工業、商業和戶用屋頂分布式光伏;依照安裝模式的不同,屋頂分布式光伏還可分為BAPV和BIPV兩大模式。其中,BAPV是以往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的主流模式,光伏組件與建筑屋頂相互分離;BIPV則是將光伏組件與屋頂、幕墻等建筑材料融為一體的模式,可有效減少建筑的整體用材,發展空間更大,但目前受制于技術與成本,尚處推廣的初步階段。
相較集中式光伏,屋頂分布式光伏可充分利用建筑物面積,就近發電與使用,從而無需過多依賴電網,避免長距離輸電帶來的損耗,運行靈活、不受場地限制,因此近年來發展迅速,有望成為未來光伏的主流趨勢。
分布式能源管理體系是一個集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為一體的計算機監控體系,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信息體系,該系統主要由主站結構、通訊結構、設備信息采集結構構成。分布式能源管理體系可讓企業管理人員對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能源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運用先進科學的計算體系來為能源管理提供多種可行的方案,實現對企業能源應用、能源分配、能源規劃、能源預測的監控。企業可以運用分布式能源管理體系實現控制企業能源、采集分散資源數據、集中能源管理、對能源供給進行調控等關于能源運用與能源分配的功能,通過運用分布式能源管理體系來實現對企業能源的合理分配與使用,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達到企業節能減排的生產目標。
《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狀況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分析專家領銜撰寫,主要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的市場規模、發展現狀與投資前景,同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趨勢預測和專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數據分析,幫助客戶評估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價值。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狀況分析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分布式光伏發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以用戶側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分布式光伏發電遵循因地制宜、清潔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
查看詳情
機場電商模式發展綜述一、機場電商發展契機全球各地的機場運營商都有渠道可以拿到各種奢侈品牌和高階品牌的產品,這些...
美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經驗借鑒一、美國園林風格概述美國園林是以西歐自然式園林為主體發展而成的。屬于世界三大園林的...
城市園林綠化中海綿城市技術的應用1、下沉式綠地建設現如今,我國多數城市的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實際實施過程中,其綠2...
中國機場商業未來發展前景一、機場商業發展方向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航空市場也越來越大眾化,首都機場對于航...
航空物流園區的形成模式一、政府主動構建型政府主動構建型航空物流園區在其形成過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當地政府影響,是...
航空物流子系統的協同發展模式一、信息流整合為提升航空物流服務水平,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的進步情況,并...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