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遇與挑戰中把握農業觀光園行業趨勢,才能從中取勢得到更好的發展!
城鎮居民面對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紛紛開始向往“回歸大自然”的休閑、恬靜生活。每逢周末和假期,都不約而同地去尋找綠色空間和清新的娛樂場所,以領略、感受、體驗田園和鄉村的樸實生活,從而...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17日下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40年前,甘肅農民為吃飽肚子發愁,如今的甘肅,徹底結束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生產實現了“十四連豐”,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近年來,進入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該省多項農業產業已逐
從"為吃飽發愁"到多產業居全國前列
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旺澤17日下午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40年前,甘肅農民為吃飽肚子發愁,如今的甘肅,徹底結束了“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歷史,生產實現了“十四連豐”,產量連續六年穩定在1100萬噸以上。近年來,進入農業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該省多項農業產業已逐步躍居全國前列。
自稱甘肅“三農”工作老兵的李旺澤介紹說,在此基礎上,甘肅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牛、羊、菜、果、薯、藥”六大特色產業,正加速由傳統農業向特色現代農業轉變,民眾生產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李旺澤通過一組數字向記者展示40年來的巨變:1978年,甘肅農林牧漁總產值22億余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0.9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8元。到2017年,農業增加值1063億多元,增長了近50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76元,增長了80倍;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029.7元,增長了91倍。
“我從讀書到工作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一個‘農’字,自己親身經歷和參與了改革開放以來甘肅農業農村發展的各個階段,也親眼見證了甘肅農業農村工作取得的輝煌成就。”李旺澤梳理稱,甘肅農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大的歷史階段。
1978年至上世紀末,由“吃不飽”到豐年有余。李旺澤回憶道,在安徽小崗村18戶農民冒險簽訂包產到戶協議一個月后,甘肅隴南地區宕昌縣哈達鋪公社率先打破“大鍋飯”,實行大包干,拉開了全省包產到戶的序幕。“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
一方面大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另一方面努力探索旱作農業之路。李旺澤說,特別是針對甘肅干旱少雨,水資源極度匱乏的現狀,全省民眾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有水路走水路、沒有水路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苦干加實干,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創了符合甘肅實際的旱作農業之路,上世紀末基本實現了溫飽的目標。
李旺澤說,本世紀初到2010年前后,國家實施了西部大開發、退耕還林等支持西部發展的政策,同時中央大力推進以城帶鄉、以工哺農的新農村建設舉措,不僅全面取消“三提五統”和農業稅,而且出臺了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了看得見的物質利益,再次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加之農業科技廣泛應用,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李旺澤表示,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徹底解決吃飯問題后,民眾對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農民既能“吃得飽”,又能“有錢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怎么辦?還是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改革尋找出路、靠創新推動發展。李旺澤解釋說,一方面,轉觀念,用創新思維謀劃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另一方面,調結構,變資源稟賦為產業發展優勢。
借助國家政策機遇,甘肅做大做強“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峰頭”特色優勢農產品,初步形成了“牛、羊、果、菜、薯、藥”六大特色優勢產業,在全國農業格局中占據了重要和獨特的位置,不僅極大地豐富城鄉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農民的“錢袋子”也隨之鼓了起來。
2010年以來,甘肅堅持走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統籌支持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冷鏈物流、品牌打造、風險防控等關鍵環節和要素,初步構建起來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三產融合,壯大縣域經濟,發展循環農業、戈壁農業,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建設產業示范園,走產業化經營路子,全省農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李旺澤表示,這一時期,甘肅中藥材、玉米制種產量躍居全國第1位,馬鈴薯產量躍居全國第2位,全省中藥材產量位居全國前列,蘋果產量躍居全國第5位,羊飼養量躍居全國第7位,牛飼養量躍居全國第13位,成為甘肅農業發展最好的歷史時期,為該省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提供了有力支撐。
甘肅玉門市農業科技創新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甘肅玉門市認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強化農業技術推廣,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
一是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工作。持續擴大園區建設規模,抓好順興現代農業、恒旺循環農業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日光溫室重點推廣水肥一體化自動控制系統、病蟲害綠色防控、物聯網應用、有機生態無土栽培等關鍵技術,塑料拱棚重點推廣瓜菜育苗移栽、瓜菜立體種植、雙拱雙膜栽培、膜下滴灌等技術,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有效推動了我市設施農業的高產、優質、高效發展。
二是加大成熟新品種和主導新技術推廣應用。引進名、優、新作物新品種32個,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試驗示范研究57項次。優良品種應用率達100%,蔬菜標準化生產應用率達100%。全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53.27萬畝,高效節水面積46.1萬畝。
三是強化農業科技培訓和指導服務。建立農業產業園技術包掛服務機制,成立了戈壁農業技術服務小組,明確包抓人員及任務,深入各個產業園區開展技術服務指導。組織農技人員在歸納整理近年來農業科技成果,編印了《玉門市戈壁農業關鍵技術手冊》和《玉門市農作物標準化栽培技術手冊》。舉辦了2期全省層面的培訓會議,進一步提升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農業科技素質。利用“中國農技推廣APP”、“云上智農”手機APP等新媒體,及時發布苗情、墑情、病蟲害發生等農業信息1000多條,提高了農技服務信息化水平。
四是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以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返鄉涉農創業者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為重點培育對象,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今年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0人。
農業行業發展機遇大,如何驅動行業內在發展動力?
專家免費咨詢答疑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移動電信運營商O2透露,該公司將繼續在5G測試中使用華為的設備。O2已經證實將于明年1月份進行新5...
2019年土地有哪些重大調整?土地一直以來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有的老一輩的一輩子都是和土地相依為命,但是近幾年,國2...
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G技術促使信息科技向移動互聯轉變,而4G通信技術則讓移動互...
12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文,提出加快推進電子健康卡普及和應用。今后,居民憑實名認證的電子健康卡可在任一醫...
兩組最新公布的權威數據顯示,家具業今年總體形勢不錯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兩組權威數字顯示,2018年家具業的總體形勢...
智能家居生態系統龐大,涉及細分領域眾多,整體上可分為上、中、下游三個層次。其中,產業上游主要是芯片商、模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