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去傳統因子迫在眉睫,房地產金融擁抱互聯網才能轉型升級并獲得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房地產金融行業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優良成效,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現階段,房地產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足、金融風險集中等問題普遍...
北京商住房調控20個月網簽暴跌94%,杭州二手房成交慘淡。
截至10月31日21點,10月杭州市區(含富陽不含臨安)二手房成交量僅2892套,創了2014年來的同期新低,同比去年10月的7239套更是暴跌六成。而量變引發的價格變化,也開始變得明顯。與今年6月最高點相比,杭州部分板塊的二手房降價幅度已達到了15%。
從透明售房網的數據來看,自今年9月份以來,杭州市區的二手房日成交量下滑至100套左右。成交量逐月下滑的同時,掛牌量卻在不斷增加。截至10月31日21點,杭州市區二手房掛牌量為61566套,比起9月30日的5.5萬套,一個月時間又凈增6500多套。
浙江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荊海燕表示,二手房庫存積累到一定程度,整個市場感受到壓力,價格會開始松動。
據記者了解,今年8月就已有急售的二手房房東開始降價,不過數量并不多,大部分房東仍處于觀望的狀態。到了9月,急售案例增多,二手房降幅加大。而10月以來,降價出售已然成為常態,由于成交周期長,房東要想盡快出手,則需加大降價幅度。
我愛我家翠苑分店張經理告訴記者,像翠苑一帶的老房子,9月的成交價與今年6月份相比,降價幅度約在5%~10%左右,而目前,降幅已經超過了10%,甚至有些降幅接近15%。
張經理舉例,例如翠苑三區,今年上半年的成交價一般在4萬元/m2以上。而現在,大部分房東誠心出售房源價格已回落到4萬元/m2以下,有的掛牌價甚至已經跌到了3.6萬元/m2左右,房東還有讓價空間。
臨平的二手房價格下滑幅度也達到了15%。我愛我家臨平分店的沈經理透露,9月份臨平不少房子的成交價與此前高點相比,已經下跌了10%左右。而在10月,成交價再次下降了5%左右。
閑林的下跌幅度也不小。例如金成庭院深深小區,從透明售房網的成交數據來看,10月的成交均價已跌至15436元/m2,同比下降了13%。
即便最堅挺的名校學區房,價格也開始松動。“整個市場開始進入下行模式,學區房自然不能獨善其身。”張經理告訴記者,“例如文一街小學的學區房,此前的價格一直在6萬元/m2以上,而最近出現了一些6萬元/m2以下的房源。”
沈經理還注意到,投資客的拋售比例開始增多,如上海投資客較多的臨平山北板塊。
還有一些是房企抵押給建筑工程公司的房源,看到行情下滑,就拿出來拋售。比如新城紅郡,最近二手房批量成交,這些房源正是建筑工程公司拿出來賣的,比正常的二手房價還要低10%。
針對二手房價下跌情況,杭州我愛我家品牌總監周包軍認為,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二手房價格已經跌無可跌。
荊海燕卻有不同看法。她認為,當前市場看似已從下跌回歸至較為平穩的水平,但實際并非如此。“按照我們一般的認識,新房價格大于二手房價格,才是一種正常狀態。就目前來看,二手房價格仍然高于新房。”
在她看來,如果沒有“救市”情況出現,二手房價將繼續下跌。
北京商住房調控20個月網簽暴跌94%
所謂商住房,是將商辦用地(40年、50年產權)的規劃性質用地改建成住宅形式的使用產品類型。
2017年3月26日,北京市住建委等5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要求開發企業在建(含在售)商辦類項目,銷售對象應當是合法登記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已銷售的商辦類項目再次上市交易時可出售給個人,但個人購買需滿足名下在京無房,以及在京連續5年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去年3月開始,商辦類項目明確不得擅自改變為居住等用途。北京商辦限購分為兩類,二手房房源個人可以購買,但限購條件比住宅更嚴厲。新建商住公寓必須企業購買。現在成交的商住公寓除通州等少數項目(政策允許居住的)其他全部是企業性質購買。
張大偉指出,商住房改變的只是建筑形式及使用功能,用地的規劃性質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產權還是40年或者50年的。其次也不能落戶,不能使用學區等住宅配套。在購買時,首付款跟商辦物業一樣,需要50%首付10年貸款期,且用不了公積金,不計算住宅貸款次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不限購且總價較低,在樓市“限購令”逐漸鋪開之后,給了商住公寓市場空間,被限購抑制了的投資需求和部分剛需開始進入商住房市場。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3月26日開始,北京針對商住公寓類房源限購執行20個月,網簽只有5158套。與調控之前相比,之前20個月,北京商住公寓大約簽約8.7萬套,也就是說,限購后這部分房源出來大約暴跌了94%。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11月1日起,我國降低1585個稅目的進口關稅,關稅總水平從9.8%降至7.5%。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為適應產業升級、降低1...
逆風翻盤?美邦服飾改革初見成效日前,美邦服飾公布2018年三季報,根據公告,2018年1-9月,美邦實現營業收入55.47億,2...
iphone怎么截圖?別笑,還真的有很多iPhone、iPad朋友不知道怎么截圖的,或者聽說截圖是同時按住Home鍵+Power鍵這種使...
10月31日,國家“天然氣互聯互通”重點工程——廣州壓氣站壓縮機增輸工程建成投產。2011年以來,西氣東輸先后在廣東省...
11月1日,2018百度世界大會在京舉行,AI城市分論壇第一個登場。它以“賦能城市新活力”為主題,智能城市各領域人士在A...
日前,殼牌首度將其全球性論壇“共創未來”(PoweringProgressTogether)引入中國,在西安匯聚眾多來自能源行業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