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更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做了規劃和設計,其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并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特殊的經濟形態,影響了人民對文化產業的本質把握,不同國家從不同角度看文化產業有不同的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文化產業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再次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
2020年我國文化產業逐季穩步恢復。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2%,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實現正增長。
2021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文化消費需求將進一步釋放,文化產業規模將繼續擴大,文化市場復蘇態勢將不斷鞏固。
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在促進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鞏固和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文化產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文化消費需求開始不斷釋放,演藝、影視、旅游等各領域涌現出更加多樣化的文化產品,讓人們的休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隨著我國文化產業走向成熟,產業集群化發展的趨勢逐漸顯現,各地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善。
“十四五”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文化產業發展面臨新的條件、迎來新的機遇。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客觀要求,是滿足人民多樣化、高品位文化需求的重要基礎,是激發文化創造活力、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然選擇。
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主要憑借高新技術產業體系,而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是高新技術產業體系的有機組成,現代文化產業如數字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不僅直接誘發、催生和哺育了高新技術產業,而且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外,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具有價值引領性、創新性、融合性、協調性、開放性等特征。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障。欲想知道中國文化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請點擊《2021-2025年中國文化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文化產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我國文化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市場活力凸顯,已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亮點,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穩中有升。國家統計局2018年發布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對文化產業分類類別共設置9個2...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我國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況大致可以分為水域海洋生物和灘涂海洋生物兩大類。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魚類、頭足類(...
2021年文化娛樂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預測在經濟與文化需求雙輪驅動之下,中國文娛產業步入高增長通道,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音樂界認為,用于音樂的發聲器具才是樂器;樂器學界則通常將許多非音樂領域中的發聲器具,如古代戰爭中的鳴金擊鼓、宗m...
移動互聯網是指移動通信終端與互聯網相結合成為一體,是用戶使用手機、PDA或其他無線終端設備,通過速率較高的移動網I...
2021眼鏡行業市場現狀一副眼鏡看上去組成似乎很簡單:鏡片+鏡架,背后卻也是一個巨大的產業。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
近年來國家突出強調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倡導發展綠色環保、再生能源、新材料、循環利用、垃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