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金融云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金融云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
根據報告,金融云依然保持較高速增長,2023年上半年中國金融云市場規模達到284億、同比增速28%。其中,金融云平臺解決方案市場增速在所有子市場中排名第一,阿里云占據絕對優勢,市場份額是第二名的1.9倍、第三名的2.1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公有云基礎設市場,阿里云整體份額是第二名的2.8倍、第三名的4.2倍。
為確保金融云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金融云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金融云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數字化環境里,萬物以數據的方式存在,云計算的強大算力以及對海量數據資源的靈活調用使企業對其商業價值的認識更加深入,企業上云成為時尚風潮。金融行業向來求“穩”求“慢”,對于數字化轉型一直是“邊走邊看”的態度,但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其不得不按下了加速鍵。近年來,金融行業的上云需求極速增長,銀行對金融業務線上化或場景線上化的需求明顯增加,營銷直播、智能客服、遠程展業、線上理賠等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銀行自身的遠程辦公、在線會議、遠程協作等需求也在持續飆升。
金融云三大服務商類型:一是大型金融機構成立子公司,向同業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輸出;二是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機構,通過其公有云平臺也已成立金融云業務團隊,騰訊金融云、阿里金融云等;三是IBM、用友等傳統軟件轉型的服務商。
中國金融云市場高速增長背后,反映出云和金融行業的結合已逐漸步入更有技術硬核深度階段。阿里云通過核心產品打造了一系列解決方案,支持金融機構在核心業務領域的全面數字轉型。這樣的全面轉型主要體現為四個方向:即圍繞超級App的客戶體驗升級、全公司的數據治理、核心系統云原生分布式改造和全面一體化云技術架構升級。其中,阿里云發布的“金融級云原生”以經典云原生技術為基礎,并針對金融行業需求研發的一整套技術體系,從而支持金融機構建設既符合行業標準和監管要求、又具備云原生技術優勢的“新型IT架構”。
更具意義的是,阿里云近年來在銀行、保險、證券各行業實際落地了多個解決方案,并支持新系統上線。這些具體的建設過程與結果,已成為業內極為重要的參考。
前沿的行業實踐,源自持續的技術創新。阿里云近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建設新一代的基礎設施,不僅提供倚天710、神龍、靈駿等基礎產品,更在服務金融機構的過程中沉淀了更敏捷、高可用、云原生化的分布式技術架構,支持金融機構通過技術創新大大超越了傳統的集中化架構的限制,再造云上新金融。
數據顯示,2021年金融云市場,全年的市場規模達到6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25.75億元,同比增長41.2%。其中,2021年全年的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46.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99.65億元,同比增長41%;2021年全年的金融云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1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6.1億元,同比增長41.6%。
中國金融云解決方案市場近期三大熱點:雙模IT:金融機構一方面在短期內無法離開IOE,一方面希望最大程度利用云計算的靈活性、敏捷性,雙模IT成為不少銀行嘗試數字化轉型的優先選擇,構建互聯網核心系統、對傳統系統進行容器和微服務改造是主要途徑。智能場景:智能客服、風險控制、精準營銷、人臉賬戶等創新型云應用在金融行業的認可度不斷提升,除互聯網金融外,傳統銀行、保險、證券企業陸續開始大力探索和深入實踐。渠道變革:用戶對線下金融的需求發生改變,線上成為遠程獲得用戶和輸出用戶 體驗的入口,從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到開放銀行,渠道發展不斷驅動金融機構尋求改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金融云發展深度研究及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2021上半年,金融云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18.3億美元,其中,公有云與私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54.0%與28.5%。中國金融云基礎設施建設進程仍未結束,頭部金融機構多采用“自研方案+云計算服務商方案”同步推進策略,加快私有云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保險與互聯網金融服務機構對使用公有云態度相對開放,加快完善基于公有云的互聯網渠道和營銷等系統,推動整個公有云基礎設施穩步增長。
2021下半年,金融云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達到27.8億美元,其中,公有云與私有云基礎設施市場增速分別達到45.6%與34.8%,但私有云基礎設施規模仍遠高于公有云。金融云基礎設施市場(含公有云與私有云),華為、阿里巴巴、新華三、浪潮、騰訊依次位列前五,合計市場份額達71.7%。
IDC報告認為,2023年上半年,隨著AI大模型和大數據平臺等概念熱度的不斷升級,算力基礎的搭建和升級成為促進金融云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
面向AI時代,阿里云通過從底層算力到AI平臺再到模型服務的全棧技術創新,升級云計算體系,打造一朵AI時代最開放的云。
金融機構按照不同系統的運行需求和監管要求,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仍然會采用多種基礎架構并存策略,甚至在私有環境中,還會維持自研方案、多種云計算服務商方案、多種非云方案等選項。另外,復雜的國際環境與反復的疫情沖擊為IT供應鏈來帶的不確定性,亦促使中國金融機構從IT基礎設施系統安全和長期運營安全角度采取更多措施,從而加速了自主金融云建設進程。
中國金融云解決方案市場增長的三個驅動因素:有利政策:從銀監會明確提出面向互聯網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至云計算架構平臺,到央行提出金融領域云計算平臺的技術架構規范和安全技術要求,再到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發布,金融機構對云計算應用的顧慮逐漸消除。產業挑戰:金融業務面臨的監管壓力和經營壓力倒推產業創新升級,云計算和分布式架構成為金融機構管理優化和業務敏捷的不二選擇。技術創新:基于云架構之上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手段的發展革新,逐漸具備了在金融領域落地應用的基礎條件,成為重塑未來金融業態和服務的新力量。
金融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前阿里云已服務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90%已上市商業銀行以及60%保險企業、60%證券公司等數百家金融機構。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報告,阿里云連續四年位居中國金融云整體市場第一。
隨著大量的金融機構開始應用云來承載應用和處理高并發業務,云計算技術正在與金融行業快速結合,在金融行業快速發展。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紛紛涉足云計算,拉開了金融信息和數據管理創新的帷幕,給金融云廠商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未來,關于金融行業云計算應用的標準將越來越明確,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云計算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金融云發展深度研究及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金融云發展深度研究及趨勢預測報告
金融云是指金融機構利用云計算模型構成原理,將自身數據、客戶、流程及價值通過數據中心、客戶端等技術手段分散到“云”中,以提高金融機構迅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整體工作效率,改善流...
查看詳情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電動化、智能化加速帶來供給與需求變化,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產生新的機會與挑戰。我...
我國游戲出版產業現狀分析游戲產業的滲透力巨大,影響著相當多的相關產業:電信業(固話業務運營商及移動運營商)、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質量、生存環境的關注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城市把創建園林城市、宜居城市擺在了突...
最近一段時間,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各省市陸續發布機器人產業相關政策,支持服務機器人應用場景的打造。隨著新興...
隨著電子產業測試需求的進步,特別是5G、云服務、視頻流、物聯網、新能源、消費電子等新興領域市場的工業客戶都需要面...
ABS行業處于成長期ABS樹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種強度高、韌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熱塑型高分子材料。AB...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