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智能農機帶來的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的社會價值進一步凸顯;另一方面,政府支持智能農機發展以及提供購機補貼,也讓農戶在購買農機時沒有擔憂;在這一大背景下,智能農機呈現出需求大增的利好景象。
今年的疫情期間,智慧農業的發展極大地幫助了現代農民解決田間地頭問題。智慧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推進。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著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保障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0-2025年版農機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顯示:
其中,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71%,較上年提升1個百分點;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進度遠超往年,共支持231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270萬臺(套)農機具。
一方面,智能農機帶來的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的社會價值進一步凸顯;另一方面,政府支持智能農機發展以及提供購機補貼,也讓農戶在購買農機時沒有擔憂;在這一大背景下,智能農機呈現出需求大增的利好景象。
在中國土地流轉不斷加速的趨勢下,針對集中連片耕地的集約化生產難題,越來越多的農業科技企業在不斷尋求一個兼具精細化管理和高效化作業的創新方案。
數據顯示,疫情沖擊下,知名智能農機企業極飛仍以253%的速度增長,這一爆發增長讓各方在感嘆極飛速度的同時,也看到了智慧農業領域巨大的市場潛力。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隨著傳統的農耕方式逐漸被機械化設備所取代,我國農業現代化步入新進程。幾年來,全國各地農業部門不斷優化調整農機裝備結構和作業水平,大力推廣和引進農機新機具、新技術,越來越多技術先進、操作智能化的農業機械出現在田間地頭。
尤其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順利完成重要農時農機生產作業,打贏東北倒伏作物搶收等硬仗,有力支撐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新推出161個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超額完成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累計創建500個示范縣的建設任務。實踐表明,由農業生產向智能裝備進軍,進而帶動現代化服務業發展,是我國農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農機化水平創新高得益于政策扶持。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并不易。政府在普及農業機械化生產進程中,不僅要樹立鮮明的科技導向,而且應通過農機補貼、免費上牌等惠農政策,切實調動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為促進農業機械化向更高水平發展,國家全方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同時,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2020年實施面積達到4606萬畝,超額完成4000萬畝年度任務目標。還有,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商務部聯合印發《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在全國全面開展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支持機具種類由拖拉機、聯合收割機2種增至水稻插秧機、植保機械、飼料粉碎機等7種,實現法定的涉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機具全覆蓋。政策的有力扶持開創了農機化發展新局面。
據了解,今年6月,廣東印發《廣東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大力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打造“數字農業硅谷”,并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重點,構建5G智慧農業試驗區。一系列的政策,為廣東智慧農業發展拓寬了道路,也將促進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想了解更詳實的農機行業未來趨勢及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0-2025年版農機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版農機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化工新材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和國防軍工的眾多領域中,成為我國化工體系中市場需求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化工新材料是...
煤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和重要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隨著時間來到年末,冬季氣溫降低,火電廠負荷...
隨著 Mini LED 顯示技術的迅速發展,Mini LED 顯示產品已開始應用于超大屏高清顯示,如監控指揮、高清演播、高端...
2021擔保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近年來,我國經濟逐步由高速增長轉向以高質量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新時代,國民經濟總體保...
12月16日消息 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了解到,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制定并于近日印發《全國公共衛生信息化...
近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蓬勃發展,產業形態不斷豐富,優質內容供給不斷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正在成為推動文化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