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石,又稱氟石,是工業上氟元素的主要來源,是世界上二十幾種重要的非金屬礦物原料之一。螢石(氟化鈣)作為工業氟元素的主要來源,是氟化工產業鏈的核心原料,廣泛應用于冶金、建材、化工、新能源、半導體等傳統及新興領域。隨著科技和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螢石已成為現代工業中重要的礦物原料,許多發達國家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儲備。
新能源產業的爆發式增長成為核心驅動力,六氟磷酸鋰、氫氟酸等產品需求激增,推動螢石行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然而,行業仍面臨資源品位下降、技術壁壘高、高端產品依賴進口等挑戰,亟需通過資源整合、技術升級和全球化布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供需格局
供給端,目前進行螢石儲量統計的主要是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全球螢石儲量統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全國主要礦產儲量統計)。根據USGS,2022年全球螢石儲量為2.6億噸(以下均為折合成氟化鈣的量),較2021年下降近19%。據USGS統計,2014年以前,全球螢石儲量在2.4億噸及以下;2014-2021年,全球螢石儲量逐年增長;2022年全球螢石儲量結束了自2008年以來的穩步增長,回落至2.6億噸,較2021年公布的數據減少了6000萬噸。
據USGS2022年統計,全球螢石資源分布在40多個國家,主要集中在墨西哥、中國、南非、蒙古國和西班牙等地,約61%的螢石儲量集中于墨西哥、中國、南非。墨西哥儲量排名第一,但產量少。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和印度幾乎少有螢石資源儲量,世界范圍內,螢石分布形成結構性稀缺。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螢石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研究報告》分析:
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螢石產量約890萬噸,我國螢石產量總量630萬噸,占全球的70%左右。我國螢石主要分布于內蒙古、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河南、河北、四川、貴州、新疆等地,全國探礦權284宗,探明儲量8592.06萬噸,其中江西、內蒙古、浙江位居查明儲量前三,分別占全國的24.64%、23.49%、11.93%,三省合計占全國的60.06%。
需求端,新能源領域貢獻主要增量,六氟磷酸鋰對酸級螢石的需求年增速超25%,光學級螢石因光刻機國產化需求價格飆升至20萬元/噸。
新能源產業的爆發性增長正在重構螢石行業的供需邏輯。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電池電解液核心材料,其產能擴張直接拉動酸級螢石需求;光伏產業對氫氟酸清洗劑的需求年增超50萬噸,進一步推高螢石消費量。這一趨勢不僅加速了螢石資源的戰略化配置,也促使企業向深加工領域延伸。然而,區域供需失衡問題凸顯,華東地區雖占全國產量60%,但本地新能源產業集群的需求缺口持續擴大,倒逼企業布局全球化供應鏈。
(二)競爭格局
行業呈現“一超多強”格局:金石資源以全產業鏈布局主導資源整合,多氟多、中欣氟材等企業聚焦氟化工衍生品,六氟磷酸鋰產能均超萬噸。中小企業則依托細分市場創新生存,如電子級螢石在半導體領域的應用拓展。
(三)未來發展趨勢
資源全球化:中國企業通過并購墨西哥、南非礦山提升供應鏈韌性,出口貿易占比40%以上但以初級產品為主,亟需提升高端產品出口。
產業鏈高端化:深加工產品占比有望從25%提升至50%,氟基新材料在氫能、半導體領域催生千億級市場。
技術革命:智能化選礦、伴生礦綜合利用技術將降低開采成本,虛擬電廠與螢石冶煉協同模式或成新增長點。
螢石行業正處于資源價值重估、技術革命與需求升級的歷史交匯點。短期內,新能源需求將持續驅動市場規模擴張,預計2025-2030年中國螢石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長期來看,行業需突破高端技術壁壘,優化全球資源配置,推動產業鏈向高附加值延伸。政策引導與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螢石行業將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躍遷”,成為支撐中國制造高端化的隱形冠軍。然而,國際定價權缺失、區域供需失衡等挑戰仍需通過技術創新、資源整合和全球化布局逐步化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螢石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螢石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