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坊間傳言有快遞網點倒閉,貨物積壓,因為快遞小哥紛紛跳槽送外賣了。日前,多地記者調查發現,確有少數快遞網點關門,而快遞員轉行外賣平臺的現象也的確存在。那么,這事該怎么看?
關于快遞員生存狀態的擔憂,其實早已有之。他們工作強度大、加班多、保障少,多數沒有五險一金,一旦忙起來都是苦哈哈的,不僅精神上壓力山大,肉體上還要被“百般摧殘”,因此離職率居高不下。相比而言,送餐員一天工作高峰相對集中,工作時間較短;再加上外賣平臺都有互聯網背景,資金雄厚,也因此財大氣粗,各種補貼、獎勵豐厚,性價比高出不少。所謂“人往高處走”,行業間此消彼長,人才自由流動,實屬正常現象。
另一方面,也不足為慮。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2016年我國電商物流行業從業人員規模同比增長超過30%。即便今年1月份有春節放假等因素,從業人員增長依然高達38.6%。此外,去年全國快遞量、業務收入增幅依然“高歌猛進”。可見,部分人員流動并不會影響行業發展大勢,而網友也無需擔心,今后并不會耽誤你愉快地網購。
那么,對快遞企業來說怎么辦?常言道,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應對眼前的“搶人大戰”,快遞企業不妨主動“讓利”,提高快遞員的勞動報酬,進一步完善福利待遇——只有讓從業人員的收入更體面,不斷增強職業吸引力,才能讓更多人“慕名而來”,也才能保障行業穩定發展。目前已經有快遞網點加薪攬才、提高待遇,這應該是大勢所趨。
當然,“搶人”事小,背后的深層問題事關重大。應該說,快遞員跳槽是一個提醒,表面上,員工流動僅僅因為待遇問題,其實則是行業發展問題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快遞企業競爭激烈,面對電商等大客戶議價能力弱,數據顯示,快遞行業毛利率已從2007年約30%的水平,下滑到目前的5%~10%。在這種狀態下,快遞企業只能薄利多銷,快遞員的薪酬福利也只能受限。如今,快遞員不斷跳槽,也證明這種以低人力成本爭奪業務版圖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如果這種模式不改變,快遞員的漲薪從何來?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