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快速增長,亞麻類染色布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隨著亞麻類染色布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亞麻類染色布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
近日,美國原油期貨下跌7.1%,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創下三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原油價格在供應過剩的持續利空下跌破年初位置,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盤較10月3日創下的高點分別下跌27.11%和24.12%。國際油價已經12連降,暴跌逾25%,該局面更是
國際油價暴跌對化纖原料影響:短期跟跌長期則提升毛利
近日,美國原油期貨下跌7.1%,連續12個交易日下跌,創下三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原油價格在供應過剩的持續利空下跌破年初位置,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盤較10月3日創下的高點分別下跌27.11%和24.12%。國際油價已經12連降,暴跌逾25%,該局面更是自1980年以來,38年來的第一次。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油價如此暴跌?
我們都知道,國際油價很大程度由供需關系決定,作為歐佩克的領頭羊及最大產油國之一的沙特,其產量調節對全球原油供給影響頗大。沙特政府前不久深陷“記者門事件”,特朗普表示,不排除對其采取制裁措施。制裁沒有發生,得到的是沙特政府的“增產回應”,其能源部長法利赫連續兩天宣布沙特會按照承諾在11月繼續增產。美國方面,美國的原油庫存連續增加和原油產量創新高,也令油價不斷承壓。
美元走強、國際原油產量攀升、對伊朗制裁放松等等,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并促進了油價下跌。幾乎一夜之間全球原油供給端從“緊縮擔憂”變成“過剩擔憂”,需求端預期也不容樂觀。受油價大跌影響,能源股全線走低,很多化工原料價格也紛紛下跌。
據數據顯示,從11月初至11月16日,73個重要化工產品價格中,下跌的產品有47個,占64.38%,跌幅前五的產品分別是鹽酸(-32.52%)、甲苯(-27.17%)、混二甲苯(-21.93%)、苯乙烯(-16.87%)和甲醇(-15.82%),包括對二甲苯(PX),乙二醇和PTA,都是聚酯產業鏈的主要品種,由于目前國內乙二醇和PX的供應仍需大量進口,如乙二醇進口依存度高達58.8%,而PX40%需要進口,市場價格完全依賴于國際市場的變化。而乙二醇和PX的生產主要都來自于原油,目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對于化纖產業而言,油價的下跌影響不一。伴隨原油價格下跌,多數化工品失去成本支撐,產品價格跟隨下降。進而導致部分企業的原材料存貨出現減值。下游具有“買漲不買跌”的特性,在原油價格下跌過程中,預期原材料產品價格下降,傾向于減少采購量,結果是整個產業鏈去庫存,需求萎縮。目前絕大多數產品產能過剩,對未來產品下跌更是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油價回落至70美元下方的時間尚短,目前尚未對整個產業鏈產生實質性沖擊。對于成熟的行業而言,外部增量放緩后,全行業的利潤將在產業鏈內部流動,如從上游向中游、下游轉移。差不多是和原油下跌前后腳,中游產品開始暴跌,如乙二醇10月份每噸還在7500元附近,現在已跌到5800元了。成都一位化工行業人士15日介紹稱。在他看來,促使中游產品下跌的主要原因便是,原油帶來的成本支撐消失,“這相當于最直接的導火索。”中游產品下跌后,下游企業生產成本隨之降低。從短期看,企業會承受庫存跌價損失的影響,但從中長期看,石油價格下跌會降低生產企業的成本,這對有定價權的企業來說顯然會提升其毛利率。
在11月30日油價調整窗口開啟之際油價的波動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市場分析人士表示油價已經觸底,下游化纖原材料跟隨下跌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這次油價徹底進入熊市,原材料可能就會出現自救行情,不見得跟跌,甚至還會出現反向漲價的情況。
中國參與國際原油定價的機遇和挑戰
當前,獲取國際原油定價權有著巨大的戰略機遇,特別是新能源技術帶來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巨大波動、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新興市場經濟遇到重重困難,這些因素對中國利用買方市場地位形成價格優勢,參與國際原油價格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智庫觀點
譚琦
自2014年12月國務院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原油期貨籌備以來,中國原油期貨交易備受國際矚目,2018年3月26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交易。伴隨著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原油期貨的上市,原油作為一個新的投資品種,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
國際原油定價的現狀分析
石油資源在全球的分布不均,而且各地石油資源的品質差異巨大,統一的石油定價標準難度很大。此外,石油資源的供給和消費地區差異巨大,運輸和存儲成本構成了石油價格的重要部分。根據2016年BP全球石油生產和消費數據,中東和非洲等不發達區域供給了全世界石油資源40%以上,如果加上中南美洲、歐亞大陸不發達國家,全球石油供給70%以上來自于石油消費能力較低的國家;另一方面,亞太地區、北美地區、歐洲等發達國家占據了全球石油消費70%以上。石油資源分布和消費呈現“雙寡頭模式”,供給和需求都呈現雙壟斷特征,使得全球石油資源的統一市場更難形成,希望單靠市場競爭力量來實現石油資源的合理定價可能本身存在著天然的障礙。
石油資源的供給方和需求方均對國際石油價格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全球石油資源的定價基本上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自為政,不發達國家控制石油資源的供給,以OPEC為代表的產油國通過數量控制實現石油定價的權利,而石油消費大國通過價格控制即石油期貨、石油美元等獲得石油定價權,供給方和需求方通過各自的壟斷勢力分享全球石油資源的定價權。
目前,因石油資源區域分布、供給需求差異形成了3大主要石油定價標桿:一是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輕質低硫原油,即“西德州中質油”WTI期貨交易合約、高硫原油期貨合約;二是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的布倫特Brent輕質原油期貨合約;三是新加坡交易所(SGX)推出的迪拜酸性原油期貨合約。這些國際原油交易所,成為區域和全球石油價格的錨,成為全球石油價格的定價參考基準。基準油的選擇具有明顯區域特征,上述三大全球油價定價標尺大都臨近石油交割庫。
就中國來說,隨著石油需求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國際原油市場的最大買家,但并不具有國際原油價格的定價權。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2018年1—10月原油進口3.77億噸,其中10月原油進口同比飆升32%。中國石油進出口一般掛靠海外的油價指數,各個油田掛靠的價格指數、油品種類差異巨大,國內尚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指數。
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面臨的機遇
當前,獲取國際原油定價權有著巨大的戰略機遇,特別是新能源技術帶來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巨大波動、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新興市場經濟遇到重重困難,這些因素對中國利用買方市場地位形成價格優勢,參與國際原油價格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全球原油價格波動劇烈時期,傳統原油定價標桿受到沖擊。美國頁巖氣革命以來,加大了對全球石油、天然氣資源的供給,改變了原油出口的地緣格局,美國從傳統的石油進口大國向石油進口和輸出大國轉化,導致了全球石油價格自高峰期下降了2/3,最低國際原油價格接近30美元/桶。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使得買方市場的地位得到提高,中國借機推出本國的石油期貨交易會相對容易,因為大部分的原油貿易在中國,中國擁有巨大的交易量,對于期貨市場的流動性有很好的保障。
二是全球經濟增長陷入兩極分化,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持續,新興市場國家大多數經濟增長乏力,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30%。經濟低迷意味著能源需求增長緩慢,經濟增長良好意味著能源需求上升,這使得絕大部分石油出口國更加重視中國市場,中國本土的原油價格指數當然更容易獲得認可。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帶來的人民幣國際化,會抵消掉石油美元、歐元的影響力,促進人民幣和石油貿易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為人民幣石油鋪平道路。強勁的人民幣支撐,是推動中國本土原油期貨前進的重要基石。
三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度提高,有利于促進能源大宗商品金融化。國際原油市場定價主要模式是期貨交易及其衍生工具,需要金融市場具有一定的廣度、深度,要有透明化的交易規則、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開放自由的金融市場環境。近些年,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的管理和技術規范逐漸成熟,各種期貨衍生交易工具逐漸成熟,使得中國具備了建設國際型原油交易市場的重要基礎條件。
四是中國能源供給來源多樣化,增加了中國國際能源貿易的主體。新能源技術革命以來,中國能源供給的來源多樣化,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落后國家的能源貿易,降低了能源貿易的單一依存度,使得中國可以更多地選擇能源貿易區域,形成了多樣化、多層次、多產品的立體化能源供給來源。
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思考
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要躋身全球重要的能源交易市場,還需要集天時、地利、人和,在制度建設、人才培養、市場主體培育、市場開放度等方面加以強化。
一是培育合格的境內外原油貿易機構交易商席位。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是期貨市場和資本市場的中流砥柱,對于維護原油交易市場穩定性、加強市場的流動性、提高市場的權威性具有重要的影響。目前,中國合格的石油貿易商、原油期貨交易商數量較少,絕大多數石化企業在生產經營上具有豐富經驗,未必在原油期貨貿易上有豐富經驗。同時,中國過去的石油資源由國家壟斷經營,國有企業占據了主導地位,導致石化行業企業過于集中,市場化競爭意識薄弱,對于市場化定價未必十分熟悉,貿然放開石油期貨交易,可能導致短期市場波動不是減少而是擴大。作為初創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可能會缺少相應的大型機構投資者,必須要堅持引進和發展相結合的思路,可以采用適當的優惠政策在全球引進成熟的市場交易商席位,鼓勵大型油氣廠商參與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同時要加強國內油氣市場開放度,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內外的市場競爭,要在油氣行業的上中下游全面漸進開放競爭,形成廣泛縱深、遍布全球、覆蓋全行業的交易商系統,這對于上海國際能源期貨交易所成熟和壯大至關重要。
二是要以“大金融”理念來保障能源金融安全。國際原油期貨不僅受石油供需基本面影響,而且受地緣政治、利率、匯率等多重因素影響。發達的金融市場和金融市場制度建設是開展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建設的基礎設施,原油期貨交易屬于泛金融產品,來自全球的石油生產冶煉銷售企業使用原油期貨工具,實現風險管理、價格發現、套期保值、掉期對沖、期限匹配等功能,本質上是開展類金融活動。期貨期權和衍生品交易市場是金融市場最復雜、最敏感的部分,國際原油期貨是整個期貨市場的基礎性產品,大量基于原油期貨的衍生交易產品、期權工具、對沖策略與金融市場的利率、匯率變化緊密相關,國際原油期貨市場與金融市場的聯系將會更緊密,對金融市場的制度和設施建設的要求更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攻堅戰之一就是防范金融風險,如何保證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建立健全金融安全才能為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提供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要在原油期貨交易和金融外匯市場建立適當的防火墻,特別是在目前我國資本項目并沒有完全開放的前提下,防止境外大型對沖基金利用小眾市場操控原油期貨,導致原油期貨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和劇烈波動。要有相應的監控和風險控制流程,防止原油期貨價格大起大落,風險監管始終放在第一位。要積極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和資本市場的開放,倡導“一帶一路”國家能源貿易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將人民幣與國際原油價格緊緊綁定,最終實現“人民幣石油”定價體系。
三是要加強原油期貨市場技術和制度建設。原油期貨只是期貨市場的基礎性交易標的,要鼓勵基于經濟實際的金融產品創新,推動原油期貨衍生期權工作的開發,形成多品種、多時期、跨區域、全覆蓋的期貨市場交易工具,為外部投資者和企業提供靈活的交易工具。要借鑒全球成熟期貨市場的有益經驗,同時要關注中國本土市場特色,制定符合中國市場的交易規則,防止國際游資或大型資本利用原油期貨市場漏洞制造期貨市場大幅波動,同時要做好防范系統性風險的準備,要有相應的預案防止大的交易事故發生。
四是如何面對外部交易所壓制和抵制。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所與其他交易所肯定存在著商業競爭,各自在資源、人才、技術、市場規則等方面存在著天然的激烈競爭,應該懷著兼容心態參與國際原油期貨貿易,尋找差異化的國際原油交易策略,即建立一個不同于WTI、Brent、SGX的交易品種,比如讓上海原油期貨合同作為發現中硫原油價格的機制。同時,中國要積極做好原油儲備。做好原油的戰略性儲備是有效應對外部交易所壓制和競爭的有效手段,足夠的原油儲備可以給期貨市場足夠信心,保證期貨交割的有效性,也是平抑期貨市場價格的重要手段。要利用“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機會,將這些國家納入我國能源期貨交易的核心交易席位,充分利用這條能源之路為上海國際原油期貨交易提供強大的資源供給支撐。
五是交易所本身人才欠缺。期貨市場管理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不僅要突出技術開發人才,也要從制度上保證操作規范、嚴格控制風險交易的管理人才。針對目前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人才匱乏的現狀,可適當引入外部交易市場的人才,保證合理的海內外人才結構。同時,要積極開展培訓和學習,培育壯大一支具有國際視野、懂中國資本市場、熟稔期貨交易技術和基本管理的現代化人才隊伍。
如何應對2019年新形勢下中國國際油價行業的變化與挑戰?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電商售后暗藏陷阱隨著“雙11”網絡促銷活動結束,電商產品售后迎來一年內的最高峰。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電商帶給消費者...
日前,谷歌丹麥子公司宣布,將投資45億丹麥克朗(約合6.9億美元)在腓特烈希亞建造一座新數據中心。 這也是其在歐洲2...
我國商業銀行有哪些?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
日本留學:看國內外學霸怎么考上東京大學?日本的東京大學就好比中國的清華北大,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國內,都有無數學子?...
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署星期一出臺了一份大概是史上最嚴厲的技術出口管制先期通知,征詢公眾意見。計劃進行管制的出口技...
11月18日,天津市家具行業協會(以下簡稱天津家協)舉辦了第五屆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成立30周年慶。會議上回顧了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