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農田建設機械、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作物收獲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畜牧業機械和農業運輸機械等。
2023年6月,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在若干省份開展“一大一小”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的通知》,提出要聚焦解決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和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一大一小”兩方面短板,推動農機企業、農機相關科研院所、農機推廣機構和農機應用各類主體等共同發力,形成自主可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質量農業機械化產業生態。
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農田建設機械、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作物收獲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畜牧業機械和農業運輸機械等。
為確保農業機械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2022年農業機械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農業機械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農業機械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2022年中國農機制造行業總產值在5018.6億元左右,2022年我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為3820.5億元。
從農業機械進出口金額來看,2022-2022年農業機械出口金額上下波動較大,進口金額相對出口金額波動較小。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進口金額7.03億美元,同比減少14.4%,農業機械出口金額64.29億美元,同比增長28.2%。
從2015-2020年,中國農業機械化水平從63%提升至71%,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但發達國家農業機械化水平普遍高于90%,且中國在人均耕地面積、拖拉機數量、農場機械化程度及發展時間方面均落后于其他發達國家。
黑龍江、新疆農業機械化率分別為96.8%、84.8%,農業機械化程度位居全國前二。黑龍江地廣人稀,人均耕地面積大,具有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獨特優勢。新疆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得益于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棉花種植的推動。
2020年新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為9.3億元,相比2019年增加3億元。此外,新疆地區棉花種植規模大且集中,對機械化耕種需求高,2020年中國新疆機采棉種植面積占棉花播種總面積的69.8%。
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78億千瓦,較上年增長2.03%;拖拉機保有量2173.06萬臺、配套農具4022.93萬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同比分別增長8.49%、3.65%,與58.8千瓦及以上拖拉機配套農具增長4.41%。糧食作物生產機具繼續較快增長,稻麥聯合收割機、玉米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谷物烘干機保有量分別達162.72萬臺、61.06萬臺、96.32萬臺、14.42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28%、3.76%、1.04%、5.92%。農產品初加工作業機械、畜牧機械、水產機械保有量分別達1589.65萬臺、869.85萬臺、492.19萬臺,同比分別增長1.12%、7.26%、2.65%。以北斗、5G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能農機裝備進軍生產一線,加裝北斗衛星導航的拖拉機、聯合收割機超過60萬臺,植保無人機保有量97931架,同比增長39.22%。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2017-2022年,農業機械市場規模由3911 億增長至5611億,CAGR 為7.49%,呈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2028 年將達到7552億元,對應2022-2028年CAGR 約為5.08%。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機械化率和農業機械制造水平不斷提高,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的保有規模不斷擴大,農業機械總動力也隨之不斷增加,農業機械主要總量指標已位于世界前列。2021年我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78億千瓦,同比增長2.1%。
2021年我國規模以上農機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3068億元,同比增長21.1%。2022年1-11月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03億元。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進口金額為91986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21690.7萬美元,同比增長30.9%;2022年中國農業機械出口金額為635492.9萬美元,相比2021年同期減少了7404.1萬美元,同比下降1.1%。2023年1至5月,我國農業機械累計進口金額為322,441萬元,累計進口金額比2022年同期增長53.5%;2023年1至5月,我國農業機械累計出口金額為1,903.428萬元,累計出口金額比2022年同期下降1.1%。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國農機在中亞、東南亞、非洲等地的市場仍有較大的潛力和增長空間。
我國農業機械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行業參與者不斷增多,市場競爭加劇。農業機械廠商眾多但多數規模較小,使得行業市場呈現小、散、亂、弱的格局。隨著國內工程機械頭部企業由于整體銷量不樂觀而紛紛跨界農業機械,我國農機產品整體水平有望提升,行業整合也將加速。
農業機械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為了提升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我國政府機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升農業機械服務水平的文件。2021年12月27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農機總動力穩定在11億千瓦左右,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棉油糖主產縣(市、區)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縣(市、區)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以上。2023年5月31日,農業農村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在若干省份開展“一大一小”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的通知》,提出要聚焦解決大型大馬力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和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一大一小”兩方面短板,推動農機企業、農機相關科研院所、農機推廣機構和農機應用各類主體等共同發力,形成自主可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高質量農業機械化產業生態。
目前我國數字農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農機智能化成為發展趨勢。農機企業要把握數字經濟時代推動農業裝備工程發展新趨勢,推動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機產品創新、關鍵零部件創新,增強農業機械有效供給能力,為數字農業發展提供重要的農機裝備,提升我國現代化農業生產水平。不過,我國農業生產基本情況依然面臨諸多難題,農機智能化還處于探索階段,在一些農業現代化水平高的地方也有少量應用,但要大面積推廣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以及國內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媒體提供的最新研究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農業機械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農業機械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農業機械研究報告對農業機械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農業機械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2023年6月,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關于在若干省份開展“一大一小”農機裝備2...
儲能行業儲能按方法分按方法粉主要可分為電池儲能、電感器儲能、電容器儲能幾大類,此外,還有其它的儲能方式:比如機...
汽車保險行業市場分析機動車輛保險即汽車保險(簡稱車險),是指對機動車輛由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亡或...
一、地板行業概述地板是指建筑物地面的表層,由木板或其它地面材料做成。地板的分類有很多,按結構分類有:實木地板、...
企業大學是指由企業出資,以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商學院教授及專業培訓師為師資,通過實戰模擬、案例研討、互動教學等實...
石化化工行業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和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戰場、主力軍,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主動運用5G、工業互聯網...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