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新能源產業有利于改善環境效率,益于海洋低碳經濟穩健發展,開發海洋新能源替代傳統高耗能能源已成為迫切需要。由于海洋能地域性強、能量密度低,海洋新能源產業普遍存在設備建造、維護成本高,能量轉換效率較低的問題。要在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還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勘探投入比例不斷提升,以尋找中大型油氣田為主線,聚焦風險勘探和領域勘探,推進油氣新發現和儲量增長。2022年,全球海上鉆井工作量中,近40%來自中國海域。同時,先后獲得7個油氣新發現,評價了20個含油氣構造,實現了海上頁巖油勘探重大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上油氣資源,海洋低碳能源也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鹽差能,以及海上風能、海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都屬于海洋低碳能源的范疇,可以為能源行業綠色發展、低碳轉型提供有效助力。
新形勢下,海洋能源將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原動力,海上油氣生產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能源增長極。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京東表示,海洋能源將在新型能源體系構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長期內,海洋油氣資源、特別是深水油氣資源將成為重要資源接替區,有力保障我國油氣安全。
盡管我國海洋能源資源較為豐富,是國內油氣資源增儲上產的主戰場之一,但總體上開發程度仍相對較低,未來還有更大的開發空間。
海洋新能源產業有利于改善環境效率,益于海洋低碳經濟穩健發展,開發海洋新能源替代傳統高耗能能源已成為迫切需要。由于海洋能地域性強、能量密度低,海洋新能源產業普遍存在設備建造、維護成本高,能量轉換效率較低的問題。要在提高能量轉換效率的同時提升經濟效益,還需要依靠科技的創新以及產業技術的進步。
一般而言,海洋新能源產業與傳統產業都屬于一般化產業,兩者存在著相似點,同時又具備產業異質性。海洋新能源產業技術創新系統與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系統相比,有三個方面的不同:
①海洋新能源產業具有海洋地域屬性。海洋新能源產業隸屬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涵蓋以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等不同的海洋可利用能源。海洋新能源最終的成果轉化階段需在海上進行試驗,因此海洋新能源研究地點幾乎都屬于沿海地帶區域,地域可供選擇范圍較小;而傳統產業面對地域限定擁有較大的選擇空間,不同的地區都有相應的制造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帶動GDP上升。
②海洋新能源產業技術起步相對于傳統產業較晚,發展力度小,先進技術主要集中在歐美少數國家。目前我國發展海洋新能源重點在于產業加強共性技術的開發與擴散,重點實驗室突破關鍵技術的瓶頸,而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系統處在相對成熟產業,產業主體經過較長的發展和完善,行業共性技術得到充分利用,發展關鍵技術是當下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系統的焦點。
③海洋新能源產業具有明顯的不穩定性和開發技術不成熟性,再加上缺乏資金和高新技術人才,致使海洋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停滯不前。傳統產業因其發展時間長、技術成熟、產業市場發展較規范,早已進入產業發展的成熟期,已形成完善的產業鏈與產品價值鏈。
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分類方面,學界尚未形成統一的權威界定,主要爭議是海上風能、海上光伏以及海洋生物質能是否應被歸為海洋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狹義的觀點將"海洋可再生能源"等同于"海洋能",認為其是以海水為基本載體、依附于海水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溫差能和鹽差能等。
廣義的觀點則把海上風能、海上光伏等也納入到"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概念范疇,認為"海洋可再生能源"是指海洋中所蘊藏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除了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溫差能、鹽差能之外,還包括海洋上空的風能、光伏以及海洋生物質能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8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報告》分析:
國家能源局發布《2022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增強供應保障能力、穩步推進結構轉型和著力提高質量效率三大目標。其中,全國能源生產總量達到44.1億噸標準煤左右,原油產量2億噸左右,天然氣產量2140億立方米左右。電力裝機達到26億千瓦左右,發電量達到9.07萬億千瓦時左右,新增頂峰發電能力8000萬千瓦以上,"西電東送"輸電能力達到2.9億千瓦左右。
2022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54.1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2.9%。煤炭消費量增長4.3%,原油消費量下降3.1%,天然氣消費量下降1.2%,電力消費量增長3.6%。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56.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5.9%,上升0.4個百分點。
2022年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規劃提出,203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在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5%左右和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基礎上,上述指標均進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取得實質性成效,可再生能源產業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提升,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報告在總結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海洋新能源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新能源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8年中國海洋新能源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報告
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分類方面,學界尚未形成統一的權威界定,主要爭議是海上風能、海上光伏以及海洋生物質能是否應被歸為海洋可再生能源,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狹義的觀點將"海洋可再...
查看詳情
兩部門:到2025年研發一批先進應急機器人1月4日,應急管理部和工信部發布《關于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
隨著生產的發展,節能和環保工作的深入進行,無論是在工業還是民用領域,采用熱電聯產是經濟合理的利用能源、節約能源...
拍賣行業信息化管理及互聯網業務實踐水平躍升的重要機遇期。受疫情影響,拍賣行業協會及多數拍賣企業將開展互聯網拍賣...
柔性樹脂的發展前景較好,因為它們具有優異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可以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例如,在醫療領域,柔性樹...
順丁橡膠(BR)是合成橡膠的一種,其分子結構中含有的順式1,4-結構占主導地位,具有良好的彈性、耐磨性和耐寒性,是汽...
信托(Trust)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