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報道,何鴻燊26日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除了核心的幾家上市公司澳博控股、新濠國際、信德集團外,何鴻燊旗下還擁有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王牌國際等多家企業,業務版圖涉及地產、運輸、酒店、投資、博彩、旅游等,其控制資產最高達5000億,個人財富達700億。
賭王何鴻燊逝世
港媒報道,何鴻燊26日在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8歲。何鴻燊女兒何超瓊作為代表向媒體表示,何鴻燊于下午約1點鐘逝世。父親德高望重,愛惜家人,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是他的教誨。這一日終于來臨,但也無減悲傷,爸爸將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會繼續惠澤社會。家人會集體處理后事。
何鴻燊的超5000億財富版圖將如何分配?
在結束了商業生涯一年后,“賭王”何鴻燊向這個世界謝幕。他的4房17子,此前已經因此鬧出了官司。去年退休之際,他將澳博控股交給二房五女兒何超鳳,將香港信德集團交給長女何超瓊,但是外界并未能窺見何鴻燊財富的全貌。
除了核心的幾家上市公司澳博控股、新濠國際、信德集團外,何鴻燊旗下還擁有澳門國際機場專營公司、王牌國際等多家企業,業務版圖涉及地產、運輸、酒店、投資、博彩、旅游等,其控制資產最高達5000億,個人財富達700億。在亞洲金融危機時,賭王資產大幅跳水,但隨著近年經濟的復蘇和博彩業的快速發展,賭王旗下資產也得以復蘇。
信德集團成立于1972年,主營港澳間的客運,兼營飲食及房地產,何鴻燊通過這家公司將港澳間的客運幾乎全控制在手,賭王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大。目前,該公司的市值為97.72億港元。
而信德集團的發展則更加多元,除了澳門和香港的一系列物業,信德近年在北京通州和東直門、上海前灘、珠海橫琴、廣州也有項目。2018年,信德聯合郭鶴年家族計劃投資12億美元在內地醫療項目,進軍大健康,還投資35億港元拿下新加坡兩宗可重建宅地,優化集團現有在新加坡的商業及酒店物業組合。除此之外,信德經營的業務還包括交通運輸、酒店休閑、旅游設施管理、投資等業務。
信德集團目前由何鴻燊的長女何超瓊擔任主席,而何超瓊亦是美高梅中國的主席,其市值已經達到627.76億港元,相當于信德和澳博兩家市值的總和。
何鴻燊于1921年11月25日生于香港,有“澳門賭王”之稱。他曾任第九至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參與見證了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主權移交等重大歷史事件,擔任過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委會副主任。
何鴻燊于2007年獲授澳門最高殊榮——“大蓮花榮譽勛章”,于2010年獲頒香港“大紫荊勛章”,成同獲港澳最高榮譽勛章第一人。2008年8月擔任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想要了解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金融服務外包產業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復蘇向好,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新動能逐步顯現,各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持續釋放,金融服務外包政策體系也進一步完善,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得到大力推進。在廣泛的領域里面,特別是在“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這樣的戰略中,將有服務外包的鼎力支撐。現在開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對客戶需求進行科學分析。
金融服務外包企業呈現金字塔結構。目前,我國金融服務外包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
①國際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如:埃森哲、HP、IBM、FDC、TCS、凱捷、Unisys、Infosys、Wipro、塔塔、薩蒂揚等;
②本土金融服務外包公司,如萬國數據、華道數據、銀聯數據、文思創新、浙大網新、東軟、博彥科技、中軟國際、海輝軟件、軟通動力、東南融通、中訊軟件等;
③國內外金融機構的自建中心。由此形成了金字塔型結構,最上端以國際巨頭為主,中間層次則以中國本土企業為主,第三層次則是眾多的中小型國內企業為主。
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及競爭分析
2018年,我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全年服務出口17658億元,同比增長14.6%,是2011年以來的出口最高增速;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我國全年服務進出口規模將連續5年保持世界第二位。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952.1億元,增長20.7%,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2.4%,比2017年提升2.5個百分點;旅行、運輸和建筑等三大傳統服務進出口33224.6億元,增長7.8%,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4%,比2017年下降2.2個百分點。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口2355.2億元,增長22%;出口368億元,增長14.4%。技術服務出口1153.5億元,增長14.4%,進口839.2億元,增長7.9%。服務貿易區域發展相對集中,東部地區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東部沿海11個省市服務進出口合計45037.6億元,占全國比重為86.6%。其中上海、北京和廣東服務進出口額均過萬億元,居全國前三位。中西部地區服務進出口合計6952.4億元,增長4.8%,占全國比重13.4%。17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服務進出口合計39870.1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76.7%。其中,服務出口和進口額分別為13749.9億元和26120.2億元,增速分別為18.1%和15.8%,均高于全國增速。
《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國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比重明顯提升。
2018年1月10日,商務部、財政部、海關總署會同有關部門發布《服務外包產業重點發展領域指導目錄(2018年版)》。新版目錄共涉及軟件研發服務、集成電路和電子電路設計服務、人工智能服務、金融后臺服務、大數據服務、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服務等23個重點發展領域。其中,8個領域屬于信息技術外包(ITO)范疇,6個領域屬于業務流程外包(BPO)范疇,9個領域屬于知識流程外包(KPO)范疇。
金融業的發展為金融業外包服務發展提供了機會,金融科技的創新為金融外包打開了廣闊的空間,云計算、物聯網、移動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為服務外包提供新一輪發展的支持和動力。金融產品的創新為金融外包帶來了更大的需求。
隨著我國金融領域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競爭的日益激烈,國內金融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根,必須了解國際金融外包動態,借鑒國外金融外包的經驗,把現有的資源集中到核心業務上去,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金融外包發展前景來看,隨著我國金融業的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業為適應激烈市場競爭的要求,必然會在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方向上去努力。
2015-2017年我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發展分析
1、國家政策支持,市場發展空間大
政府部門支持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將非核心業務外包。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就業率,而且可以加快國家經濟結構的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型,提高我國服務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推動國家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發達的城市紛紛建立金融服務中心基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均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支持金融服務外包行業發展。
我國消費信貸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帶動金融服務外包快速增長。近年來,我國消費信貸規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增速較快,據艾瑞咨詢預計,未來幾年我國消費信貸規模依然將維持19.5%的復合增長率,預計2019年我國消費信貸規模將達到37.4萬億元。未來隨著互聯網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的發展,金融機構競爭加劇,刺激服務外包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降低成本,以信息化與技術化帶動金融服務外包業的發展。
2、行業競爭加劇,優質數據資源向優質服務商聚集
隨著我國消費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迅速上漲,市場競爭加劇。目前,市場上主要從事金融服務外包的公司較多,部分公司更專注于提供職場、物理坐席,部分公司更專注于金融外包業務,優質服務商能夠為金融機構創造更大價值,從而聚集更多優質數據資源。
據初步調查,五年前,依靠傳統經驗提供服務的占70%以上,而目前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提供服務的占70%以上。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嘗試將一些業務如金融衍生品、設計的研發、金融數據分析等業務,委托給外部供應商。有利于金融企業補齊短板,打造長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附加值,有利于開拓市場、擴大銷售,也有利于合理配置金融資產、降低區域風險。
2020-2025年中國金融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金融服務是指金融機構運用貨幣交易手段融通有價物品,向金融活動參與者和顧客提供的共同受益、獲得滿足的活動。按照世界貿易組織附件的內容,金融服務的提供者包括下列類型機構:保險及其相關服...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