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2003年以前是分部門、單災種的應急管理,2003年至2007年初步形成應急管理體系,2008年至2012年深化建設應急管理體系,2013年至今不斷提升綜合應急管理能力。應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工業制造、交通、建筑、能源等下游行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應急管理起步于2003年SARS之后,由于體系建設起步晚,基礎相對薄弱,目前還沒有一個類似于美國那樣的相對成熟的應急管理體系。應急救援工程是一個需要應對多種災害(包括地震、臺風、洪澇災害等)的作業,包括對受災地區和公民所在地理位置的定位、營救脫險以及初步的醫療救護。
我國應急產業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2003年以前是分部門、單災種的應急管理,2003年至2007年初步形成應急管理體系,2008年至2012年深化建設應急管理體系,2013年至今不斷提升綜合應急管理能力。應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是工業制造、交通、建筑、能源等下游行業有序運行的支撐性行業。目前,我國應急產業不斷發展,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企業生產精益化發展。2021年,我國應急產業市場規模達2.06萬億元。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應急產業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實力的本土企業。
為確保應急產業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應急產業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應急產業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從中國應急產業鏈區域分布來看,應急相關企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和中部地區。其中,北京、浙江、廣東的應急產業鏈較為完整,涵蓋硬件設備、科技服務、監測預警、應急救援等環節。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因應急產業上游產品如芯片、傳感器、智能設備、通信模組等硬件以及通信衛星等設備服務的專用性較低但部分核心部件供需缺口大,因此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強;應急產品種類較多,小型應急產品(如口罩)標準化程度較高,中大型產品差異化程度較大,且消費者布局分散,因此消費者議價能力較低;由于我國應急產業處于成長期,萬億市場的應急產業在疫情后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較大,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大;應急產業建設在災難應對領域具有極高的不可替代性,行業替代品威脅極小;當前應急產業的進入/退出門檻較高,現有企業數量較多,整體競爭程度是適中的。
我國現有應急技術裝備相對落后,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目前,國內高科技應急救援產品的價格均十分昂貴,價格不菲除由其本身的高科技性所決定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國內幾乎沒有從事民用應急救援設備產品生產的企業,現在所用大部分為國外產品。在我國為數不多的幾家救援裝備經銷企業也主要是做國外代理。我國應急裝備產品生產起步晚,對城市救援體系認識不如國外早,必會導致與國外發達國家技術發展之間的差距,也就影響了應急產業和其他下游技術產業的發展。
目前我國救援隊伍缺乏先進、配套的救援裝備,救援作戰部隊技術含量不高。救援隊員在偵查中,往往要靠背負呼吸器直接接觸作業,風險程度相當高;現在許多危險化學品救援隊伍的技術裝備只能用于場內事故救援,而在參加社會相關事故的救援時,成套移動設備不足。此外,救援信息保障技術落后,礦山、化工、消防、海上搜救與打撈等應急救援力量,面對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故災難,指揮信息資源分割,共享困難。目前大部分大型、關鍵應急救援裝備還依賴進口,比如航空應急救援裝備,礦山井下救生通道快速打通裝備,生化、核輻射防護裝備等。應急技術裝備落后,國產化率低,使我國應急產業整體競爭力低,應急救援能力受到限制,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極不相適應。
應急產業市場機遇分析
2022年6月,應急管理部印發《“十四五”應急救援力量建設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規模適度、布局科學、結構合理、專長突出的應急救援力量體系,實現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各有所長、社會應急力量有效輔助、基層應急救援力量有效覆蓋的建設目標,為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實保障。
2022年7月,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印發《“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規劃提出,道路交通治理能力達到新水平。法治思維、系統觀念不斷融入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充分應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交通秩序明顯改善,風險防控、執法管控與應急救援等能力明顯提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應急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
查看詳情
盲盒經營是一種近年來風靡的商業模式,它通過將商品以盒子的形式包裝起來,消費者購買時無法預知盒子內的具體內容,從...
AR和VR,作為兩種前沿的虛擬技術,正在引領一場視覺與感知的革命。它們不僅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更在多個領域中展...
刀具行業概述刀具是機械制造的重要工具,刀具是在機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也被稱為切削工具。因為刀具在機械加...
刀具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其中,數控刀具技術門檻較高。具有品牌、資本、技術優勢的...
偏光片是顯示面板的重要組成原材料,其結構復雜、生產工藝流程多,被譽為光學行業的“芯片”。作為顯示技術的核心要素...
我國一直對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的技術產業發展給予高度重視,并結合產業演進的客觀規律,通過戰略布局、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