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
據了解,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2020對外貿易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產業現狀
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制造業生產回暖,國際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在國內外形勢向好與外貿扶持政策發力的共同作用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促進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結構進一步優化,動力加快轉換,外貿回穩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但是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人民幣匯率走勢不確定、全球產業競爭更加激烈、進出口價格波動較大等因素,仍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外貿易增長。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市場容量
中國外貿出口總值從2005年到2018年三個時間點實現了10萬億、20萬億,到30萬億的跨越。2005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2018年進出口穩中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全年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創歷史新高,保持世界第一。貿易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外匯儲備在3萬億美元以上,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2018年中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中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7年增長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對于2019年對外開放方面的思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2018年年起伏跌宕,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全球投資大幅下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及單邊主義盛行,這都對我們已經處于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相當于GDP的三分之一的大經濟體產生影響。
市場格局
改革開放40年來,對外貿易不斷開拓新格局,實現歷史性跨越。1978年到2017年,中國的貿易伙伴已由40多個發展到2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美國、東盟、日本等為中國主要貿易伙伴。中國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持續較快增長,2011年起,東盟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在中國出口市場中的占比從2000年的7%提高到2017年的12.5%。2018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周年。5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從中受益。2013-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總值33.2萬億元,年均增長4%,高于同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年均增速1.4個百分點,2018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
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貨物進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僅為0.8%,在全球貨物貿易中列第29位。2017年,中國進出口占全球份額為11.5%,貨物貿易重回全球第一,其中出口占比為12.8%,進口占比為10.2%。作為全球價值鏈核心的技術和知識密集型服務已成為影響國際分工和利益分配的關鍵因素,服務貿易開發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近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2012年至2017年,服務貿易年均增長7.8%,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新興服務出口占比提高15個百分點;離岸服務外包年均增長近20%;技術出口年均增長超過30%。服務貿易已成為對外貿易發展的新引擎。
2018中國服務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明顯提升。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52402億元,其中,服務出口17658億元,同比增長14.6%,是2011年以來的出口最高增速;進口34744億元,增長10%。2018年中國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世界主要經濟體,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二位。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6952.1億元,增長20.7%,高于整體增速9.2個百分點,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32.4%。服務貿易區域發展相對集中,東部地區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東部沿海11個省市服務進出口合計45037.6億元,占全國比重為86.6%。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對外貿易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9-2025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9-2025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制造業生產回暖,國際貿易投資日趨活躍,在國內外形勢向好與外貿扶持政策發力的共同作用下,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措施得到積極落實,促進進出口實現...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建材機械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投資價值評估建材機械產業主要包括原材料產業(如鋁錠、金屬材料、專用泥土等)、...
家居建材市場供需情況如何?隨著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共同發布了2018年12月份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B...
2020中醫藥產業發展前景及規模預測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中...
2020高等教育行業全景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2018年8月28日,國家層面的高校“雙一流”建設行動指南,在千呼萬喚中正3...
五糧液市值沖破萬億隨著白酒三季報行情開啟,板塊連日大漲,五糧液股價不斷創新高。11月5日早盤,五糧液漲超2%,市值...
診斷試劑行業在國內為新興行業,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國內診斷試劑行業生產企業約300-400家,其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