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商是整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2019年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網售處方藥尚有巨大增長空間。目前醫藥市場的上萬億元藥品銷售額,其中85%來自處方藥,而這些處方藥銷售的主要渠道還是醫院和線下藥店。此外,疫情也為網售處方藥打開了新局面。
醫法匯創始人張勇律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實施之后,在目前電商活躍的情況下,平臺也不會放棄這一市場。對消費者來說,網絡售藥增加了購藥方式,更加方便;對于藥企來說,也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但其中還潛在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例如處方藥違法違規宣傳、處方管理漏洞等。
2023年初,抖音曾開放對于感冒、退燒等四類藥品的直播帶貨,引發業界關注,但在4月份叫停。在此次公布的處方藥管理規范中,抖音表示,僅允許在商品櫥窗、抖音商城等貨架形式進行售賣,禁止任何內容或廣告形式進行推廣。北京市鑫諾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展曙光律師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處方藥的廣告宣傳有著明確的“紅線”。2023年5月1日生效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禁止利用互聯網發布處方藥廣告。
醫藥電商是整個“互聯網+醫療健康”生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2019年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網售處方藥尚有巨大增長空間。目前醫藥市場的上萬億元藥品銷售額,其中85%來自處方藥,而這些處方藥銷售的主要渠道還是醫院和線下藥店。此外,疫情也為網售處方藥打開了新局面。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互聯網+醫藥健康已經駛入快車道。
為確保醫藥電商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醫藥電商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處方藥市場占藥品終端消費市場85%以上,其中80%左右的處方藥通過醫院渠道銷售。
隨著政策的支持,互聯網醫療進入高速成長期。在醫藥電商供應方面,醫療科技提高了醫藥供應鏈的效率,它能夠應用大數據掌握患者用藥需求、輔助藥企研發決策;或是通過物流供應鏈幫助醫藥電商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也可以應用區塊鏈技術幫助醫藥電商溯源藥品配送信息,對藥品運輸進行全流程安全管理等。
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線上購藥有望取代藥店成為藥品采購主要渠道。整體看來,醫藥電商領域發展空間巨大。目前,國內互聯網慢性病管理尚處在起步發展階段,但市場潛在規模巨大。不論是傳統業務還是創新業務,作為細分賽道,醫藥電商的產業互聯網都會從中獲得發展機遇。未來,隨著更多醫藥企業提出數字化營銷需求,醫藥企業與醫藥電商之間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
2017 年 11 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就《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對外征求意見,意見稿要求不得通過網絡銷售處方藥。2018 年 2 月,我國法制辦公室就前述《征求意見稿》重新公開征求意見。2019 年 12 月,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正式生效,明確了第三方平臺的法律地位,同時明確了不得通過網絡銷售的藥品種類,而處方藥不屬于法律禁止網絡銷售的藥品范圍。2021 年 4 月,我國發布《關于服務―六穩‖―六?!M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明確在確保電子處方來源真實可靠的前提下,允許網絡銷售除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以外的處方藥。2021 年 9 月,我國發布《“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鼓勵提高醫藥產品供應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持藥店連鎖化、專業化、數字化發展,依托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信息平臺,支持電子處方流轉。隨著監管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與開放,醫藥電商行業將迎來高速發展。
按照用戶類型的不同,醫藥電商主要分為 B2B、B2C 以及 O2O 三類。B2B 模式主要為企業服務,分為政府主導的 B2B 采購平臺和藥企 B2B。B2C 主要為個人提供藥品服務,按照是否為自營可分為自營式和平臺式。此外,C 端用戶還可以在 O2O 平臺線上下單買藥,線下享受服務。
在市場政策環境向好和醫療科技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醫藥電商、醫療服務等領域布局,尋求需求端、支付端、供應端的業務增長點?;ヂ摼W巨頭自帶巨大的流量優勢和技術優勢,能夠將內在用戶轉化為醫藥平臺用戶,進而能夠提升互聯網醫療在整個醫療行業的市占率,同時推動互聯網醫療 “醫+藥+險”閉環的形成。其中值得關注的相關公司有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醫療信息化方面,則有衛寧健康、東華軟件、創業慧康、東軟集團、萬達信息等。
從醫藥電商平臺使用率情況來看,2021年上半年,我國醫藥電商用戶使用率最高的平臺是阿里健康,使用率為46.8%,其次是美團和京東健康,使用率分別為38.3%和37.9%。此外,早期入局的叮當快藥、1藥網,使用率相對較低。主要原因是互聯網平臺入局醫藥電商,具有較大的資本、流量、物流優勢,加上一站式購物模式更加便宜,不少消費者也會偏向于在慣用的電商平臺或外賣平臺上購買醫藥產品。
2020年之后受疫情影響,電商購藥成為首選,醫藥電商B2B趁勢而起,實現高速增長,2021年市場規模達到2072億元。資本熱度方面,傳統藥企企業積極擴大B2B版圖,新型企業加速沖擊二級市場,行業熱情提升,在政策與市場不斷完善的綜合作用下,中國醫藥電商B2B市場規模2025年預計達到3758億元,發展空間巨大。
醫藥電商B2B位于醫藥流通產業鏈的中游,以數字化方式革新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聯系方式,節約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按照發起方的不同進行劃分,醫藥電商B2B可以分為政府主導的醫藥電商B2B、傳統藥批轉型B2B以及第三方醫藥電商B2B平臺,各模式市場特征與產品體系各不相同,同時以其數字化、便捷化服務共同助力醫藥流通的高效運轉。
醫藥電商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醫藥電商企業未來將通過藥品銷售與在線診斷結合,可以讓更多百姓實現“小病在家治,大病到醫院”,長期來看將利好整個行業發展。
2022年9月1日發布《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涵蓋藥品網絡銷售管理、平臺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方面,進一步落實藥品經營企業主體責任、壓實藥品網絡銷售平臺責任,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今年6月,一則“國家擬禁止第三方平臺直接參與藥品網售”登上微博熱搜榜首,在相關新聞的評論區下,部分人士將其解讀為“禁止互聯網平臺售藥”,引發廣泛關注。
后經業內人士分析,所謂“禁止互聯網平臺售藥”的說法,更多是一種社交媒體裂變傳播下的誤讀。
但在二級市場上,隨著消息擴散,有相關業務布局的阿里健康、京東健康股價隨之暴跌,盤中跌幅均超過9%。與此同時,醫藥商業股集體爆發,截至收盤,第一醫藥、漱玉平民、大參林、益豐藥房等漲幅均在5%以上。
綜上可以看出,盡管已經擁有龐大的體量,但醫藥電商目前還未建立起足夠的“信心”去面對可能到來的官方監管。
本報告對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報告將幫助醫藥電商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醫藥電商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醫藥電商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準確把握醫藥電商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醫藥電商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形成企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優勢。
未來,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深度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
查看詳情
重卡是指總質量大于14 噸的載貨車,市場需求和銷量變動歷來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政策法規的方向標。重卡按照動力來...
根據民政部數據統計,我國的結婚數據在2014年就開始逐年下降,2013年為1346.93萬對,2019年跌破1000萬對大關,2021年7...
近年來,信托行業在貫徹實施信托業務新分類標準過程中步伐穩健,以進促穩調整信托業務結構,融資類信托規模逐步壓降,...
智慧教育是對智能時代教育變革圖景的一種回應和關切。以iPad、智能終端等技術為載體的智慧課堂作為可感知的智慧教育形...
隨著國內經濟的騰飛,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集裝箱運輸需求也隨之快速增長,相應地推動集裝箱運輸相關產業鏈的形成。...
智能傳感器(intelligent sensor)是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