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蕓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菜籽油。是我國主要菜籽油之一, 主產于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
2020菜籽油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蕓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菜籽油。是我國主要菜籽油之一, 主產于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
我國是全球菜籽油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國,油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13億畝,油菜籽產量達到了1493.07萬噸,油菜籽產量不斷攀升,而我國菜籽油壓榨能力不斷提升,帶動了菜籽油產量的不斷增加。油菜作為國內第二大食用油來源,可利用南方廣泛的冬閑田種植,不與水稻等主要糧食爭地,還可滋養地力,在擴大種植規模上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如能持續提高單產和含油量,我國菜籽油產量可實現倍增,對緩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將大有裨益。
2018年我國油菜籽的種植面積為6550.6千公頃,較2017年較少2.4千公頃,油菜籽產量為1328.12萬噸,比2017年多0.71萬噸。2018年菜籽油的產量為464.8萬噸,銷售收入達到442.8億元,產值為450.6億元。
進出口方面, 2018年我國菜籽油進口數量為129.59萬噸,進口數量同比增長71.2%;進口金額為10.83億美元,進口金額同比增長72.2%,進口均價為836.06美元/噸,進口均價同比增長0.60%。
2018年我國菜籽油出口數量為1.53萬噸,出口數量同比下降28.0%;出口金額為1395.60萬美元,出口金額同比下降25.2%,出口均價為915.10美元/噸,出口均價同比增長3.85%。
菜籽油的供應端來源十分廣泛,既有當季的國產菜籽油,又有國家的儲備菜油,于此同時還有進口的菜籽油和進口的菜籽。所以供應端原料充足,不存在供應短缺的問題,因此菜籽油完全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
菜籽油的脂肪酸結構是人體消化吸收最好的,人體對菜籽油的吸收率可達到99%。菜籽油的油酸含量僅次于橄欖油和茶籽油,橄欖油和茶籽油使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而菜籽油卻是性價比之王。菜籽油屬于風味油種,特別是小榨濃香工藝的的菜籽油,香味獨特。純正的菜籽油的顏色金黃透亮,是川菜等經典菜系的黃金搭檔。
根據中研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國菜籽油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一節 菜籽油上游行業研究分析
一、菜籽油上游行業市場狀況分析
圖表:2014-2018年中國油菜籽種植面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近十年來,我國油菜籽的種植面積一直在減少,油菜種植減產的因素分析油菜籽產業鏈的目前形勢是: 源頭油菜籽種植農戶棄種,中間環節油菜籽價格一刀切,下游環節壓榨規模分散,油菜籽原料短缺,終端菜籽油市場定價權失衡。
2.1 農作物種植的政策性因素
國家的糧油政策對小麥收購有最低價保護和穩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國家在秋冬播種時期提前公布下一年度的小麥最低收購價格,為了促進糧食生產穩定、持續發展,國家每年都提高主產區糧食最低收購價。而同時期國內油菜籽價格往往因9 月底油菜籽臨時收購政策結束而回落,沿江地區的農民感到種小麥比種油菜籽心里踏實,更傾向于種小麥。
2.2 油菜籽與小麥相比,種植油菜籽的收益低
在沿江地區,種植小麥收益高于種植油菜籽,尤其是在油菜籽和小麥混種地區,出現了油菜籽種植面積下降、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的情況。如安徽以長江和淮河為界,淮北地區基本全部種植小麥,江淮之間油菜籽的種植面積占1 /3,江南的油菜籽種植面積減少15% 。油菜籽與小麥的種植面積比例為4∶6,另外拋荒地約20%。油菜籽和小麥的合理比價關系是2∶1 ~ 2.5∶1。油菜籽投入大產出小、種植費工費時,加上農村勞動力短缺,每畝收入遠低于小麥。
2.3 農村勞動力結構影響
油菜籽種植面積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到第二、三產業,在家務農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婦女。由于小麥基本可實現機械播種、機械收割,而油菜籽種植機械化的推廣還需一個過程。目前種植油菜籽基本上依靠人工操作,育苗之后需要人工移栽,收獲之時需要人工收割。農村日益緊張的勞動力和人工費的上漲,使農民對費工費時的油菜籽種植“望而生畏”。在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油菜籽市場價格波動不定的情況下,農民無奈之下紛紛棄種油菜籽。
2.4 沿海非油菜籽產區特許加工進口油菜籽
國家許可在沿海非油菜籽產區加工進口油菜籽的廠家有18 家,進口油菜籽質量好且穩定,是期貨交易,容易鎖定成本。大型油菜籽壓榨廠都分布在沿海,2011 年進口100 萬t 油菜籽,加工后菜籽粕就地銷售,降低了運輸成本,阻礙了內地國產菜籽粕在沿海地區的銷售,也對菜籽粕的價格上漲起到抑制作用。沿海加工廠加工進口油菜籽的利潤比加工大豆高幾倍,形成兩極分化。
二、菜籽油上游行業供應情況分析
圖表:2014-2018年中國油菜籽產量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三、菜籽油上游行業生產商情況
中國分為冬季油菜籽(9月底種植,5月底收獲)和春季油菜籽(4月底種植,9月底收獲)。冬油菜的面積和產量占90%以上,主要集中在長江流域。春季油菜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內蒙古海拉爾地區最集中。
根據資源狀況,生產水平和耕作制度,農業部將長江流域優勢油菜區劃分為上,中,下三個區域,選擇優先發展區或縣。主要條件為:油菜籽濃度高,種植面積與冬季作物比例分為上游面積的30%,中部面積的40%,下游面積的35%以上;強大的加工龍頭企業。
四、2019—2025年菜籽油上游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近些年來,油菜籽的種植面積較以往有明顯的減少,同時也伴隨著油菜籽的產量減少,油菜籽的產量減少主要原因是油菜的種植面積減少。造成油菜種植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隨著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逐漸向城鎮轉移,務農人員越來越少,土地拋荒量上升,需要精耕細作的油菜更易受到影響,原先的移栽種植逐步被撒播取代,畝產和播種面積都難有提高;第二,和小麥等爭地作物相比,國家對種油菜的補貼和小麥相比沒有提高,效益比處于劣勢,種植小麥的積極性更高;第三,隨著種子、化肥及人力成本的上漲,種油菜受益較小,按照目前油菜籽2.1元/斤的收購價格,人均兩畝田,平均畝產300斤菜籽計算,除去成本,種兩畝油菜籽年凈收入不足500元,而且油菜難以機械化收割,費時費力,性價比不高;第四,國家每年公布小麥最低收購價往往在播種之前,農民提前可以確定種植收益,而油菜籽收購政策往往在四月份才出臺,此時油菜早已播種,即將進入收獲期,農民在播種時缺乏指引,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一定程度上挫傷了農戶油菜種植積極性。
以上這些原因在短期內很難改變甚至不能改變,因此油菜籽的種植面積預計在未來還將減少,那也將伴隨油菜籽產量的減少。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菜籽油行業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菜籽油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菜籽油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菜籽油就是我們俗稱的菜油,又叫油菜籽油、香菜油、蕓苔油、香油、芥花油,是用油菜籽榨出來的一種食用油。是我國主要食用油之一, 主產于長江流域及西南、西北等地,產量居世界首位。《2020-2...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日化用品是指日用化學品,是人們平日常用的科技化學制品包括洗發水、沐浴露、護膚、護發、化妝品、洗衣粉等等。按照用...
2020聚酰亞胺薄膜行業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聚酰亞胺,是綜合性能最佳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其耐高溫達400℃以上 ,長-...
黑色星期五臨近當地時間11月21日,美國加州舊金山市民在聯合廣場上一塊寫著“假期快樂”的廣告牌前休息。美國媒體報道...
今年B站宣布持續加大對小宇宙新星計劃的扶持,小宇宙新星計劃是B站推出用于全方面扶持原創動畫人的活動。B站在2020-20...
11月23日,在新冠疫情流行的當下,索尼沒有選擇召開大面積的線下發布會,而是選擇了在神田神社召開了一場以PS5為主題P...
2021年中國智能投顧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從早期傳統投顧互聯網化,線上提供服務,到為客戶直接提供各類基于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