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化之外,負債端成本過高也是當前以萬能險為主的中短存續期產品存在的風險之一。財新記者獨家獲悉,保監會相關部門近期密集約談了包括9家整改萬能險險企在內的15家險企負責人,要求其在“開門紅”期間要統一戰線,降低負債端成本。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此前在《財新周刊》發文指出,從保險行業形勢看,資產端和負債端矛盾突出。當前這一矛盾主要表現是:從靜態看,是高成本負債所帶來的利差損風險隱患;從動態看,是高成本負債倒逼形成高風險激進投資,極有可能引致更大的風險(相關報道詳見本刊2016年第34期“保監會副主席:險資運用風險何來”)。陳文輝指出,“保險行業適應和面對低利率環境和資產荒,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負債成本,降低收益預期。”
保監會已采取多項措施降低險資負債端成本。除了密集約談多家險企負責人,2016年5月出臺的《關于規范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的通知》,亦將萬能險責任準備金的評估利率上限由年復利3.5%調整為年復利3%,明確要求新開發的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不高于評估利率上限的萬能險產品報送保監會備案,高于評估利率上限的則需要報送保監會審批。
不過,對于普通型保險的預定利率和最低保障利率,目前政策要求,產品預定利率和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按可持續性原則審慎確定,應不超過公司過去五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其中,普通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年復利)若高于3.5%,需按一事一報原則在使用前報保監會審批;若不高于3.5%,僅需向保監會備案。
在壽險產品監管趨嚴背景下,財險產品開始走俏。不過這一火爆局面很快被監管叫停,2017年1月10日,保監會發文要求相關財險公司停售所有投資型財險產品。
最火爆的一款財產保險產品安邦共贏三號投資型綜合保險產品已經下架。該產品是銀行銷售的“明星產品”,一年期年化收益率3.75%、二年期4.5%、三年期5.1%;曾一度在工行、建行官網推廣。這款產品于2017年1月1日-1月5日進行搶售。
“對財險投資型產品直接叫停,太厲害了。相關財險公司立刻會面臨現金流問題,進行的各種投資也面臨虧損變現風險。”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財險公司做這類產品,大多是短錢長投,風險確實比較大。”
盡管監管已經限制了投資型非壽險產品的收益率水平,但這類產品在資產配置上依然存在著一定壓力。
一方面是較高的給付收益率,另一方面是財險公司并不良好的業績。保監會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財險公司業績整體堪憂,虧損險企占近半數,即使是盈利的險企,凈利潤也呈下降趨勢。此外,還要面對流動性問題,如果出現大規模退保、資產負債期限錯配風險或聲譽風險,都會造成很大的給付風險,而這部分風險最終會轉移到投資者身上。
一位新興險企人士認為,相比傳統大型險企,新興中小險企業務之所以依靠萬能險等中短存續期產品,主要原因在于相比傳統險企,中小保險公司做傳統壽險業務時沒有優勢。
“行業整體風險可控,但是個別保險公司大量發展中短存續期產品可能會有潛在風險。”原生命人壽副總經理、君安人壽籌備組負責人于文博認為,大資管背景下,很多老百姓缺少投資出口,保險業參與其中,也是一個機會。萬能險的“井噴”也是保險業捕捉到這一市場需求的結果,關鍵是占比不能過高。
監管高壓下,以中短存續期產品尤其是萬能險為主的中小險企被迫轉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傳感器作為萬物互聯的基礎,在工業制造、智能汽車 、通
制藥工程是一個化學、生物學、藥學(中藥學)和工程學交
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