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飲料是指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低于0.5%(體積比)的各類飲品,主要包括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咖啡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功能性飲料、包裝飲用水等。這類飲品以水為主要原料,添加糖類、香料、色素、二氧化碳等成分,經過調配、殺菌等工藝制成。
軟飲料不僅口感豐富多樣,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還具有一定的解渴、補充能量和營養的功能。例如,功能性飲料可為運動人群補充能量和電解質,茶飲料和咖啡飲料則能提供提神醒腦的效果。軟飲料因其便捷性和多樣性,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之一。
中國軟飲料行業歷經數十年發展,已從單一的碳酸飲料市場演變為涵蓋包裝飲用水、果汁、茶飲、功能飲料、植物蛋白飲料等多元化的消費領域。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識覺醒,消費者對飲品的需求逐漸從解渴功能轉向營養補充、健康養生及情感體驗。行業競爭格局中,國際品牌與本土企業并存,通過產品創新、渠道深耕和品牌營銷構建差異化優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飲料行業產量為1.88億噸,同比增長7.5%,總營收為5348億元,同比增長4.8%,總利潤為573億元,同比增長13.9%。其中,產量在經歷了兩年下滑后實現了增長,總利潤水平也位于歷史高位。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飲料市場第一大品類,2024年包裝飲用水陷入價格戰,產量份額也歷史性跌破50%,與此同時,即飲茶等新品類崛起。
根據統一企業中國披露的2024年年報,2024年,飲品業務中,茶品類的營收增長率為13.1%,遠高于奶茶和果汁。而在2023年,飲品中營收增長率最高的是果汁品類。
當前,中國軟飲料市場需求的核心驅動力源于消費觀念的升級。年輕一代消費者追求新鮮感與社交屬性,推動氣泡水、低度酒飲等新興品類快速崛起。例如,無糖茶飲通過融合傳統茶文化與現代健康理念,成功吸引注重控糖的白領群體;植物基飲料則借助環保與營養雙重賣點,成為健康消費市場的新增長極。此外,下沉市場潛力逐步釋放,縣域及鄉鎮消費者對包裝飲用水、即飲型果汁的需求顯著增長,企業通過渠道下沉策略挖掘增量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功能性飲料市場分化明顯,運動營養、睡眠改善等細分需求催生定制化產品,企業需精準把握不同場景下的消費需求。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產銷需求狀況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在消費升級與技術革新的雙重作用下,中國軟飲料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傳統碳酸飲料面臨增長瓶頸,企業通過配方改良(如零糖化)和跨界聯名(如IP合作)尋求突破。與此同時,健康化趨勢倒逼行業技術升級,生物發酵、低溫保鮮等工藝的應用提升產品品質。供應鏈端,智能化生產線與柔性制造模式降低生產成本,支持小批量、多品種的定制化生產。
然而,行業也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環保政策趨嚴等挑戰,企業需在成本控制與社會責任間尋求平衡。未來,市場將更注重“體驗經濟”,從產品設計到消費場景的全鏈路創新將成為競爭焦點。
未來五年,中國軟飲料行業將呈現三大核心趨勢:
健康化深化:低糖、零添加、高纖維等概念將持續滲透,企業將加大天然原料研發,如超級食物成分(奇亞籽、羽衣甘藍)的添加,滿足消費者對“清潔標簽”的追求。
場景化細分:針對健身、辦公、戶外等場景開發專用飲品,例如電解質水強化運動恢復功能,便攜裝茶飲適配移動辦公需求,推動產品矩陣精細化。
可持續發展:環保包裝(可降解材料、輕量化設計)和循環經濟模式(瓶身回收計劃)將成為品牌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通過ESG實踐提升消費者認同。
中國軟飲料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市場需求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升級,企業需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產品邏輯。健康化、場景化、可持續化三大趨勢不僅重塑市場格局,更推動行業向更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未來,具備技術創新能力、敏銳捕捉細分需求、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將占據先機。行業整體將呈現“強者恒強”與“小而美”并存的局面,頭部企業通過全產業鏈布局鞏固優勢,新興品牌則依托差異化定位開辟藍海市場。在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中國軟飲料行業有望在全球消費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
想要了解更多軟飲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軟飲料行業產銷需求狀況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