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家居憑借便捷、舒適、安全等優勢,正逐步融入大眾生活并成為焦點。根據Statista數據統計,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自2018年的528億美元增長至2024年的1543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9.57%。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預計為1740億美元,預計至2029年,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506億美元,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為平臺,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通過傳感器等設備收集家庭環境數據,對家居生活的相關設施進行智能化管理,具備集中管理、遠程控制、互聯互通、自主學習等功能。它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和預設策略自動調節家居設備的運行狀態,提高家居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和藝術性。
中國智能家居行業在技術迭代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已從單品智能化邁向全場景互聯互通的新階段。根據Statistas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324億美元。得益于“國家消費補貼”及“適老化家居改造”等政策,智能家居已成為眾多家庭的新選擇。消費者觀念也從“價格導向”轉向“品質追求”,從“基礎功能滿足”升級至“科技賦能愉悅體驗”。目前,智能家居行業正處于智能互聯階段,以多元化場景為核心,將產品與場景需求深度融合。年輕群體對品質生活的追求催生了場景化、個性化需求,智能安防、環境控制等細分領域加速滲透。行業生態正從硬件主導轉向“技術+服務”協同發展,為市場注入持續增長動能。
智能家居行業競爭格局:四類主體分庭抗禮
(一)傳統家電巨頭:全品類布局與渠道深耕
以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依托成熟的供應鏈和線下渠道優勢,推動單品向場景化解決方案轉型。例如,海爾的“三翼鳥”平臺整合設計、安裝、售后全流程服務,美的通過“數一”戰略在空調、小家電等品類占據市場份額第一,強化前置渠道布局,搶占全屋智能入口。
(二)科技企業:生態整合與開放平臺
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以手機用戶為基礎,構建開放互聯生態。華為HiLink協議實現跨品牌設備兼容,小米通過米家APP整合生態鏈企業,覆蓋大家電、安防、照明等多品類。其核心優勢在于用戶流量和技術協同能力,推動全屋智能系統標準化。
(三)垂直領域創新者:技術深耕與差異化突圍
螢石網絡(安防)、石頭科技(清潔電器)等企業,以核心單品切入市場并擴展生態。螢石通過AI算法+云平臺雙核驅動,開發跌倒檢測雷達等適老化產品;石頭科技依托導航算法與機械臂技術,在掃地機器人領域建立技術壁壘,逐步向多場景清潔方案延伸。
(四)互聯網平臺:入口控制與數據服務
阿里、京東以智能音箱為入口,搭建開放平臺吸引第三方廠商接入,通過數據分析和云服務優化用戶體驗。其戰略重心在于構建底層技術框架,提供語音交互、數據分析等支持,完善生態閉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當前競爭格局雖呈現多元化態勢,但行業仍面臨設備兼容性不足、數據安全隱憂、用戶體驗割裂等瓶頸。例如,不同品牌協議互不兼容導致系統協同效率低下,老年用戶對復雜操作界面接受度有限。未來競爭焦點將從硬件創新轉向生態協同能力——企業需通過統一通信協議(如Matter標準)打破兼容壁壘,結合隱私保護技術與適老化設計提升普適性。同時,政策對綠色建筑、適老化改造的傾斜,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家居與智慧城市、健康管理等場景融合,催生新一輪增長極。
智能家居行業發展趨勢:從單品智能到全場景智能
(一)技術融合:AIoT驅動主動服務升級
人工智能與邊緣計算技術的結合,使設備具備學習用戶習慣的能力。例如,空調系統通過環境傳感器自動調節溫濕度,照明系統根據作息規律調整光線,實現“無感化”控制。未來,大模型技術將進一步優化語義理解,使交互更趨近自然對話。
(二)場景擴展:細分需求催生新增長點
適老化與健康管理:跌倒監測、緊急呼叫等功能的安防設備需求激增,與社區醫療系統聯動提供健康預警服務;
綠色節能:智能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優化家電功耗降低碳排放,響應“雙碳”政策導向;
寵物經濟:自動喂食器、寵物監控攝像頭等產品打開新興市場。
(三)服務模式轉型:硬件銷售向運維服務延伸
企業從一次性設備銷售轉向“產品+服務”訂閱模式。例如,提供遠程故障診斷、軟件升級、數據存儲等增值服務,形成持續收入來源。物業公司與家裝渠道的深度合作,亦推動前裝市場全屋智能方案普及。
中國智能家居行業正步入生態化競爭的新周期。短期看,企業需破解兼容性與數據安全難題,通過協議標準化降低用戶使用門檻;中期需挖掘適老化、寵物經濟等細分場景,結合政策紅利開拓增量市場;長期則需依托AI與物聯網技術,實現從“被動控制”到“主動服務”的跨越。
傳統家電企業憑借渠道與制造優勢,需加速向服務商轉型;科技公司應強化底層技術開放能力,吸引生態伙伴共建;垂直創新者則需深耕核心技術的場景化落地,避免同質化競爭。政策將持續扮演關鍵角色,綠色建筑標準與適老化改造補貼將進一步推進行業與智慧城市、健康產業的深度融合。
未來五年,行業將呈現“硬件普惠化、服務精細化、生態協同化”三大特征。隨著技術成本下降和用戶認知提升,智能家居將從高端需求走向大眾標配,最終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無縫生活體驗,成為中國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柱。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家居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5-2030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