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電信運營商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風險預測報告
電信運營商是指提供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和互聯網接入的通信服務公司。中國四大電信運營商分別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并且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是全球第一大的移動運營商。20...
日前,工信部披露了《2018年7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5525億元,同比增長1.4%。另據歷史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4762億元,同比增長1.8%。
日前,工信部披露了《2018年7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5525億元,同比增長1.4%。另據歷史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4762億元,同比增長1.8%。
以此計算,2018年7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共計實現移動通信業務收入763億元,對比去年同期771億元的數據,同比下降1.04%。電信分析師付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是很長時間以來移動通信業務收入的首次同比下行。
在付亮看來,移動通信業務收入下行主要是三大通信運營商共同推動提速降費導致的。據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移動流量平均資費較去年年度下降46.2%。此外,付亮同時表示,三大通信運營商今年7月1日起集團取消手機流量國內“漫游”費以及三大運營商爭相借世界杯、暑期,推出免流產品或低價的大流量假期包亦是7月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同比下行的原因。
從未來移動通信業務的趨勢來看,付亮直言:“短時間內很難避免下行”。從時間上來看,付亮具體指出,中國聯通從去年4季度開始加大互聯網合作套餐推廣力度,中國電信于2018年初開始加大不限量套餐和互聯網合作套餐,2018年5月,中國電信帶頭調整原99元檔省內不限量套餐為全國流量后,中國移動亦積極推進有競爭力的全國不限量套餐和定向免流互聯網套餐。付亮表示,明年5月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同比下行的局面會更為明顯。
三大通信運營商年度業績或因此承壓。付亮直言,移動通信業務收入下行“肯定對業績有影響”。據《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中國聯通年報數據了解到,2017年度,中國聯通共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90.15億元,其中移動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64.4億元,占比62.82%。中國移動方面亦在2017年年度報告中透露,集團在該財政年度的收入主要來自提供移動通信服務而產生的收入。中國電信方面則坦言提速降費帶來的業績壓力。日前,中國電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杰出席中期業績發布會時坦言,提速降費對公司收入、利潤均帶來壓力。
但流量大幅降費的局面不會一直持續,付亮表示,隨著流量資費逐漸企穩,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同比下行的趨勢也將有所緩解。
目前來看,流量降費或許并非三大通信運營商面臨的唯一一個難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通知提到繼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除了對2018年流量資費下降幅度提出要求外,還將推動家庭寬帶降價30%。移動業務收入承壓外,三大通信運營商旗下的固網業務或將面臨下行壓力。
如是情況下,付亮建議,三大運營商一方面可以進行一些創新業務,內容或將成為通信運營商新的發力點。付亮舉例:“例如中國移動旗下的咪咕,今年借著世界杯的東風火爆了一把”。此外,付亮同時建議,通信運營商也可以運用自有的寬帶服務優勢,去做一些云以及數字政務相關的項目。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此種炎癥常伴隨引起氣道反應性增高,導致...
8月22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道,谷歌云副總裁Bogomil Balkansky已經離職,一直以來他被視為谷歌云首席執行官D...
國際電信聯盟(國際電聯)秘書長趙厚麟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非在信息通信方面的合作還遠遠沒有到飽和階...
VR提供了一種家裝設計效果的呈現方式,把業主對設計的需求視覺化。業主對品質和口碑的關注,也倒逼裝企進行升級改造,...
8月22日消息,針對極客公園今日報道稱ofo確定賣身滴滴的消息,ofo聯合創始人于信隨后在朋友圈進行否認,并表示終局還o...
8月22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發布2018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上半年吉利汽車營業收入達到537.1億元,同比增長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