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總額為94.2億美元,同比增長68%,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下半年相比增長102.2%,此前的最高紀錄是2018年上半年的81.6億美元。
據韓國海關總署公布數據,今年上半年韓國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總額為94.2億美元,同比增長68%,創歷史新高,較2020年下半年相比增長102.2%,此前的最高紀錄是2018年上半年的81.6億美元。
據了解,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占全球半導體市場的60%左右,但高端芯片的需求自給率低僅為 10%。通過梳理科創板上市的半導體公司發現,雖然中國半導體行業產業鏈中中國在應用和系統的部分水平與全球領軍企業水平持平,在材料和制造環節距龍頭企業還有大幅的差距。 雖然在科創板中也不乏涉足AI+高端芯片,諸如為云服務器和邊緣計算設備提供AI芯片解決方案的「寒武紀」和為AI、云計算提供以芯片為主解決方案的「瀾起科技」等公司。總的來看,中國半導體行業生產技術仍然有面向中低端市場、材料配方工藝落后、實現技術突破難的特點。而決定半導體行業能力缺陷在于短板有多短,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短板是因為制造環節關鍵材料依賴進口,產生了業內高呼“國產替代”的局面。而所謂“國產替代”:一類是替代性需求,一類是新需求。
替代性需求是半導體產業全球供應鏈風險加大,例如初全球芯片生產面臨“停擺”的危機,客觀產生的“進口替代”效應;另外中國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軟肋也存在投資研發關鍵技術的“替代”需求。面目前中國的半導體芯片設計公司大部分還是通過“模仿”來進行“替代”。目前中國對外依賴程度較高的高端芯片的提供商主要是IDM企業,在芯片制造中半導體設備及關鍵材料又是其中最“卡脖子”的環節。目前半導體材料中90%的成分為硅,半導體材料成本中60%為硅材料購買成本。但由于硅提純的技術壁壘高、所需材料純度高,僅有少數企業能夠生產高純度硅材料,導致供貨渠道被SK、SUMCO等少數國外材料生產商壟斷,而將電路蝕刻在硅晶圓裸片上又需要先進工藝,這類硅晶圓需要依賴三星、英特爾、臺積電等境外廠商進口;而在制造環節是通過中國半導體材料設備行業制造行業發展較晚,尤其是用來去除晶圓表面掩膜的光刻機的國產化程度低于10%,主要被荷蘭ASML和日本AMEC所占據。
新需求是指的新興系統、設備發展和針對下游諸如電子行業的強大需求而做的自主創新。 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興起使智能化成為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主流趨勢,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半導體是產業智能化進程中必不可少的關鍵電子元件,是新產品智能化功能實現的基礎平臺,新技術應用的核心載體。例如,華為發展通信領域5G基站的需求讓海思應運而生。另外,在摩爾定律推動下新材料的迭代引發了半導體代次更迭。
想要了解更多半導體行業具體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出版的《2021-2026年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咨詢報告》。
相關新聞推薦:
《2021-2025年中國半導體激光器件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半導體激光器件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半導體激光器件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半導體激光器件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半導體激光器件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
查看詳情
2021(第十二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17日在北京舉辦。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中國正在打造全球規...
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可回收快遞包裝回收意愿強烈,但對其綠色包裝知曉程度不高,超四成消費者不清楚快遞有綠色環保包裝...
我國迎來今夏第一波用電高峰隨著各地氣溫持續攀升,我國迎來今夏第一波用電高峰,全國日用電量刷新歷史紀錄,11個省級...
航空運輸航空運輸,是使用飛機直升機及其他航空器運送人員、貨物、郵件的一種運輸方式。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是現代...
全球最大在建煤化工項目——陜煤榆林化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工程,近日臨時停工。官網信息稱,該項目總占地...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2021中國奶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奶類產量3530萬噸,同比增長7%,2020年我國嬰幼兒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