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當前科技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63%。
加工業是農產品價值實現的必要環節,沒有加工就沒有銷售,農產品的價值就無法得以實現,因此加工業自然非常重要。 它的發展,對于實現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和農民富起來,推進“四化同步”和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產品加工是用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方法,將農業的主、副產品制成各種食品或其他用品的一種生產活動。是農產品由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包括糧食加工、飼料加工、榨油、釀造、制糖、制茶、烤煙、纖維加工以及果品、蔬菜、畜產品、水產品等的加工。農產品加工過程及采用方法因產品種類及消費要求的不同而定。農產品加工可以縮減農產品的體積和重量,便于運輸,可以使易腐的農產品變得不易腐爛,保證品質不變,保證市場供應;還可以使農產品得到綜合利用,增加價值,提高農民收入。
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當前科技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63%。
科技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生鮮農產品動態保鮮與冷鏈物流、產地初加工、小麥制粉、低溫榨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關鍵核心裝備實現從依靠引進向自主制造轉變,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力爭到2025年,實現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從67.5%提高到80%左右,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
盡管我國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速度快,但按目前來說,在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裝備方面,仍存在明顯的短板。
產后損耗是在農產品加工業中長期存在卻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生鮮農產品減損保鮮與物流技術方面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相對而言,仍處于手工半機械化階段,存在兩大技術短板:缺乏綠色精準的減損保鮮技術,現有技術裝備靶向性低、精準性差、綠色環保性不高;缺乏智能化的冷鏈物流技術,現有冷藏與物流技術設施設備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低,在途監測不到位、控制不精準,運行成本高。
其次,加工業缺乏梯次加工技術,對農產品的利用不足,加工深度不夠,加工轉化和增值率較低。我國當前農產品加工率約為67.5%,但相對發達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尤其深加工技術,普遍落后于發達國家10-20年。”
此外,在資源綜合利用、加工裝備自主創新等方面,也仍存在著薄弱環節。比如農產品的綜合利用方面,有將近60%的共產物沒有得到高值利用,只能低值化處理,或者作為廢物丟掉和簡單堆放,既浪費了資源,也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欲了解農產品加工行業更多內容詳情可點擊查看《2021-2026年農產品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2021-2026年農產品加工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回望“十三五”,在外部風險與挑戰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依舊穩健前行。從2016年到201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6.7%,高于世界經濟平均水平3.9個百分...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HM抵制新疆棉花惹眾怒24日,瑞典服裝品牌HM發表的一份抵制新疆棉花的聲明引發中國網友憤怒。該聲明發表于2020年10月,...
浙江超七分之一的用電由太陽能提供22日中午12時23分,浙江全社會光伏發電輸出功率達1004.88萬千瓦,首次突破1000萬千2...
網絡交易新規5月1日起實施近年來,“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網絡經濟增添了新的活力。與此...
蘇伊士運河雙向交通堵塞當地時間周二,一艘400米長的貨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導致蘇伊士運河雙向交通堵塞, 阻斷了原1...
共享充電寶因“定價太任性” 被央視財經頻道點名報道。近日,很多消費者發現,共享充電寶的使用價格成倍增長。不同品...
液壓機是一種以液體為工作介質,根據帕斯卡原理制成的用于傳遞能量以實現各種工藝的機器。液壓機一般由本機(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