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對中國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凈出口需求都造成一定沖擊。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拖累經濟下降4.4個百分點。但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汽車生產的工業增加值是整個制造業增加值的核心,起到了主力推動作用。
新冠疫情對中國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凈出口需求都造成一定沖擊。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拖累經濟下降4.4個百分點。但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汽車生產的工業增加值是整個制造業增加值的核心,起到了主力推動作用。
為了穩定消費,維護汽車產業良性發展,從中央到地方,政策均有所調整,具體體現在兩個方向:一是汽車消費類政策,通過減稅、出臺補貼等形式刺激汽車整體消費;二是在監管政策上,提出融資租賃規范化、首付比降低、強化風險管理建設、促進汽車金融發展等。政策利好鼓勵汽車金融發展,也相應提高了消費金融公司的風控能力,及維護消費者權利等要求。
1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發布會上表示,2020年11月,隨著汽車促消費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國內汽車市場加快復蘇,消費需求繼續擴大。新車銷量、二手車交易量、機動車回收數量等主要指標累計同比降幅進一步收窄。其中,新車銷量連續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11月新車產銷量分別為284.7萬輛和277萬輛,同比增長9.7%和12.6%,銷量連續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1-11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下降3%和2.9%,降幅均比上半年收窄14個百分點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
另外,二手車交易量連續4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11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157.38萬輛,同比增長13.7%,連續4個月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1-11月累計交易量1263.4萬輛,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個百分點。
從進出口來看,當月汽車進出口“一降一升”。高峰表示,11月汽車進口10.7萬輛,同比下降12.3%;出口12.8萬輛,同比增長17.4%。1-11月汽車累計進口82.1萬輛,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7.5個百分點;出口95.5萬輛,同比下降15.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7.8個百分點。
就汽車金融產業環境而言,車市從下半年開始逐步恢復,需求愈發強勁,銷量不斷提振,經過第一季度產銷下滑后,車市從3月份復工復產開始逐步轉正,銷量和同比增速表現亮眼。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由于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回暖趨勢超過預期;另一方面,全面的第三產業恢復也帶來了更強的消費信心。部分地區新能源車零售的回暖態勢明顯,也推動著乘用車車市在下半年繼續走強。商用車方面,1-10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20.3萬輛和42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和20.9%,增幅較1-9月繼續擴大1和1.1個百分點。市場復蘇強勁,促進了整體汽車市場的增長,各地基建項目的實施和電商物流需求的增長,進一步拉動了貨車的需求增長。與此同時,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意愿逐步增強,二手車市場釋放出更大的活力。
近幾年,受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各領域資金需求顯著上升、超前消費理念逐漸被大眾所認可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貸款購車等因素的影響,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和滲透率持續提升。我國汽車滲透指標預計達到50%的水平,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并與發達國家進步差距在逐漸縮小。欲想知道汽車整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請點擊《2020-2025年汽車整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2020-2025年汽車整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隨著汽車整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汽車整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物流供應鏈推動物流聯盟高效發展在現代物流中,是否組建物流聯盟,作為企業物流戰略的決策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瑞典國王承認抗疫政策失敗12月17日,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在接受瑞典SVT電視臺采訪時承認瑞典抗疫失敗...
能興集團官宣收購eStarLPL席位,完成對eStar電子競技俱樂部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席位的收購。能興集團是一家橫跨體...
螞蟻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12月18日,據悉,支付寶針對未持有互聯網存款的用戶,在理財頁面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
微眾銀行開放蛋殼租客貸款結清入口獲悉,蛋殼事件歷經多次發酵后,租客的權益保護迎來轉機。一位蛋殼租客向新浪科技表...
教育部發文扭轉高校唯帽子傾向,推進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教育部印發《關于正確認識和規范使用高校人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