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省份,近年來將生物醫藥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依托傳統工業基礎、科研資源及政策扶持,逐步形成涵蓋化學藥、生物藥、中藥、醫療器械等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
在全球生物技術革命與健康中國戰略的雙重驅動下,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的關鍵引擎。
2025年,遼寧生物醫藥產業以823億元的營業收入規模,穩坐東北地區頭把交椅,占區域總量比重達65%。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 “十五五” 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指出,這一成績背后是“政策-創新-資本”三重引擎的持續發力:全省生物醫藥研發投入強度從2020年的2.3%提升至3.8%,沈陽藥科大學等高校年輸送專業人才超5000人,50億元規模的省級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已撬動社會資本超200億元。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邏輯:三大賽道驅動結構性升級
1. 創新藥:從“跟跑”到“領跑”的質變
遼寧創新藥市場正經歷爆發式增長。百濟神州替雷利珠單抗憑借6項適應癥獲批,在醫保談判中價格降幅達64%后,仍實現年銷售額超30億元;沈陽三生制藥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5%。中研普華數據顯示,2025年遼寧創新藥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占全省生物醫藥產值比重從2020年的12%提升至24%。
2. 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的“遼寧樣本”
遼寧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正突破“卡脖子”技術。東軟醫療0.235秒超高端螺旋CT、雙能3.0T磁共振等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NeuBrainCARE腦卒中評估軟件填補國內空白;沈陽新松醫療的智能康復機器人,通過AI算法實現個性化訓練方案,已進入全國100余家康復中心。2025年,遼寧高端醫療器械出口額同比增長超15%,其中東軟醫療CT設備在“一帶一路”國家市場占有率達18%。
3. 現代中藥:從“資源稟賦”到“價值重構”
遼寧中藥產業正加速現代化轉型。桓仁縣構建的“種植-加工-旅游”人參產業生態圈,綜合產值達45億元,其人參皂苷提取技術使有效成分含量提升40%;奧鴻藥業研發的參芎葡萄糖注射液,年銷售額超10億元,成為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領域的現象級產品。中研普華數據顯示,2025年遼寧中藥工業產值達220億元,其中滿族藥產值占比超15%,遼寧省藥檢所制定的12項滿族藥質量標準,已推動3款民族藥進入國際市場。
二、產業鏈重構:從“單點突破”到“生態協同”
1. 上游:創新要素的“政產學研用”融合
遼寧生物醫藥產業鏈上游已形成“政府引導-高校支撐-企業轉化”的協同模式。沈陽藥科大學與東軟醫療共建的醫學影像聯合實驗室,攻克CT探測器材料關鍵技術,使設備成像速度提升50%;大連理工大學開發的海洋生物酶制劑,替代進口產品用于疫苗生產,成本降低35%。2025年,遼寧生物醫藥上游環節產值突破150億元,其中高端試劑、實驗動物等細分領域國產化率從2020年的30%提升至60%。
2. 中游:智能制造的“遼寧范式”
遼寧生物醫藥中游制造環節正全面邁向“工業4.0”。三生制藥的抗體藥物生產線,通過連續流生產技術,產能提升2倍,三廢排放減少70%;成大生物的疫苗車間,應用數字孿生技術實現生產過程全模擬,產品批間差降低至1.5%。2025年,遼寧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示范企業達30家,數字化工廠普及率從2020年的15%提升至40%。
3. 下游:市場拓展的“雙循環”路徑
遼寧生物醫藥企業正加速“出海”。東軟醫療的CT設備已進入全球80余個國家,在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占有率居前三;成大生物的乙腦疫苗通過WHO預認證,年出口量超5000萬劑。2024年,遼寧生物醫藥產品出口額達35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對“一帶一路”國家出口占比達45%。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 “十五五” 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指出:三、未來展望:2030年的三大確定性趨勢
1. 技術融合:AI與生物技術的“雙螺旋”升級
中研普華預測,到2030年,AI技術將滲透遼寧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藥物研發環節,AI預測模型將縮短研發周期40%;臨床試驗環節,數字孿生技術可減少25%的受試者數量;生產環節,智能機器人將承擔70%的重復性工作。沈陽藥科大學與騰訊合作開發的藥物晶型預測算法,已使新藥發現成功率提升45%;大連化物所的AI蛋白質結構預測平臺,將抗體藥物研發周期從3年縮短至18個月。
2. 綠色轉型:生物制造的“碳中和”路徑
遼寧生物醫藥產業正加速向綠色化轉型。三生制藥的綠色化學工藝,使溶劑回收率達95%,廢水排放減少60%;東軟醫療的磁共振設備,通過液氦回收技術,年節約成本超千萬元。2025年,遼寧生物醫藥單位產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25%,到2030年將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
3. 全球化競爭:從“區域龍頭”到“世界玩家”
遼寧生物醫藥產業正深度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沈陽自貿片區設立的生物醫藥保稅研發中心,吸引默沙東、諾華等跨國企業設立區域總部;大連港開通的“生物醫藥冷鏈快線”,將疫苗運輸時效縮短至72小時。中研普華預測,到2030年,遼寧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指數將達40%,成為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當PD-1單抗在實驗室中誕生,當手術機器人在手術室里起舞,當滿族藥標準走向國際——遼寧生物醫藥產業正在書寫新時代的“振興傳奇”。
想了解更多遼寧省生物醫藥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 “十五五” 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