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有中藥資源12807種,其中藥用植物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根據不同的標準,中藥材有多種分類方式,目前,主要是根據采收原則來分類。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數據顯示
天麻,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塊莖。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通絡的功效。主治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眩暈,頭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風濕痹痛等。
波密縣被稱為“冰川之鄉”,當地林下資源豐富,盛產野生天麻、羊肚菌以及松茸等。東若村黨支部書記仁真成培介紹,東若村位于波密縣城以東13公里,平均海拔2720米,擁有草地200公頃,林地8667公頃,耕地787畝。該村堅持抓產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按照科學發展、市場主導、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探索引進藏天麻和草莓種植等扶貧產業。2020年,東若村57戶、250余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2萬元。
據悉,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目前已投入資金2800余萬元,完成藏天麻野生撫育500多畝,其中林下野生撫育10萬塘,育種2.3萬塘,帶動周邊6個村種植示范點。“10萬塘藏天麻今年10月便可開始收獲,我們保守估計每塘可收獲1公斤。”該公司副總經理周福榮說,每公斤藏天麻售價360元,產值預計超過3000萬元。
扎木鎮黨委副書記李克介紹,2020年以來,在農戶自愿的前提下,當地已開展天麻野生撫育“田間課堂”45班次,培訓285人次,扶持8戶專業戶發展為合作社帶頭人,扶持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為種植專業戶。
同時推廣“公司+科研+專業合作社+種植戶”的產業鏈模式,由公司提供菌種、天麻種、銷售和技術等服務,當地農牧民種植戶只需負責天麻林下野生撫育環節,破解農牧民面臨的技術缺乏及市場風險。
中藥材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以防治疾病的原生藥材,其來源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其中植物藥占絕大多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民間應用的草藥。另外,廣義上講,還應包括具有傳統應用歷史的少數民族藥。
中國現有中藥資源12807種,其中藥用植物11146種,藥用動物1581種,藥用礦物80種。根據不同的標準,中藥材有多種分類方式,目前,主要是根據采收原則來分類。根據采收原則,中藥材可分為三大類,植物類、動物類和礦物類,其中,植物類又可以細分為根莖類、果實籽仁類、全草類、樹皮類等。
隨著化學藥品毒副作用的不斷出現,醫源性、藥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以及“回歸大自然”的綠色熱潮在全球范圍內廣泛興起,中藥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療效確切、價格相對低廉的特點和優勢,中成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保健,由于中成藥的特性,各類中成藥需求在不斷增大。
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了中藥材的栽培種植實踐,清代開始大規模種植中藥材,但多品種大量種植始于上世紀50年代。從藥學家試種、商業性栽培、分散個體種植,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栽培基地生產,中藥材種植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長期和興盛期。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我國中藥材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中藥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437億元,較2019年上漲了5.58%。
藍皮書的《2020道地藥材產業發展狀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對全國的中藥材種植情況進行了梳理。《報告》表明,根據目前各地公布的中藥材種植數據,到2020年底,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約為8939萬畝。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秘書長、道地藥材分會秘書長潘山表示,道地藥材產業正面臨國家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重視、消費者認可等多重利好,未來隨著中醫藥大健康產業不斷升級,代表高品質的道地藥材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
歷史上我國的中藥材主要依靠野生資源,曾經的中藥材供應方式大多為散戶外出采集,供應量和供應質量都達不到要求。隨著醫藥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通過人工種植緩解中藥資源供需矛盾成為可能。
改革開放以前,能夠人工栽培的中藥材僅有150多種,到2017年12月,根據第四次全國中藥普查的數據,人工栽培的中藥材已有746種。甘草、金銀花、黃芪等常用大宗中藥材品種的人工栽培已成規模且形成了一系列生產加工事宜技術。人工種植已經成為中藥材供應的主要方式,為我國提供了大量的優質道地藥材。
圖表:2018-2020年中國中藥材行業市場規模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驅動下,中藥材的戰略地位逐步凸顯,中藥材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市場規模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中藥材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437億元,較2019年上漲了5.58%。
二、中藥材行業發展分析
隨著化學藥品毒副作用的不斷出現,醫源性、藥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以及“回歸大自然”的綠色熱潮在全球范圍內廣泛興起,中藥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療效確切、價格相對低廉的特點和優勢,中成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同時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養生保健,由于中成藥的特性,各類中成藥需求在不斷增大。
我國早在唐代就開始了中藥材的栽培種植實踐,清代開始大規模種植中藥材,但多品種大量種植始于上世紀50年代。從藥學家試種、商業性栽培、分散個體種植,到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栽培基地生產,中藥材種植經歷了萌芽期、發展期、成長期和興盛期。目前種植品種達200多種,其中六七十種已形成較大規模生產能力;三七、人參、地黃、白術、川芎、紅花等大宗品種已不再使用野生藥材。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我國中藥材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三、中藥材企業發展分析
目前中國中藥材企業整體競爭十分積激烈,行業內分布的企業較多。后續整體企業發展的方向以龍頭企業為發展基石,通過對行業其他企業的兼并和整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對于中小企業來說,依靠地域特色,利用當體的特色,提供差異化產品。同時依靠國家政策的提供的便利,大力發展,立足本地,走向國際。
想了解更多中國中藥材行業研究具體分析,可點擊中研產業研究院《2021-2025年中國中藥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前景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中藥材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中藥材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用以防治疾病的原生藥材,其來源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其中植物藥占絕大多數。除此之外,還有大量民間應用的草藥。另外,廣義上講,還應包括具有傳統應用歷...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全球人均肉類消費量將減少近3%自去年以來,受疫情對出行活動與經濟沖擊的影響,整個肉類消費市場持續不景氣,需2...
2021鋼鐵行業的現狀和前景趨勢如何 2021鋼鐵市場行情分析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國家經濟水平和綜合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法律是統...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 傳統的生鮮零售商逐步走上“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模式。如何在新零售背景下通過供應鏈的優化, 完...
深圳康泰生物新冠滅活疫苗被納入緊急使用廣東省第一個獲批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上市,日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
智能制造是指工廠將生產設備、無線信號連接和傳感器集成到一個生態系統平臺中,這個生態系統可以監督整個生產線流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