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和人口老齡化加劇的背景下,保健品行業作為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經歷著快速的發展。保健品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健康選擇,還在預防疾病、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中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消費觀念的轉變,保健品行業近年來取得了顯著進展,其技術創新、產品多樣化和市場拓展備受關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當90后白領在辦公室抽屜里備齊護肝片、魚油軟膠囊,當銀發族在社區健康驛站體驗骨密度檢測,當三四線城市寶媽通過直播電商為孩子選購定制營養包——這些場景勾勒出中國保健品行業的黃金時代。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在《2025-2030年保健品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保健品市場正經歷從“營銷驅動”到“價值驅動”的范式變革,市場規模突破8000億元,占全球份額的22%,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這場變革背后,是政策、技術、消費三股力量的共振,推動行業從單一營養補充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躍遷。
一、市場發展現狀:代際更迭與場景革命
1.1 消費分層:銀發經濟與Z世代共舞
中研普華調研顯示,保健品消費人群呈現“啞鈴型”結構:60歲及以上人群貢獻近半壁江山,其需求從基礎保健轉向慢病預防與康復管理;25-45歲新中產群體則以47%的增量成為核心增長極,其消費動機從“治病”轉向“防病”,從“補缺”升級為“優化”。在上海靜安區某高端寫字樓,90后白領李薇的辦公桌上擺著輔酶Q10、護眼軟糖和益生菌,她坦言:“這些不是藥品,而是我的‘健康裝備’。”這種觀念轉變催生功能性食品、運動營養品等細分賽道爆發,如天貓健康數據顯示,90后買走了30%的輔酶Q10和45%的護肝片。
下沉市場正成為新藍海。拼多多健康品類數據顯示,縣域市場保健品銷售額同比增長顯著,其中維生素C、益生菌等基礎營養品占比超六成。但與一線城市品牌集中度高不同,縣域市場78%的消費集中在無品牌白牌產品,為頭部企業下沉提供巨大空間。某頭部品牌通過社區團購模式,在湖北天門市實現單月銷售額突破百萬,其秘訣在于“健康講座+免費體檢+即時配送”的組合拳。
1.2 技術滲透:從經驗醫學到精準干預
基因檢測成本五年下降九成,讓個性化營養方案成為現實。湯臣倍健與華大基因合作推出的“基因營養包”,通過檢測用戶MTHFR、APOE等基因位點,定制含活性葉酸、維生素B12的專屬配方,2025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安利上線的AI營養師小程序,用戶通過問卷即可獲得涵蓋膳食、運動、睡眠的全方位建議,復購率較傳統客服提升顯著。
生物技術突破重塑產品形態。傳統片劑、膠囊逐漸讓位于軟糖、口服液、噴霧等新型劑型,植物基原料、細胞培養技術、納米遞送系統等創新加速應用。某品牌推出的NMN軟糖,采用腸溶膠囊技術減少胃酸降解,吸收率提升顯著,成為年輕抗衰人群的“社交貨幣”。在細分領域,腦健康、腸道微生態、代謝管理等前沿方向涌現出眾多創新產品,如針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的NAD+提升復合劑,臨床顯示6個月干預后認知功能改善。
二、市場規模:從“千億級”到“萬億級”的躍遷
2.1 細分賽道爆發式增長
中研普華預測,到203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將突破1.5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維持在10%以上。其中:
老年保健品:占比從50%降至46.7%,但規模達7000億元,針對骨關節、心血管、認知障礙的專項營養品將保持高增速;
功能性食品:占比提升至20%,規模達3000億元,軟糖、即飲飲品等快消形態產品占比超四成;
運動營養品:占比10%,規模達1500億元,電競人群專用配方、女性運動營養品成為新增長點;
跨境保健品:占比提升至16.7%,規模達2500億元,東南亞市場將成為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主要目標地。
2.2 技術驅動的價值重構
精準營養時代來臨,基因檢測定制保健品占比達10%,年增速超50%。某企業推出的“數字孿生人模型”,通過整合人體測量數據、生活方式、營養狀況等信息,為消費者提供動態營養方案,其用戶留存率較傳統產品高。技術融合重構價值鏈,從“生產-銷售”轉向“服務-訂閱”模式,如某品牌推出的“年度健康管理套餐”,包含基因檢測、定制營養品、在線問診等服務,客單價大幅提升。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5-2030年保健品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三、未來展望:四大趨勢定義行業新范式
3.1 精準化:從“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
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技術突破,將推動保健品向“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養時代演進。某企業開發的NutriTrek平臺,利用激光刻蝕石墨烯電極實時監測九種必需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葡萄糖水平,結合AI算法生成個性化營養方案。未來,可穿戴設備與智能平臺的深度融合,將實現營養狀態的實時監測與動態調整,如某品牌正在研發的智能手環,可監測汗液中的電解質、維生素D等指標,并通過APP推送營養補充建議。
3.2 場景化:從“疾病治療”到“日常保健”
保健品應用場景向多元化延伸,覆蓋運動營養、美容養顏、睡眠管理等領域。中研普華預測,2030年美容養顏類保健品市場規模將達800億元,占比顯著提升。某品牌推出的“膠原蛋白肽飲+抗衰面膜”組合,通過“內服+外用”模式搶占女性市場,其用戶中女性占比超六成。在運動場景,針對電競人群的“護眼軟糖+腦力補劑”組合、針對健身人群的“乳清蛋白+支鏈氨基酸”套餐成為新寵。
3.3 國際化:從“進口依賴”到“全球布局”
頭部企業加速海外并購,東南亞市場成為主要目標地。某企業收購澳洲工廠,獲得當地銷售網絡與研發資源,其NMN產品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某品牌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針對當地消費者開發含維生素K2、鎂的骨健康產品,成功打入德國、法國等市場。政策層面,中國與東盟簽署的《保健食品互認協議》,將縮短新品上市周期,降低合規成本。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認為,隨著“健康中國2030”戰略深化,保健品有望從“可選消費”轉向“必需消費”,成為大健康產業的核心支柱。這場變革中,唯有那些以科技創新為矛、以用戶價值為盾的企業,才能穿越周期,基業長青。
想了解更多保健品行業干貨?點擊查看中研普華最新研究報告《2025-2030年保健品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獲取專業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