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近日,廣東省發布《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此前北京、浙江、河北、江西等多地也陸續發布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舉措。今年前三季度,數字經濟逆勢而上,有力支撐了經濟復蘇。
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根據中研普華《2021-2026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
近日發布的《百項數字經濟應用場景報告》顯示,我國線上服務新模式蓬勃興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加速應用于生產、物流、教育、醫療等領域;產業數字化加速轉型,“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將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引向深入;新個體經濟快速發展,共享經濟新業態不斷涌現。
從全國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3月份以來,月均增速達到9%。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1%,其中大數據服務和云服務收入分別增長16%和7%。
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前三季度,浙江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4893.9億元,增速從一季度的-1.8%、上半年的9.4%快速提升到前三季度的11%;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制造業完成增加值1644.5億元,同比增長14.4%,創2019年以來新高,對全省工業增長貢獻率超過六成。
在重慶,前三季度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56.7%,提高11.6個百分點;以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信息傳輸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41.2%。在海南,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60.7%,高技術服務業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5.7%;在湖北,三季度以來,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月度增速均超兩位數,9月份達13.6%。
“宅經濟”還引爆了“云經濟”。前三季度,浙江全省電商實現網絡零售13968億元,同比增長12.1%;省內居民網絡消費7194億元,同比增長9.1%。1月份至8月份,北京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在線游戲、在線體育4個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4%,遠高于服務業平均水平。疫情之下,很多原本只專注線下的店鋪開始走線下線上結合的道路,偏遠地區與鄉村同樣如此。
各地搶抓數字經濟新優勢
《廣東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征求意見稿)》提出,全面建設數字經濟強省。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9月份,廣東省新建5G基站6.9萬座,為全年建設目標的143.9%;累計建成5G基站10.6萬座,數量居全國第一,基本實現深圳5G網絡全覆蓋、廣州主要城區連續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區廣覆蓋。
疫情期間,各地積極推動本地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和社會的智能化改造,這既是推動現代化發展的應有之舉,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來,多地陸續發布數字經濟相關規劃,加強頂層設計。例如,《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提出,將北京市建設成為國際數字化大都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浙江省今年推動出臺了《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多項政策舉措。前三季度,浙江已實施重點新基建項目74項,包括建設5G基站5.5萬個。“數字新基建”重點項目加速上馬,帶動了通信等相關產業高速增長。
數字經濟時代成就了更多的可能性。傳統經濟往往更注重熱門行業、頂尖行業,容易造成全國范圍內的產業同質化現象。數字經濟不只關注熱門行業,數字經濟能更好地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各地即使經營非熱門行業也有利可圖。
對于各地爭相布局數字經濟,各地在設立數字經濟發展目標和路徑時,一定要多了解自己的地區、城市,走差異化道路。因為差異化既能提高收益,又能及早打造“護城河”。
政府出臺政策推動數字化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
今年以來,相關政策舉措繼續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并列為生產要素;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則首次明確提出了15個新業態新模式。
數字經濟潛力巨大。據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技術團隊預測,2020年至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將突破80萬億元,占GDP比重達55%。到2030年,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想了解更詳實的數字經濟行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6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數字經濟主要由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構成,不過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數字經濟已經由“兩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逐漸擴展到“三化”(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張伯禮建議建立冷凍進口食品熔斷機制是真的嗎?11月23日,張伯禮院士接受采訪時表示,嚴防境外輸入,防人亦需防物。他2...
海藻酸可通過降低誰的張力使水溶性物質能好的進入植物細胞,與其他功效的藥劑合用,效果增倍。海藻肥是一種使用海洋褐...
螞蟻戰配基金持有人今起可退出備受市場矚目的螞蟻戰略配售基金又迎來新進展。從今日起,5只創新未來基金合計1360萬戶1...
2021年廣東省人工智能行業投資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
2021年中國AI智能行業市場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規劃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
華晨集團破產重整近日,金杯汽車公告,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華晨集團11月13日收到通知,華晨集團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