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文化產品高人氣的背后,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文化需求進一步擴大,與精神生活相關的文化、旅游、藝術等日漸成為“剛需”,需求側持續“井噴”。
我國數字文化產業市場空間多大?今年以來,我國數字文化產業重新步入增長快車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中,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2358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
國家圖書館發布《永樂大典》高清影像數據庫,打造5G全景VR,運用數字技術探索數字內容展示新模式。“數字藏經洞”以4K影視級畫質,生動再現了敦煌藏經洞及其室藏6萬余卷珍貴文物的歷史場景,結合中國風現代工筆畫美術場景與游戲化互動機制,讓海外用戶也能通過沉浸式體驗的方式來領略以敦煌為代表的中華文明。
今年7月,閱文發布網文行業第一個大模型——閱文妙筆,并宣布在創作輔助、IP開發、網文出海等領域應用。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數字文化行業發展前景研究
近來,數字創意產業中的內容創作蓬勃發展,成為引領文化振興、實施文化強國的重要產業。其中微短劇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將達到200至300億元,內容爆款頻出,播放量屢創新高,微短劇賽道進入“內容為王”的階段。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門印發《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政策支持。張偉表示,元宇宙作為數字創意產業的形象描述,隨著AIGC的到來破解了其內容生產的難題,成為重要的內容生產力工具。
數字賦能,文化“出圈”。這是一股澎湃的浪潮,推動“數字化”為文化賦能,也使淄博數字文化產業迸發出蓬勃活力和發展動能。
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處于良好發展時期,尤其是數字化的不斷發展,推動文化產業以特色化、專業化、生態化、創新性為特點,為激活社會發展活力、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
數字文化從影視、游戲、動漫,到網絡文學、短視頻、網絡直播,再到“云觀展”“云演出”等新業態、新形態,這些數字化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全面豐富著文化產品和服務市場的種類和質量。全息呈現、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讓抽象、靜態的文化成為可觀、可聞、可觸的可沉浸式感知的活態文化,極大地優化了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體驗。
依托數字化技術發展出的社交電商、IP經濟等眾多新興文化消費場景,改變了傳統線性的文化生產和供給模式。
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動力強勁,文化消費新場景層出不窮,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數字文化產業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大力發展網絡文化,加強優質網絡文化產品供給,引導各類平臺和廣大網民創作生產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產品。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提升數字文化服務能力,打造若干綜合性數字文化展示平臺,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
隨著我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技術賦能下的文化產業正經歷轉型與重塑。數字文化消費有望成為“十四五”時期我國文化產業新增長極。持續擴大文化消費是我國暢通國內大循環、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重要內容。
目前中國網民規模9.4億,互聯網普及率67%,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普及以及網民付費習慣的養成,數字文化產品的消費潛力和市場價值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數字文化產品高人氣的背后,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極大改善,文化需求進一步擴大,與精神生活相關的文化、旅游、藝術等日漸成為“剛需”,需求側持續“井噴”。
2022年,全國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43860億元,比上年增長5.3%,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4個百分點;文化新業態行業營業收入占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的36.0%,占比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在16個行業小類中,13個行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增長面達到81.3%。未來數字文化產業將朝著生態化競爭繼續深入、“IP+產業”全面融合、新技術廣泛應用等方向推進。預計到2035年我國數字經濟將達16萬億美元,數字文化產業也有望開啟萬億級市場空間。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數字文化行業報告對中國數字文化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數字文化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數字文化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數字文化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數字文化指以計算機、互聯網、以及數字化視頻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傳輸技術的文化的數字化共享。它是依托各公共、組織與個體文化資源,利用VR、AR、3D等數字技術以及互聯網、大數據等平臺實現...
查看詳情
中國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行穩致遠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
蘇州稻香村日前,商務部網站發布《商務部等5部門關于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的通知》(下稱“通知”),將長期經營不5...
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種“更智慧”的方法來改進工程各干系組織和崗位人員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確性、效率...
根據《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方面,重慶將加...
我國經濟態勢分析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表示,下階段,隨著宏觀政策效應的繼...
制冷劑是在制冷系統中不斷循環并通過其本身的狀態變化以實現制冷的工作物質。制冷劑在蒸發器內被冷卻介質(水或空氣等...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