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說,政策實施后,退休年齡線會往后慢慢推。
12日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說,政策實施后,退休年齡線會往后慢慢推。比如說,原本滿50歲退休的女性,政策實施后,第一年,變成50歲1個月或幾個月退休。不同年齡段的人,退休年齡不同。以此類推,經過若干年過渡期完成改革。
近幾十年來,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的提高了退休年齡。目前人社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具體改革方案,要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和經驗,更會充分考慮過我的國情。延遲退休涉及到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在研究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將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充分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凝聚社會共識。
在中國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生育率逐漸降低的同時,延遲退休的腳步也漸行漸近?,F在各省份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是何種情況呢?數據顯示,當前勞動年齡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北京,天津、內蒙古位居二、三位;老齡化較深的東北地區,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并不低,相反,中西部一些人口大省的勞動年齡人口占比普遍較低。
我國勞動力市場特點2021
勞動力市場特點分析,我國人才產業分布的突出特點是,人才產業結構與國民經濟的產業布局分布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中專技術人才數量明顯偏低,就業人員的學歷狀況急需改善。從三個產業的產值看,2002年,第一、二、三產業產值分別是15.3%、50.4%、34.3%;從就業人員看,第一、二、三產業就業人員的比例分別是50%、21%、29%,而中專技術人才的比例分別是5%、18%、77%,大專以上的學歷人才比例分別是1.2%、15.2%和83.6%,差異太大。這就意味著第三產業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時,人才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明顯低于其他產業,與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和發展制造業大國的目標不相適應。
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的巨大變化,形成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局面,也帶來我國人才隊伍結構狀況的根本性變化。其突出表現是國有企業職工人數和人才總量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持續下降。1996年,我國國有單位職工總數(包括公務員)為10949萬人,到2001年,僅為7409萬人,平均每年減少5%以上;國有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999年以來減少了130萬,下降4%;黨政人才減少59萬,下降7%;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由1998年的262.5萬人,減少到2002年的212.3萬人,2003年又有所回升。與此同時,1994年-2003年,非國有單位職工總數和專業技術人員總量分別增長了29倍和3.4倍;非國有單位職工總數和專業技術人員總量占全國職工總數的比例分別提高了23%和11%,報告預測,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非公有制用人單位將會成為我國人才就業的主要方向。
2020年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上漲了5%,實現16連漲,2021年養老金17連漲令人期待。同時,2020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2021年該標準預計將進一步提高。
未來勞動力行業市場將如何發展?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勞動力市場具體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中國勞動力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養老模式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養老模式研究報告對養老模式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養老模式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向的發展過程,或橫...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嬰幼兒戴兒童口罩有窒息風險據央視新聞報道稱,嬰幼兒戴兒童口罩有窒息風險。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消費提示,包括:由于可...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有網友在社交網絡發文稱,臺灣香蕉被日本食品公司檢查出農藥超標6倍,提及“日本超市里的臺灣p...
鋰電池供需缺口超20% 我國碳酸鋰價格持續翻倍!截至3月12日,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均價為每噸83500元,一周時間每噸6...
廣東手機殼企業6921家占全國一半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有1.07萬家手機殼相關企業,廣東省以6921家企業排名第一...
3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外公布。那么,未來15年我國5...
澳大利亞向中國請求恢復木材出口因檢疫問題被中國暫停進口,澳大利亞木材行業幾個月來“叫苦連天”。路透社12日稱,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