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中國2020年貿易總額達到777億美元,中國超越美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新德里對進口機器的依賴超過了其遏制與中國貿易的努力”,報道稱,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印度從中國進口了587億美元的商品,排名第一,進口額是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國與阿聯酋的總
對外貿易,亦稱“外國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進口;對運出商品或勞務的國家(地區)來說,就是出口。這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就開始產生和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更加迅速。其性質和作用由不同的社會制度所決定。
23日報道,印度商工部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印度與中國2020年貿易總額達到777億美元,中國超越美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新德里對進口機器的依賴超過了其遏制與中國貿易的努力”,報道稱,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印度從中國進口了587億美元的商品,排名第一,進口額是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美國與阿聯酋的總和。
報道提到,在雙方邊境沖突后,新德里方面雖然設法遏制與北京的貿易往來,但是無法改變印度繼續嚴重依賴中國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用電器的現狀。
盡管印度政府禁用了數百款中國應用程序,放慢了對中國投資的審批,并在中印發生邊境沖突后呼吁所謂的“自力更生”,但印度仍然嚴重依賴中國制造的重型機械、電信設備和家電產品。結果就是,2020年,印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接近400億美元,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顯示:印度自中國的進口總額為587億美元,超過其從美國和阿聯酋進口的總和,兩國分別是印度第二大和第三大貿易伙伴。
援引新加坡國立大學經濟學家阿米滕杜·帕利特的話稱,“新德里為擺脫北京所做的努力仍要很長時間”。“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至少需要四五年時間才能在特定部門創造新的能力。到那時,(印度)對中國的依賴將繼續。”
近日,印度方面似乎開始放開對于中國投資的審批。英國路透社2月22日獨家爆料稱,印度政府和行業消息人士透露,隨著中印邊境緊張局勢趨緩,印度將批準來自中國的45項投資提案,其中可能包括長城汽車和上汽集團的投資提案。
2月20日,中印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中方一側舉行第十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對前期班公湖地區一線兵力實現脫離接觸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是一個重要進展,為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其他問題提供了基礎。雙方就西段實控線地區其他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同意遵照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繼續保持溝通對話,穩控現地局勢,穩步有序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此外,中國與世界多個經濟體成為最大貿易伙伴。德國聯邦統計局2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德中雙邊貿易額為2121億歐元,增長(同比,下同)3%,中國再度成為德國在全球范圍內最大的貿易伙伴。德方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第五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
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天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盡管經歷了新冠疫情,但德中兩國2020年貨物貿易額仍達到2121億歐元,增長3%。德國去年繼中國之后的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分別為荷蘭(1728億歐元,下降8.7%)、美國(1716億歐元,下降9.7%)。
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中國在德國進口貿易中的重要性不斷上升。該機構表示,1980年時,中國尚排在德國進口來源國的第35位;到1990年,這一排名已升至第14位。自2015年起,中國成為德國進口貨物最多的國家。2020年全年,德國共進口了價值1163億歐元的中國商品,增長5.6%。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荷蘭(885億歐元,下降9.6%)和美國(678億歐元,下降5%)。
在出口方面,2020年,美國是德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其進口了價值1038億歐元的德國商品。緊隨其后的是中國(959億歐元)和法國(911億歐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德國對美和對法出口分別大幅下降12.5%和14.6%,而對華出口僅微降0.1%。
同年,中國還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歐盟最大貿易伙伴。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0年歐盟從中國進口商品3835億歐元,比上年增長5.6%;向中國出口商品2025億歐元,增長2.2%。歐美貿易則比疫情暴發前明顯縮水,歐盟自美進口、對美出口分別出現13.2%、8.2%的降幅。在歐盟前十大貨物貿易伙伴中,中國是唯一實現貿易雙向增長的。
中國官方此前表示,2020年中國外貿國際市場份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更加鞏固。
中國一再成為主要經濟體最大貿易伙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情防控和重啟經濟進度走在全球前列。
在其他國家因疫情紛紛“凍結”經濟活動時,已經基本遏制住疫情傳播的中國率先復工復產,憑借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強大的生產能力,源源不斷為海外提供急需的各類日用品和防疫物資。一些跨國公司更是將醫療用品、“宅經濟”相關產品的產能轉移到中國。在此情況下,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逆勢增長也就順理成章。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加快復蘇也為擴大進口創造了條件。中方統計數據顯示,隨著經濟實現正增長,民眾收入增加,去年中國進口了近1.6萬億元人民幣的消費品,其中肉類、首飾、化妝品進口增幅都在30%以上。欲了解更詳實的對外貿易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報告《2021-2026年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2021-2026年對外貿易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研究報告
對外貿易,亦稱“外國貿易”或“進出口貿易”,簡稱“外貿”,是指一個國家(地區)與另一個國家(地區)之間的商品、勞務和技術的交換活動。這種貿易由進口和出口兩個部分組成。對運進商品或勞...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多地下發房貸集中度的地方性細則近日,多地監管部門下發關于銀行房貸集中度地方性細則,廣東、海南等地的監管部門在全...
2月24日,據報道,在與空頭支票企業Churchill Capital IV簽署了合并協議之后,本周二,股市投資者對Lucid Motors這...
2月24日,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近日突擊檢查了部分奶茶店,涉及1點點、茶百道、7分甜、都可(coco)、熊姬等品牌,結果發?...
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貿易伙伴“兩國關系惡化之際,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美國彭博社2月22日以此為題報2...
消毒柜是指通過紫外線、遠紅外線、高溫、臭氧等方式,給食具、餐具、毛巾、衣物、美容美發用具、醫療器械等物品進行烘...
2月23日消息,GSMA 主辦的 2021 MWC 上海盛大開幕。首創的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標志著移動行業開啟互聯互通與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