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汽車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汽車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
整車方面,比亞迪、零跑、小鵬、東風柳汽、上汽等汽車企業,構成了中國車企參展主力陣容;供應鏈方面,寧德時代、孚能科技、地平線、黑芝麻、廣東博立威科技、昆山美侖工業樣機、欣達旺電子、瑞浦新能源等中國企業,均在車展上亮相。
“盡管由于展位或其他原因,部分早期報名的中國車企最終沒能去成,今年亮相慕尼黑車展的中國企業仍比上屆翻了兩倍,是歷史上最強參展IAA的陣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慕尼黑車展專門舉辦了中國媒體專場溝通會。作為慕尼黑車展歷史上首個中國媒體專場溝通會,這被業界視為“中國汽車、中國聲音、中國力量,備受世界矚目”。
為確保汽車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汽車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汽車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汽車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去年9月,比亞迪宣布進入歐洲市場。短短一年時間內,比亞迪簽約多家歐洲優質經銷商伙伴,例如荷蘭的Louwman集團、挪威的RSA、瑞典的Hedin集團等,將多款新能源車快速推向歐洲15個國家,包括德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荷蘭、挪威等,累計開店145家。在德國,比亞迪目前和7家當地經銷商合作,在德國17個城市設有門店。
預計全年銷量約3000萬輛,有望創歷史新高
早在今年11月信息發布會上,也即11月10日,中汽協就大膽發布了一個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取得新突破,全年銷量預計達到約3000萬輛,有望超過2017年,創歷史新高。
進入12月以來,國內已有超15家車企先后宣布降價或推出各類優惠促銷舉措,進行年底的收尾沖刺,車市“內卷”也進一步加劇。業內專家認為,這一背景下,預計12月汽車市場將持續向好,產銷量將再現年底“翹尾”現象;但同時,行業也應當注意理性競爭。
陳士華認為,一方面車企是為了“以價換量”,盡可能讓全年的銷量接近年初制定的銷量目標;另一方面是為了清庫存,降低產品價格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并不是最優的競爭策略,更要注重質的提升。
此外,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給出的最新預測:2024年我國汽車總銷量預計在31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3%;其中新能源汽車預計總量將達到1150萬輛,同比增長20%左右;汽車出口預計達550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0%。
當地時間9月4日,中國媒體溝通會順利召開。會議主題為“同德向新,智領未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提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攜手IAA組委會推出的這場溝通會,是為中國參展企業集中搭建的與媒體面對面交流的場景和平臺。“從企業層面,溝通會將幫助中國參展商在國際展會上擁有更多的展示和傳播機會;從行業層面,溝通會將助力中國汽車在國際舞臺上集中展現其整體形象,讓世界看見中國汽車的創新成就和整體實力。”柳燕表示。
最近幾年,我國汽車行業相繼出現“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汽車出口屢創新高”“中國本土品牌表現亮眼”等特點。其背后,是中國品牌整車企業緊抓新能源、智能網聯轉型機遇,推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由此,給我國汽車行業帶來的一個可喜局面是:中國品牌整車從“國內”走向“海外”的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出口呈加快增長趨勢。
汽車月度產銷量創當月歷史同期新高。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9.1萬輛和28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2%和13.8%。其中,乘用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7.6%和11.4%;商用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2.7%和33.4%。
新能源汽車月度產銷創新高。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9萬輛和9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9.2%和33.5%,市場占有率達到33.5%。前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5.2萬輛和7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9%和37.8%,市場占有率達到30.4%。
汽車出口持續高速增長。前10月,汽車出口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分車型看,乘用車出口330.6萬輛,同比增長67.3%;商用車出口61.6萬輛,同比增長28.3%。前10月,傳統燃油汽車出口292.7萬輛,同比增長49.6%;新能源汽車出口99.5萬輛,同比增長99.1%。
近來,多家上市整車企業三季度陸續“出爐”。其中,比亞迪、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等車企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增長;廣汽集團、東風汽車雖營收有所增長,但凈利潤出現下降或虧損面擴大;上汽集團、賽力斯、力帆科技、眾泰汽車則出現了營收、凈利潤雙降的局面。
與上述車企不同,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10月26日發布的三季報顯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該公司業績明顯承壓。
財報表明,上汽集團在季度內分別取得營收和凈利潤1968億元與43億元,分別同比減少6.92%和24.69%。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5233.4億元,與去年同期下降0.77%,歸母凈利潤114.1億元,同比減少1成。
廣汽集團的情況則和上汽集團頗為相似。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廣汽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60.69億元,同比增長14.4%;凈利潤15.45億元,同比下降33.18%。今年前三季度,營收976.56萬元,同比上升22.11%;凈利潤45.11億元,同比下降44.05%。
不同于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等頭部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價格不斷下行,擠壓利潤空間的背景下,零跑汽車、賽力斯、北汽藍谷、力帆科技等車企依然面臨著規模化與盈利難題。
今年第三季度,賽力斯實現營業收入56.48億元,同比下滑47.25%;凈虧損9.5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9.47億元。而報告期銷量同比下降是其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
不過,隨著銷量規模的提升,虧損面有望收窄。
汽車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中國機械國際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力表示,汽車產業在“新四化”戰略的引導下,在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帶動下,再次迎來了技術變革與產業重塑。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制造業深度融合,在拓寬汽車工業上下游產業鏈的同時,對汽車產業鏈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未來,將繼續以展為鏈,凝聚全球汽車生態圈,讓更多的外國產品和服務走進來,讓更多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走出去。
業內人士介紹,展會迎來境內外共 177 個專業買家團蒞臨參觀采購,買家團數量創歷史新高。除了來自各省市的127個國內買家團外,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巴西、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的50個海外觀眾團。買家們不單有明確采購意向,也希望全面了解中國在新能源產業研發制造、產業鏈配套以及售后服務方面的最新趨勢。
報告對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供需狀況、競爭格局、贏利水平、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析。報告重點分析了汽車企業的研發、產銷、戰略、經營狀況等。報告還對汽車市場風險進行了預測,為汽車生產廠家、流通企業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和可借鑒的操作模式。
想要了解更多汽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生態農業,簡稱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縮寫,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
查看詳情
作為海南“土特產”的椰子產品,正在調試出新的味道。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場發展,椰子產業進入新的發...
這兩年鏟屎官和遛狗官越來越多起來。以汪星人、喵星人為主的寵物大軍,大面積侵入家庭,成為了我們的家庭成員與生活伙...
廣西:鼓勵企業利用境外鋁土礦資源廣西自然資源廳發布《關于嚴格鋁土礦資源配置建立年度開采總量調控制度的通知》。其...
農業農村部:促進均衡供給,做好蔬菜保供穩價近日,為做好今冬明春特別是元旦、春節期間蔬菜保供穩價,確保市場平穩運...
銀行理財子公司發展現狀分析時至年終歲尾,為了攬客,各大銀行理財子公司再次打起了“價格戰”。報道稱,近日招銀理財...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文化也引起了國外游客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選擇中國文化旅游景區...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