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年來,北京已有超過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1億株。近20年,全球城市人均綠地空間面積呈顯著增加態勢,由2000年的23.14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0.47平方米,擴大了約75%。近20年,隨著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提升,人均公園綠
近年來,北京各類綠化美化創建活動蓬勃開展,目前,平谷、延慶兩區已經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通州區、懷柔區、密云區已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除東城區、西城區外的其他9個區也全部完成創森備案工作,為基本實現全域創森打下堅實基礎。40年來,北京已有超過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1億株;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0.08%提高到48.5%。
當天,首都全民義務植樹40周年紀念林植樹活動在北京市昌平區舉行,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等單位及駐地部隊志愿者共150余人參加活動,共栽植白皮松、油松、國槐、元寶楓、銀杏、欒樹、金枝槐等1000余株。
40年來,首都各界踴躍參與植樹播綠,動員百姓美化家園,通過植樹造林、林木綠地認建認養、建紀念林種紀念樹、義務綠化宣傳和以資代勞等不同方式積極參與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據統計,全民義務植樹開展40年來,北京已有超過1億人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樹2.1億株。
根據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5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從1980年到2020年底的40年時間,北京市森林覆蓋率由12.83%提高到44.4%,森林蓄積量達到2520萬立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由20.08%提高到48.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5平方米。
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城市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不僅能夠營造優美的城市景觀,為廣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間,而且具有降溫、增濕、滯塵、減菌等功能,能夠有效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中國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規模繼續擴大,城市生態環境面臨的壓力仍然巨大。城市園林綠化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國土綠化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現有宜林地60%左右主要分布在西部經濟相對滯后地區,立地條件差、水資源短缺地區,造林綠化難度越來越大。南方地區造林主體任務基本完成,新增森林面積空間較小,北方地區綠化空間廣闊;城市綠化水平較高,鄉村面上綠化水平較低,區域、城鄉造林綠化發展依然不平衡。城鄉擴張對林地、草地、綠地、濕地侵占現象仍較嚴重;極端氣候災害頻發,森林、草原有害生物和火災防控壓力居高不下,鞏固成果任務依然艱巨。
市場容量
園林行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建設良好的人居環境代表了人類美好的愿望和城市發展的趨勢。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為園林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如住建部發布的《城市綠化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對各類綠地的建設提出了明確的指標,其中明確要求新建居住區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比率不低于30%;國家發改委將城鎮園林綠化及生態小區建設列為鼓勵發展的產業。住建部也出臺了《關于促進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加快創建園林城市。以上政策層面的推進,尤其是城鎮化為園林行業的高速成長提供了龐大的市場容量,各地城市加緊創建“園林城市”、“生態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以此作為城市發展目標之一,為園林行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盡管國家宏觀經濟減速及房地產行業調控繼續,園林行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
科技部2020年11月27日發布的《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0年度報告》顯示,近20年,全球城市人均綠地空間面積呈顯著增加態勢,由2000年的23.14平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40.47平方米,擴大了約75%。近20年,隨著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顯著增加。2020年,世界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8.32平方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居住環境更加美麗。2019年全國新增國家森林城市28個、國家園林城市39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11平方米。住建系統完成城市建成區綠地219.7萬公頃,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37.34%、41.11%。2020年新增66個城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城市達441個。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平方米,全國建成綠道近8萬公里。
趨勢預測
城市園林綠化已成為城市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現代化城市的重要標志,城市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顯著。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城市園林綠化的認識已提高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高度。因此,實現城市園林生態化已成為世界各國城市園林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全國各地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將促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向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發展,園林綠化行業也將順應趨勢,將資源、技術、市場向生態領域傾斜。同時,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與生態環境建設及與生態修復相關的森林公園、流域治理、生態濕地修復、礦山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邊坡修復、土壤改良與土壤污染修復等園林行業新興細分領域快速發展,園林行業呈現出明顯的生態化趨勢。
前景分析
“十三五”期間,中國開展了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林業重點工程建設,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創新產權模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植樹造林。中國政府確定到“十三五”末,全國森林面積達到2.23億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3.04%。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達10.4億畝,居全球第一。“十三五”期間,中國每年要完成造林任務1億畝,國土綠化既要增綠擴容、又要提質增效。綠化建設所形成的經濟動力,涉及許多經濟領域。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進城市綠化項目投資,預計到2025年行業市場容量接近11000億元。
欲了解中國城市園林綠化發展分析具體信息可點擊中研普華《2021-2025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1-2025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城市綠化的建設過程、功能要求和經營目的,與林業有所不同,但都是生產建設的組成部分,一個是以取材為主,一個是以環境保護為主。城市園林綠化作為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城市人居環境...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醫療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
慢性失眠障礙的治療極其困難,需要耗費大量醫療資源和財富。雖然全世界多數發達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但迄今...
智能剝蝦機1分鐘剝千只小龍蝦輕點按鈕,18臺機器人聯動,一分鐘可將約1100只小龍蝦的蝦頭和蝦身分離,一天可替代50名5...
我國孤兒數量大幅下降民政部統計顯示,我國孤兒總數從2012年的57萬人下降至目前的19.1萬人,下降了66%。其中,全國兒...
麻辣燙可謂是麻辣火鍋的前身,也可說是火鍋的簡化版。不同的是,把肉和菜都穿在竹簽上,吃的時候,將一大把竹簽穿起的...
綠色能源行業前景如何?綠色能源可以不受能源短缺的影響,但也受自然條件的影響,如需要有水力、風力、太陽能資源,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