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8.6萬輛和 87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4%和51.8%。乘用車、商用車產銷均保持同比增長。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中國汽車品牌也持續保持著向上發展的態勢。
中汽協發布2021年前4月汽車銷售數據。乘用車、商用車產銷均保持同比增長。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58.6萬輛和 874.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4%和51.8%。 增幅比1-3月回落28.3和23.8個百分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1%和 4.5%,增幅比1-3月擴大2.1和2.9個百分點。
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3.4萬輛和 225.2萬輛,環比下降9.3%和10.8%,同比增長6.3%和8.6%,去年4月開始汽車市場逐步恢復,與2019年同期相比,產銷同比增 長8.7%和13.5%,增幅比1-3月擴大12.7和 13.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71.4萬輛和170.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9%和9.1%,同比分別長7.9%和10.8%,增幅比3月回落69.5和66.6個百分點。分車型來看,與上年同期相比,轎車產量同比下降,銷量增長,其余三類車型產銷均呈現增長。特別是SUV,刷新4月歷史銷量記錄。
隨著國潮涌動,國貨崛起,汽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中國汽車品牌也持續保持著向上發展的態勢。
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同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當月共銷售71.9萬輛,同比增長34.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2%,占有率比上月提升2.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升7.5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銷量均呈一定下降,其中美系降幅更為明顯;與上年同期相比,法系銷量保持較快增長,德系和日系略有增長,韓系和美系均呈下降。
4月,中國品牌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7.7%、50.1%和66.8%,與上月相比,中國品牌轎車和SUV市場占有率均呈增長,中國品牌MPV有所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中國品牌轎車和SUV市場占有率呈一定增長,中國品牌MPV下降依然明顯。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的發展速度趨于穩定, 在汽車行業平穩增長的帶動下,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于良好,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降至為4.12萬億元,同比下降3.7%。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國家重大工程和技術專項的支持下,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
中國品牌汽車零部件自主創新體系初步形成。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通過多年發展,大多已具備較強的生產制造能力和一定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系統管理和模塊化供貨能力提升,通過差異化的多層次發展,以及同心多元化推動,實現了規模迅速擴張,在各個細分行業之間形成了協同效應。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零部件及子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形成東北、京津冀、中部、西南、珠三角及長三角六大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在汽車行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汽車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良好,呈中高速發展態勢。在全球化趨勢下,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采用兼并重組、海外并購、股權合資、合資合作等方式,加速拓展并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購體系并走向世界。
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中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了11家,特別是濰柴集團已經進入了榜單的前十名,分別是華域汽車、濰柴集團、海納川、均勝電子、寧德時代、中航汽車、廣汽零部件、玉柴集團、中策橡膠、中信戴卡、法士特。在這些數據中,濰柴集團零部件業務的總收益為2164.67億元,居世界百強第8位。
一、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階段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進入整合發展階段
由于我國的汽車零部件市場具有一定的區域壁壘,行業發展阻礙較多,對外資開放汽車零部件市場將導致市場重新分割,引導行業進入新的整合階段。
目前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數量眾多,但大多規模較小、缺乏創新能力、開發手段相對落后、整體水平較差,在高新技術零部件方面,對于跨國企業的依賴程度還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零部件中后期市場以合資為主(類比整車企業)。而外資在我國設廠占據國內市場需要市場與政策兩方面支持,這決定著外資企業需要通過合作、本土化來化解企業的經營風險。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不僅能夠獲得合資發展的機會,其本身也將在長期發展中尋找到自主化發展的機遇。
外資的蓬勃發展一方面帶來更大的挑戰,但另一方面也為本土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契機。因此,本土企業應該吸取多年來“以市場換技術”的教訓,更加注重對于外方技術的消化吸收,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謹防急功近利和盲目照搬,在競爭中求得生存與更大的發展。同時,要想求得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必須與其他產業一樣,形成集團化規模優勢,培養龍頭企業是必由之路。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實現資源整合刻不容緩,否則將有可能在競爭中失去生存空間。
自主品牌汽車零部件企業應積極應對兩種情況,一方面,企業應以并購、合資作為防御外資品牌沖擊的第一道措施,以保證企業市場份額穩定;另一方面,企業應積極模仿進而自主研發以擴大自主產能,提高企業競爭力,以保證在中長期發展中使企業的規模不斷擴大。
由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1年修訂)》將鼓勵重點由“整車制造”向“關鍵部件的制造和研發”轉變,同時,取消部分領域對外資的股比限制,有股比要求的條目比原目錄減少11條。
從引進整車制造到關鍵部件制造和研發,說明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從產業角度看,按照外資的投資步驟,我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將出現兩個變化:一是市場格局將出現變化,一旦放開投資,外資產品市場將繼續擴大;二是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將面臨長期整合,產業整合將促使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提升。
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車零部件市場的擴大,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增長速度整體高于我國整車行業。數據顯示,我國汽車零部件的銷售收入從2016年3.46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4.57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是7.2%,預計2021年我國汽車零部件銷售收入達4.9萬億元。
在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已具備乘用車及商用車零部件系統的產業化能力,并實現產品的全面覆蓋。因此,在我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達到一級配套供應商的標準,這說明我國在瓜分全球汽車零部件的利潤點上占比更加高。
三、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特點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是從為載貨卡車配套生產零部件起步的,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對為轎車配套的零部件企業進行技術引進和改造,以及一批合資、獨資企業的建立,逐步實現了從主要生產載貨汽車零部件向轎車零部件,從簡單仿制向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等效替代、自主設計和開發,以及從面向國內市場向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的快速轉變。
四、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
圖表:2018-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研究院
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規模的發展速度趨于穩定, 在汽車行業平穩增長的帶動下,零部件市場發展總體情況趨于良好,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所下降,降至為4.12萬億元,同比下降3.7%。
目前在國內市場,對于一些技術含量低、附加價值不高,且運輸成本較高的發動機零部件基本上已實現了國產化配套;但是對于液壓挺柱、液壓張緊器、搖臂及可變氣門系統等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知名汽車主機廠商為了保證產品成功開發、質量可靠,一般采取了謹慎國產化的原則。隨著目前國內本土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提高,逐步開始從國內本土企業采購。
欲了解更詳實的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可點擊《2021-202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近年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國家重大工程和技術專項的支持下,通過企業自主研發、合資合作及技術人才引進,持續加強技術攻關和創新體系建設,在部分領域核心技術逐步實現突破。中國品牌汽車零...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當前,我國正處于汽車產業革命的初期階段,未來汽車市場將逐步走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新的消費模式。汽車產業已經邁入...
公牛集團被反壟斷調查5月13日,“插座第一股”公牛集團發布公告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公司涉嫌與交易相對人達成2...
4月份全國煤炭價格環比上漲1.1%根據有關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上漲2.7%。從主要品種來看:煤炭價...
目前,區推出康復輔具租賃服務項目,面向老年人、殘障人士、傷病人士等,凡是符合條件的虹口市民還可享受政府補貼。此...
近日,"2021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在醫藥健康品牌板塊中,廣藥集團品牌價值達到474.52億元,位列第一名...
日本NHK網站11日報道,日本松下公司日前就企業財務決算情況召開記者會時透露,公司多年來在日本栃木縣工廠進行的有機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