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材行業的前景樂觀,主要得益于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和地方政府的推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大投入,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此外,消費者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對個性化、高品質建材產品的需求增加,也將促進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產業,建材行業是廣西工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生態保護及“雙碳”目標實現深度關聯。
一、行業全景:5236億產值背后的增長引擎
2025年,廣西建材行業以5236億元產值領跑西南,較2020年增長75%,年復合增長率達11.8%,成為全國建材產業版圖中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政策紅利+市場驅動+技術創新”三重引擎的疊加效應:
政策引擎:廣西政府出臺《建材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建材產業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綠色建材占比超50%的目標,并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措施,推動行業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
市場引擎: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區內建材消費量突破4000萬噸,綠色建材占比達60%;同時,依托RCEP政策紅利,廣西建材對東盟出口額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25%。
技術引擎:龍頭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提升至3.5%,攻克超薄光伏玻璃、裝配式建筑4.0體系等核心技術,推動行業效率提升30%以上。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廣西建材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指出,廣西建材行業正從“規模擴張”向“質效提升”轉型,其發展路徑為內陸省份提供了“廣西樣本”。
二、市場發展現狀:細分領域的“冰與火之歌”
1. 水泥及水泥制品:從“產能過剩”到“綠色突圍”
2025年,廣西水泥及水泥制品產值達2358億元,占行業總產值45%,但行業正經歷深度調整:
產能利用率回升:熟料產能利用率提升至78%,較2020年提高12個百分點,得益于錯峰停窯、產能置換等政策落地。例如,華潤水泥通過收購多家砂石骨料企業,實現產業鏈協同,單位能耗降低15%。
綠色轉型加速:魚峰水泥利用工業廢渣、建筑垃圾生產水泥,摻量達40%,年消納固廢超5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0萬噸。截至2025年,廣西綠色建材認證水泥企業達32家,產品占比突破65%。
需求結構變化:基建項目需求占比提升至45%,成為水泥消費的“壓艙石”;房建市場在政策刺激下需求回暖,2025年1-11月,廣西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增長8.5%,帶動水泥需求回升。
2. 綠色高端玻璃:從“跟跑者”到“領跑者”
2025年,廣西綠色高端玻璃產值突破600億元,產量達5000萬重量箱,同比增長20%,成為全國三大光伏玻璃生產基地之一:
技術突破:北海信義玻璃攻克1.6mm超薄光伏玻璃生產技術,透光率提升至94.5%,較傳統產品發電效率提高15%,產品出口至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
產業集群:防城港、欽州形成“石英砂-玻璃原片-深加工”全產業鏈,集聚企業超50家,年產值突破300億元。例如,南寧浮法玻璃與比亞迪合作開發車載曲面玻璃,單車價值量提升3倍。
應用場景拓展:綠色高端玻璃在光伏電站、BIPV建筑一體化等領域滲透率達40%,推動行業向高端化、定制化轉型。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廣西建材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三、產業鏈重構:從“線性鏈條”到“生態網絡”
1. 上游:資源整合與技術創新
碳酸鈣產業:賀州、梧州依托資源優勢,發展超細碳酸鈣、納米碳酸鈣,2025年產值突破300億元,產品出口東盟占比超40%。例如,廣西華納新材料研發納米碳酸鈣,在橡膠、塑料等領域替代進口,價格降低30%。
建筑模板產業:廣西森林覆蓋率達62.5%,桉木資源豐富,推動建筑模板行業向自動化、綠色化轉型。例如,怪獸木業采用生物質膠黏劑,甲醛釋放量低于0.01mg/m3,產品出口印尼、馬來西亞等國。
2. 中游:智能制造與綠色生產
智能工廠:華潤水泥建成行業首個“5G+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設備綜合效率(OEE)提升至85%,能耗降低18%。截至2025年,廣西建材行業建成智能工廠12家,數字化車間覆蓋率達30%。
固廢利用:廣西建材行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82%,較2020年提高12個百分點。例如,廣西北港新材料利用鋼渣生產微晶玻璃,年消納鋼渣50萬噸,產品附加值提升5倍。
3. 下游:場景創新與跨界融合
BIPV建筑一體化:廣西推動光伏玻璃與建筑幕墻、屋頂深度融合,2025年BIPV項目裝機容量突破1GW,年發電量達10億千瓦時。例如,柳州某工業園區采用BIPV幕墻,年減碳量達2萬噸。
鄉村振興市場:廣西建材企業開發輕鋼別墅、預制化農房等產品,服務農村危房改造、鄉村旅游等場景。2025年,農村市場建材銷售額突破200億元,成為行業新增量。
四、市場規模與趨勢分析
1. 需求端:國內國際雙循環驅動增長
國內市場:2025年廣西區內建材消費量突破4000萬噸,其中綠色建材占比達60%。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城市更新等政策釋放需求超1500億元。
國際市場:依托RCEP政策紅利,廣西建材對東盟出口額突破120億元,同比增長25%。例如,廣西北港新材料與越南企業合作建設不銹鋼加工基地,年出口板材30萬噸。
2. 供給端:產業鏈整合與集群化發展
產業集群:廣西形成“一核五帶七板塊”產業格局,北部灣經濟區、西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產值占比超60%。例如,防城港綠色高端玻璃產業集群年產值突破300億元,帶動就業超2萬人。
并購重組:2025年廣西建材行業發生并購案例15起,涉及金額超50億元。例如,魚峰水泥并購欽州某砂石企業,實現“水泥+骨料”一體化運營,成本降低18%。
3. 技術端:綠色化與智能化雙輪驅動
綠色技術:廣西建材行業單位產品能耗較2020年下降15%,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20%。例如,華潤水泥采用碳捕集技術,年減排二氧化碳10萬噸。
2025年,廣西建材行業以“綠色化、智能化、國際化”為錨點,在產業規模、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領域實現全面突破。中研普華預測,至2030年,廣西建材行業規模將突破8000億元,綠色建材占比超70%,成為全國乃至全球建材產業創新高地。
想了解更多廣西建材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廣西建材行業“十五五”規劃前景預測研究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