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國內互聯網界終于以過年之名暫時休戰,老老實實回家,并費盡口舌給大姑大姨解釋做一個手機App掙錢是正經營生。但近鄰東南亞大戰一刻未停,且有加劇之勢。
根據去年5月谷歌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聯合發布的“東南亞網絡經濟報告”,出行領域未來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市場規模到2025年達到1030億美元。在東南亞第一大經濟體的印尼,打車市場三大主流玩家Go-Jek、Grab、Uber正打得激烈,特別是在春節期間發生了三大戰役。
戰事一Go-Jek與出租車公司藍鳥的合作終于落地
Go-Jek與上市出租車公司藍鳥在支付、技術、營銷渠道三方面聯手。1 月31日起,用戶通過Go-Jek的打車鍵可以叫到私家車或者藍鳥出租車。
這場合作無論在宣布還是落地上都稍顯突兀,似乎暴露出東南亞網約車市場由內到外的焦灼。去年3月,藍鳥等數家出租車公司的司機通過罷工甚至暴力行動反對當地打車App;同年4月,原本主打摩的的Go-Jek引入私家車服務Go-Car,但一個月后便與藍鳥握手言和。更吊詭的是,雙方的合作遲遲未有實踐,至于為何擱置數月、又為何此時重啟,官方暫無解釋。
藍鳥自不是“善茬”,有在網約車市場分一杯羹的野心。不同于國內的收取份子錢模式,藍鳥與司機保持雇傭關系,控制力更強。除了組織罷工抗議外,2015年藍鳥還對自有打車項目App My Blue Bird進行全新改版,去年中旬App訂單已占到總量的30%。
另外,有猜測稱是對手的后來居上讓Go-Jek和藍鳥不得不加緊布局。去年12月,Uber和印尼運輸公司Express Group宣布達成合作,整合車輛資源,并開展金融計劃。
不過,億邦動力網了解到,不同于Grab App內有專門的出租車選項GrabTaxi,Go-Jek和Uber的出租車均與私家車業務合營,用戶下單時可能將被告知打到的是出租車。
如今,Go-Jek有私家車和出租車,Grab涉足摩的,Uber引入出租車和摩的,三者在交通工具類型上的差異(早期特色服務分別為摩的、出租車、私家車)基本磨平,也意味著戰爭越發進入白熱化。
戰事二Grab四年內斥資7億美元
2月3日,Grab宣布將在4年內向“第一大市場”印尼投資7億美元,這筆資金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印尼雅加達建立Grab研發中心,兩年內錄用150名國內國際工程師。該研發中心將專門負責印尼部分,例如新道路交規以及拼車服務的算法,還向Grab位于新加坡、北京和西雅圖的研發中心提供培訓機會。
第二,推出專注于印尼本土互聯網創業公司的投資基金Grab 4 Indonesia。Grab將投入1億美元,并提供技術輔助。
第三,進一步完善移動支付工具Grab Pay,并擴大向Grab司機提供的融資機會。
Grab向印尼砸下重金無疑給Go-Jek帶來不小壓力。Grab起源于馬來西亞,目前號稱“東南亞第一大打車應用”,覆蓋本地區多個國家,而Go-Jek專注于印尼本土,即便在去年8月融資超過5億美元,盛傳估值突破10億美元大關,也依然未有海外擴張的動靜。Go-Jek一大特色在于對生活服務領域的深挖,除了打車外,已有外賣、送藥、送貨、代購等多項服務。
現在Grab有膽在Go-Jek家門口布軍,前者有什么戰術,以及后者如何反擊都將值得一看。
戰事三Go-Jek的“軍備競賽”
與戰事二發生在同一天,Go-Jek宣布了一項針對開源技術解決方案的黑客馬拉松計劃Go-Hackathon。
該比賽面向印尼公民,不限年齡或背景,參賽者需要在移動、數據工程和基礎設施三大類目下,以App、工具、API或圖書館的形式為“日常問題”構建解決方案。獲勝者可獲得數千美元現金或者智能設備的獎勵,還有機會加入Go-Jek。
互聯網人才在東南亞地區分外珍貴,此前有傳聞稱Uber把優步中國的技術力量轉移到東南亞和印度市場,而Grab依靠滴滴的幫助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
至于Go-Jek,借力小型技術公司是其一大利器。通過最近兩年對四家創企的收購,Go-Jek在印度建立起了一支100人左右的技術團隊,關注數據挖掘、產品研發和用戶體驗。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還會繼續尋找在大數據、移動和安全等領域的收購機會。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