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味精消費國,味精產量已經基本穩定在200萬噸左右,國內味精消費量占全球的70%以上。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味精消費國,味精產量已經基本穩定在200萬噸左右,國內味精消費量占全球的70%以上。
從制作工藝看,味精可以取自天然食材,如玉米、大豆、大米、小麥等,可由淀粉或甜菜糖蜜中所含焦谷氨酸制成。此外,其還可用化學方法合成。
中游味精生產企業基本形成寡頭壟斷格局,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包括阜豐集團、梅花生物和寧夏伊品。
下游味精企業主要食品加工領域客戶則有聯合利華、海天、康師傅、統一、雨潤、太太樂等知名企業。
數據顯示,我國現存調味品相關企業55.28萬家。截止到目前,2023年,我國新增調味品相關企業1.42萬家。2022年新增2.29萬家,同比減少53.07%;2021年新增4.88萬家,同比減少57.75%。而2020年前,我國調味品相關企業則呈逐年增長趨勢。2022年及2023年前8月,調味品相關企業新增注冊量分別為1.71萬家,1.34萬家,同比減少21.64%,較近兩年同期增長率相比,呈回升趨勢。從區域分布來看,山東以5.63萬家調味品相關企業排名第一。河北、廣東分別以5.16萬家、3.74萬家調味品相關企業位居第二、三名。
從城市分布來看,廣州、長沙分別以2.44萬家、2.07萬家調味品相關企業排名前二,保定0.96萬家排名第三。此后依次為長春、邯鄲、西安、臨沂等城市。
2018-2021年間,中國味精產能占全球味精總產能比重均超過72%,同時中國味精供給量占全球的60%以上,意味著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的味精生產國與輸出國。21世紀初,中國味精市場競爭激烈,加上環保政策的限制因素,味精行業內企業經歷了多次整合,行業集中度快速上升。現階段,中國味精行業三大頭部企業(阜豐集團、梅花生物、伊品生物)占據著較高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受到原材料(以玉米為主)與能源(以煤炭為主)價格上漲的影響,中國市場味精每噸平均售價呈現穩步上漲的態勢,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味精價格出現暫時性下滑,2021年味精每噸平均售價恢復上漲的勢頭,同比上漲24%,突破每噸7,000元大關。
過去幾年,中國味精產量具有一定的波動性,造成產量波動的因素包括環保限產、產能優化、新冠疫情等,但中國味精產量整體上仍保持上升的趨勢,由2017年的215萬噸上漲至2021年的240萬噸。在味精價格逐年攀升的作用下,中國味精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平穩增長,由2017年的118.7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84.2億元,CAGR達到11.6%。
未來中國味精行業上游原材料與能源價格均面臨上漲的壓力,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俄烏戰爭等因素將進一步推高味精原材料與能源的價格,意味著味精價格將持續攀升,并帶動中國味精行業市場規模的上漲。預計到2026年,中國味精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阜豐集團與梅花生物在營收規模上具有較大領先優勢,二者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15.4億元與228.37億元,梅花生物略微領先。伊品生物營業收入距榜首企業仍有一定差距。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阜豐集團、梅花生物、伊品生物三家企業營收增幅均在30%左右,營收的高速增長意味著三家企業未來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阜豐集團凈資產規模(股東權益)在三家企業中居于首位,2021年達到126.78億元,同比增幅為8.5%。梅花生物凈資產規模居于次席,2021年達到106.22億元,其增幅(16.9%)顯著高于阜豐集團。伊品生物凈資產規模在三家公司中處于較低位,2021年達到43.5億元,但其增長率較為亮眼,高達15.2%。
阜豐集團擁有三家企業中最高的味精年產能,2021年其年產能達到133萬噸,且年內產能使用率保持在84%左右。2021年,梅花生物由于吉林梅花二期(25萬噸味精及配套項目)產能釋放,其味精總產能達到100萬噸。而伊品生物在味精產能方面則落后于阜豐集團與梅花生物。
2022年味精價格仍舊維持高位,帶動行業利潤大漲。從阜豐集團公布的財報看,2022年上半年,公司業績增長較為亮眼。
2022年上半年,阜豐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9.31億元,同比增長35.82%;期內股東應占溢利20.26億元,同比增長242.8%;基本每股收益為79.96分。
梅花生物發布公告稱,2022年預計實現凈利潤40億元到4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6.49億元到21.49億元,同比增長70%到91%。
梅花生物表示,2022年業績增長主要來源于經營性利潤增長。一方面,公司子公司吉林梅花三期賴氨酸產能釋放,賴氨酸銷量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公司主要產品味精、賴氨酸、黃原膠以及其他飼料氨基酸產品的售價上漲,公司主要產品整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從而帶來利潤增長。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味精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分析:
今年以來,蓮花健康以“521”品牌復興戰略為指引,圍繞主業賽道,抓住國貨崛起的新機遇,堅持固本創新。中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4億元,同比增長13.1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15.96萬元,同比增長57.23%。
10月15日,蓮花健康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蓮花健康,600186.SH)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40.98%;凈利潤4443.32萬元,同比增長162.82%;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6.14億元,同比增長22.77%,凈利潤0.94億元,同比增長93.80%。
蓮花健康表示,報告期主產品味精雞精量、價齊增,主營業務產品銷售收入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同期毛利率增加帶來凈利潤增長。
從各項數據來看,蓮花健康第三季度業績均實現了較大的增長,但在10月16日,第三季度財報發布第二天,蓮花健康股價一路下挫,從開市的每股7.84元跌至每股7.71元,盤中一度漲至每股8.15元,收盤跌2.03%,收于7.73元。
公開資料顯示,蓮花健康誕生于1983年,前身為蓮花味精。1998年,蓮花健康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第一股”。2020年,陷入困境的蓮花健康歷時五個月完成司法重整,重整當年,蓮花健康也實現了十余年來首次扣非凈利潤扭虧為盈。
此外,今年7-8月份,味精市場由于盈利下降及夏季常規檢修的影響,行業開工負荷下降,市場供應壓力緩解,為味精價格連續上漲提供有力支撐。9月份伴隨前期味精企業檢修的陸續結束及近階段價格良好的運行態勢,味精生產企業開工負荷陸續恢復穩定,預計9月味精產量增至21.6萬噸,但同比去年仍低3.1%,市場供應面的利空因素暫未顯現。
二、三季度,味精市場庫存呈現高位下滑的狀態,主要得益于行業供應量下降及在味精價格上行的帶動下,下游補貨氛圍好轉,企業庫存陸續向下游渠道轉移,9月份味精市場庫存基本降至近四年的平均水平,庫存進入低位整理狀態,主要企業在低庫存狀態下挺價心理強烈,支撐9月份味精價格繼續偏強運行。
作為全球最大的味精生產國,中國同時也是味精出口大國,東南亞(包括泰國、越南、印尼、緬甸)、印度與非洲是中國味精的主要出口地區,而東南亞地區占到中國味精總出口量的60%以上。中國味精出口周期性較為顯著,每年7月與12月出現兩大出口高峰——出口總金額與出口總量均達到峰值。2021年11月-2022年10月,中國味精出口總金額達到2,477.4萬美元,出口總量達到16,838.6噸。未來在出口退稅等政策的激勵下,中國味精出口總金額與出口總量將持續強勢增長。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味精行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味精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味精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味精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向類別分析提出論點、...
查看詳情
2023年住房貸款行業市場深度調研一、30多個城市重啟房貸“商轉公”連日來,多地重啟住房貸款“商轉公”業務。“商轉公...
據中儲棉信息中心報告,2023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4140.2萬畝,同比減少476.8萬畝,減幅10.3%;新疆棉花實播面積為3616....
“雙11”當天全國共攬收快遞包裹達6.39億件,是日常業務量水平的1.87倍,同比增長15.76%。在“雙11”這場沒有硝煙的6...
電商是電競流量變現另一條重要的賽道,盈利空間非常棒。相近的用戶群體,相近的定位,這是一個1+1>2的組合,潛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法治意識的不斷提高,法律服務行業作為支撐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在新...
激光技術,這如同一把銳利的刀,已經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世界。它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似乎無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