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要完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和15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缺水與浪費的情況并存,因此,大力發展節水農業和推廣高效排灌機械,是緩解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然選擇,也是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舉措。、
《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全國農田有效灌溉率要達到55%,節水灌溉率要達到64%,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88億畝。據悉,我國高標準農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建成高標準農田8391萬畝,高效節水灌溉2395萬畝,超額完成年度目標,進一步提升我國糧食保障能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歷時10個多月,共核實了9萬多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數量、質量、空間位置和利用情況,完善1000多萬個地塊數據,基本摸清了2011—2018年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家底。
今年,我國要完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和15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一方面加強工程組織實施,搶抓農閑時節、晴好時機、關鍵節點,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構建多元化籌資機制,積極探索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元投入模式。同時,要抓好農田建設工程的質量管理,加強建后管護,確保建成一畝、管好一畝。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占世界的6%,位列世界第四位,然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排到了125位,而且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在水資源短缺的剛性制約下,每年農業需灌溉用水3600億立方米,用來生產占世界26%的農產品,養活占世界20%的人口。在這占世界6%的水資源中,其中60%的水資源是用于農業。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顯示,全國多年平均缺水量為536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缺水約300億立方米。特別是北方地區缺水嚴重,農業用水面臨的挑戰更大。城市發展要依水而立,農業發展也因水而興,我國65%的瓜果蔬菜等農產品都需要排灌機械澆灌。
排灌機械是農田水利工程的基礎保障設備,廣泛應用于灌溉、排澇、防洪以及供水等農業生產和水利建設中。然而目前,我國排灌機械還存在系統能耗高、適應性差、智能化程度較低等問題,在這些方面與國際品牌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國現有的20.25億畝耕地中,有11.73億畝是沒有灌溉條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9.52億畝灌溉耕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也只有53%,遠低于世界先進水平的80%,因此,我國農業灌溉設備市場潛力巨大。目前,還有91%的灌區采用地面灌水技術,在一些自流灌區,大水漫灌現象常見。全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僅0.53,這也就是說灌區水量中有一半左右在輸水、配水和田間灌水過程中損失掉了。
發展高效、節能和環保的技術和產品已成為灌溉機械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產品設計、制造的主要方向,智能化與信息化是灌溉機械行業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將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融合到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生產過程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形成“互聯網+排灌機械標準件”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模式。“十三五”期間應以標準化為引領,以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技術設備的集成化、成套化、系統化、通用化、多元化為引擎,推動灌溉機械行業向高品質方向發展。
欲了解農田灌溉設備行業具體詳情可點擊查看《2019-2025年農田灌溉設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2019-2025年農田灌溉設備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是否能夠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時就牢牢地鎖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會傾盡畢生的精力及資源搜尋產業的當前需求、潛在需求以及新的...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馬斯克:不會向美提供中國客戶數據美國當地時間3月20日,特斯拉公司(Tesla Inc.)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 (...
掃碼點單強制關注公眾號屬侵權如今這個時代,拿出手機掃一掃,很多事兒就能在指尖完成,但相信很多人在外出就餐時都曾...
中央政法委評彩禮貸和墓地貸頻出最近,兩則新聞引人關注:一則是關于“彩禮貸”——江西某銀行傳出一張“彩禮貸”海報...
韓國大蔥漲至43元一公斤近期韓國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其中,大蔥價格漲勢尤為明顯,平均零售價每公斤高達7400韓元、約...
個人能自主選擇不同品牌疫苗嗎?問:目前國內已有4款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個人能自主選擇不同品牌的疫苗嗎?如果之前接種?...
設多個鬧鐘反復驚醒可致慢性疲勞據報道,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表明,如果設置多個鬧鐘,人反復驚醒后再睡下,可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