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不斷推進的今天,旅游業作為連接世界各國人民的重要橋梁,正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也在持續上升。
今年端午假期,出入境游呈現出雙向火熱的態勢,其中入境游訂單漲幅近九成,入境游門票GMV同比去年暴漲1.5倍。
據報道,隨著“中國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斷上升,游在中國、購在中國成為越來越多國際游客的新選擇 。外國人來華“買買買”正成為跨境旅游新趨勢。
支付平臺數據顯示,外國游客在華消費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創、特色美食等的占比顯著提升。華強北已經成了深圳外國人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每天有超過7000名外國游客來到這里。在華強北,貨幣兌換、國際物流一應俱全,所購商品還可以退稅,相當于直接打了九折。來自一家離境退稅代理機構的數據也顯示,國產手機和無人機的銷量突出,占到全部退稅申請的38%。這些現象都預示著入境游行業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一、入境游市場的現狀分析
(一)消費結構的轉變
外國游客在華消費結構正發生著顯著變化。以往,外國游客來華旅游主要集中在游覽名勝古跡、體驗傳統文化等方面。然而,如今本土商超、潮流文創、特色美食等領域在外國游客的消費中占比大幅提升。本土商超成為外國游客購買中國特色商品的重要場所,他們在這里可以選購到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工藝品、絲綢制品等,也能體驗到中國現代零售行業的高效與便捷。潮流文創產品則滿足了外國游客對于個性化、創意化商品的需求,許多具有中國元素的文創產品深受他們的喜愛。特色美食更是成為吸引外國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地的特色小吃、傳統菜系讓外國游客品嘗到地道的中國味道。
(二)購物熱點區域的興起
華強北的崛起是入境游購物市場的一個典型案例。它不僅成為深圳外國人密度較高的區域之一,還為外國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購物服務。完善的貨幣兌換設施解決了外國游客的支付難題,讓他們能夠輕松地使用本國貨幣進行購物。國際物流的便捷則保證了游客所購商品能夠安全、及時地送達目的地。而商品退稅政策相當于直接為游客打了九折,進一步刺激了他們的購物欲望。華強北所代表的這種購物熱點區域的興起,為入境游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熱門商品的銷售情況
國產手機和無人機在離境退稅申請中銷量突出,占到全部退稅申請的 38%。這反映出中國科技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國產手機以其高性能、高性價比的特點受到外國游客的青睞,許多外國游客將其作為回國后的自用或贈送親友的禮品。無人機則以其先進的技術和獨特的功能,成為外國游客記錄中國之旅、體驗科技樂趣的重要工具。這些熱門商品的暢銷不僅推動了中國相關產業的發展,也提升了中國科技產品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入境游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入境游市場目前呈現出消費結構轉變、購物熱點區域興起、熱門商品暢銷等良好的發展態勢,同時也受到政策支持、文化魅力、科技便利和國際影響力等積極因素的推動。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入境游市場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這些挑戰和問題不僅會影響到入境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也需要我們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只有充分了解這些挑戰,并積極應對,才能更好地把握入境游市場的發展機遇,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二、入境游市場面臨的挑戰
(一)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
盡管中國文化具有獨特的魅力,但文化差異也給入境游市場帶來了一些溝通障礙。語言是最直接的問題,許多外國游客在與當地人交流時會遇到困難。雖然智能翻譯設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個問題,但在一些復雜的情境下,仍然無法完全滿足溝通的需求。文化習俗的差異也可能導致誤解和沖突。例如,在一些社交場合中,中國和外國的禮儀規范有所不同,如果外國游客不了解中國的文化習俗,可能會在無意中做出不恰當的行為,影響他們的旅游體驗。
(二)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
在入境游市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逐漸顯現。部分景區的服務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缺乏對外國游客需求的了解和應對能力。他們在接待外國游客時可能無法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也不能很好地解決游客遇到的問題。一些旅游企業的服務標準不統一,存在亂收費、服務態度差等問題,影響了外國游客對中國旅游市場的整體印象。此外,旅游市場的監管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以規范市場秩序,保障外國游客的合法權益。
(三)國際競爭的壓力
全球旅游市場競爭激烈,中國入境游市場面臨著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競爭壓力。許多國家都在加大對旅游市場的投入,提升旅游產品的競爭力。一些東南亞國家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低廉的旅游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國際游客。歐洲國家則憑借其悠久的歷史文化、高端的旅游服務和完善的旅游基礎設施,在國際旅游市場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國入境游市場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脫穎而出。
三、應對挑戰的策略
(一)加強文化交流與溝通培訓
為了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需要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文化交流與溝通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至少一門外語,與外國游客進行有效的溝通。同時,培訓還應包括對不同國家文化習俗的了解,讓服務人員能夠更好地理解外國游客的行為和需求,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誤解和沖突。此外,可以開展一些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外國游客參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體驗項目,增進他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認同。
(二)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是入境游市場發展的關鍵。旅游企業應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意識。建立統一的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確保游客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監管,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同時,鼓勵旅游企業進行創新,推出個性化、差異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滿足外國游客多樣化的需求。
(三)突出自身特色,提升競爭力
在國際競爭中,中國入境游市場應突出自身特色,提升競爭力。深入挖掘中國文化的內涵,將其融入到旅游產品和服務中,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旅游品牌。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旅游合作,開展旅游推廣活動,提高中國旅游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同時,不斷優化旅游產品的價格體系,提高性價比,吸引更多的國際游客。
入境游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展現出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消費結構的轉變、購物熱點區域的興起以及熱門商品的暢銷,都為入境游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政策支持的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科技發展帶來的便利以及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等積極因素,為入境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旅游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以及國際競爭壓力等挑戰。
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采取相應的策略。加強文化交流與溝通培訓,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突出自身特色,提升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把握機遇,推動入境游市場持續、健康地發展。相信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入境游市場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成為全球旅游市場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來中國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體驗精彩的中國之旅。
想要了解更多入境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入境游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報告根據入境游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入境游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入境游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入境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