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綠色轉型、智能制造、國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有效支撐了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但是,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產能過剩壓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取得顯著成效,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綠色轉型、智能制造、國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有效支撐了中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但是,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鋼鐵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產能過剩壓力、產業安全缺乏保障、生態環境制約、產業集中度偏低等問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我國粗鋼產量在全球總產量中的占比超過50%。鋼鐵工業能耗高,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11%,是僅次于電力行業的煤炭消費大戶,由此導致其成為我國二氧化碳減排的“主戰場”。
小到彈簧、剪刀,大到汽車、建筑,鋼鐵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更支撐著工業和經濟的發展。據相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突破10億噸,明年或超過11億噸,繼續位列全球榜首,且鋼材需求還將有一定的增長空間。
作為典型的高耗能產業,鋼鐵工業也是名副其實的碳排放大戶。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每年可消費5.5億噸標準煤,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1%,碳排放量貢獻全球鋼鐵碳排總量的60%以上。
正因此,節能與綠色低碳成為“十三五”期間鋼鐵行業的發展主基調。相關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進展超預期,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28家鋼鐵企業、6.1億噸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行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折標準煤)由572千克下降到554千克。
鋼鐵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2020年12月31日,為繼續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切實推動鋼鐵工業由大到強轉變,工業和信息化部研究編制了《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并就增強行業創新能力、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兼并重組、有序引導短流程煉鋼、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大力發展智能制、大幅提升質量效益、提高資源保障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合作、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等主要任務,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關于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本著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市場導向基本原則,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欲想知道中國鋼鐵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請點擊《2020-2025年中國鋼鐵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鋼鐵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鋼鐵行業研究報告中的鋼鐵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鋼鐵行業進行細化分析,包括產品總體狀...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是外資流入“大年”。特別是二季度以后,中國疫情防控得力,經濟復蘇“一枝獨秀”,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資產配置中...
可穿戴設備是物聯網最大消費類產品,作為物聯網領域一部分,聯網、交互是可穿戴設備最基本功能,對于智能可穿戴設備后...
隨著時代的向前發展,科學技術給各行各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也不例外,通過新型科學技術的應用,農業生產效率...
近些年,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穩定,基礎設施工程的批量上馬,使得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入了建筑業,間接推動了建筑...
攜程集團公布了今年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三季度,攜程集團的凈營業收入為55億元(8.05億美元),環比...
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生豬產業鏈以生豬養殖業為中心,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