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34.50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4041.84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485.17億元、增長7.0%,畜牧業產值1969.32億元、增長3.4%,漁業產值125.37億元、增長3.9%,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212.80億元、增長
2023年我國農業重點領域科技攻關取得一系列新突破。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吳孔明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創制了一批重大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新增國家審定農作物新品種88個、省級審定農作物新品種82個。
研發鹽堿地水鹽精準調控關鍵技術,累計推廣2000萬畝;研發黑土快速培肥技術,可有效增加黑土區有機質,累計推廣800萬畝;集成應用北斗導航,實現稻麥生產“無人化”作業。
2023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一個跨越”、“三個定位”,堅定不移推進“3815”戰略發展目標,持續壯大“三大經濟”,堅持“六個大抓”,難中求進、干中求進、變中求進、穩中求進,統籌推進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各項工作,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風險,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提質步伐,全省經濟持續恢復向好。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版農業經濟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顯示:
農業經濟行業投資機會與現狀
農業產業鏈日趨完善,涵蓋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等多個領域。這為農業經濟提供了更多發展機會,提高了農業經濟的整體競爭力。政府對農業經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為農業經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未來,隨著農業產值的提高和農業產業鏈的完善,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這有助于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
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進一步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和定制生產等模式以及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多地樹立大食物觀,積極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為了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改革成果,各地積極探索資源發包、物業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農業工業保持平穩、市場消費較快增長、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就業物價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三年上臺階”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3年云南省地區生產總值3002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4.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207億元,增長4.2 %;第二產業增加值10256億元,增長2.4 %;第三產業增加值15558億元,增長5.7 %。
嚴格落實糧食安全戰略決策部署,全力保障果蔬供應,著力推動畜牧業平穩發展,堅決守好“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肉盤子”,糧經作物生產穩定,農業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023年,全省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834.50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4041.84億元、增長4.5%,林業產值485.17億元、增長7.0%,畜牧業產值1969.32億元、增長3.4%,漁業產值125.37億元、增長3.9%,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212.80億元、增長5.5%。
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1974萬噸,比上年增加16萬噸,增長0.8%。其中,夏糧產量261.3萬噸,下降0.9%;早稻產量11.9萬噸,下降27.9%;秋糧產量1700.8萬噸,增長1.4%。分品種看,稻谷產量455.5萬噸,下降2.0%;小麥產量55.4萬噸,下降6.9%;玉米產量1049.3萬噸,增長2.3%;大豆產量34.2萬噸,增長6.0%。
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質效提升。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為4474.17萬畝,增長2.2%。蔬菜產量2960.83萬噸,增長3.6%;茶葉產量55.81萬噸,增長4.5%;中藥材產量87.80萬噸,增長6.7%;堅果產量255.57萬噸,增長2.2%;咖啡產量14.59萬噸,增長1.9%;鮮切花產量增長6.5%。
畜牧業生產保持平穩。豬牛羊禽肉產量534.78萬噸、增長2.8%,其中,豬肉產量405.36萬噸,增長3.1%;牛肉產量44.74萬噸,增長2.6%;羊肉產量22.29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62.39萬噸,增長0.9%。牛奶產量72.59萬噸,增長5.2%;禽蛋產量46.56萬噸,增長7.6%。全年生豬出欄4626.95萬頭,增長2.1%;年末生豬存欄3160.15萬頭,下降5.0%。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22~2023)》。
綠皮書顯示,2022年農業農村經濟支撐作用顯著。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4.1%,對GDP實際增長的貢獻率為9.9%,比2021年增加3.2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實際增長拉動GDP實際增長0.7%,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
農業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前景都比較樂觀。未來,農業科技創新將不斷涌現,為農業經濟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例如,生物技術、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將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農業經濟行業報告對中國農業經濟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農業經濟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版農業經濟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版農業經濟行業兼并重組機會研究及決策咨詢報告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權的形式,一家或多家公司的全部資產與責任不需經過清算都轉移為另一公司所有,而接受全部資產與責任的另一公司仍然完全以自身名義繼續運...
查看詳情
閑魚開通微信小程序阿里旗下二手交易平臺閑魚終于和微信實現互聯互通了。1月25日,閑魚官方微信小程序已上線,上線類5...
智能健身是指借助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以提升體育運動表現、增強參與體驗、提高訓練效率為目標的新型體育形態。智...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碳排放增加,交通運輸行業也成為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當前,減少交通運輸行業的碳...
2023年前11個月,全國工業飼料總產量28690萬噸,同比增長4.0%,但飼料企業豆粕消耗量比上年同期減少444萬噸,同比下1...
2023年,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后,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但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國際市場環境...
水果是果酒的主原料。近年來,我國的水果產量不斷增長,至2021年產量達3.0億噸。我國成為世界水果生產第一大國,在果酒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