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成都網友反映,在部分線下快遞代收點取件時,店長會要求用戶,將快遞放置在店里自動出庫設備上核銷出庫才能將快遞取走。該設備在掃描包裹上條碼時,另一個攝像頭會拍攝用戶人臉照片,有網友擔心存在人臉信息泄露的風險。
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坐高鐵時“刷臉”進站……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人臉識別技術在服務生活的同時也正在被濫用。面對無處不在的人臉識別,個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近日,有成都網友反映,在部分線下快遞代收點取件時,店長會要求用戶,將快遞放置在店里自動出庫設備上核銷出庫才能將快遞取走。該設備在掃描包裹上條碼時,另一個攝像頭會拍攝用戶人臉照片,有網友擔心存在人臉信息泄露的風險。
對此,韻達方面回應稱,自助取件設備主要是針對用戶包裹簽收存在疑問,或者包裹被親戚朋友代領后,用戶誤以為被冒領投訴網點。這個時候網點會提交客戶取件時的留證包括人臉照片、時間等進行申訴,經核實無誤后,會取消對網點罰款。人臉照片不會存儲到總部系統,只有當包裹出現異常的時候,才會調出照片進行查證,一般存儲半到一個月。
那么如果出現隱私泄露,用戶該怎樣維權?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公民的享有隱私權、肖像權。拍照留存會導致公民的私密信息被采集。其次,若站點未經客戶允許使用其肖像,同樣侵公民肖像權。用戶可以拒絕站點不合理的人臉采集方式,站點可以配置監控設備來進行證據留存。他認為,站點只要嚴格采用通過手機取件碼以及手機號碼核對的方式,基本不會存在錯取情況。快遞站點在未經客戶同意的情況下,是無權強行人臉拍照留存的,也不能將拍照作為取件的前置條件。
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將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納入個人信息保護范疇。制度的“籠子”尚未織就,高度重視和嚴格保護公民生物識別信息的社會氛圍還沒有形成,但加強生物識別信息管理的行動指日可待。
針對呈泛濫趨勢的強制“刷臉”現象,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收集公民面部信息應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建議從源頭治理上壓實收集與保管責任,盡早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立法防止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要進一步細化、嚴化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涉足個人生物識別信息業務采取準入制度,應及時設置必要門檻,杜絕任何企業染指公民生物識別信息的現狀,特別保護原始數據,并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
欲了解信息安全行業更多內容詳情請點擊查看《2021-2025年中國信息安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信息安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2018年,全球的網絡安全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IoT安全、威脅情報技術、人工智能(AI)、機器智能(MI)都成為行業熱點。處于大數據時代的今天,智慧城市、物聯網、云計算、3D打印V...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據蘇寧商城數據顯示,去年11月20日至12月2日期間,火鍋底料銷量同比增長162%。同時,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在家吃...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發展高效、安全的現代生態農業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然而,隨著人口快速增長、耕地面積不...
近期,一列載有2709噸棉花的列車從南疆鐵路巴楚站駛出,開往江蘇省江陰站和海安站。新疆是我國最大的棉花產區,2020年...
明年我國將全面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為進一步加快推進全國電子客票普及應用,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1年推廣道路客...
人工智能環衛智能化產業聯盟成立近日,人工智能環衛智能化產業聯盟在上海發起成立,這是中國人工智能行業首個聚焦智能...
明年我國將全面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2021年推廣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工作方案》,加快推進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