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新能源發布公告,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7個月,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1.08萬吉瓦時,比2020年同期增加37.1%。其中,中國風電項目增加74.9%,中國太陽能項目增加23.8%,中國熱電聯產及燃氣項目增加27.0%,中國水電項目減少8.3%及韓國項目增加21.4%。
中廣核新能源發布公告,截至2021年7月31日止7個月,集團累計完成發電量1.08萬吉瓦時,比2020年同期增加37.1%。其中,中國風電項目增加74.9%,中國太陽能項目增加23.8%,中國熱電聯產及燃氣項目增加27.0%,中國水電項目減少8.3%及韓國項目增加21.4%。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高耗能與高污染的矛盾也日趨嚴重。能源與環境問題,已是可持續發展道路上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早在1995年的八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4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正式確立了"以電力為中心,以煤炭為基礎,加強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結構"的能源發展方針和政策。同年,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經貿委制定印發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1996-2010)》。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轉變發展方式以及建設生態文明等多個方面的戰略目標,可再生能源的戰略對實現我國未來各項經濟社會建設目標具有重大意義。開發利用可再生資源,成為我國政府近年重點扶持的項目。隨著可再生能源相關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以及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的推動,整個社會對新能源的認識不斷發生改變。
美國太陽能發電量正在大規模增長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逐漸增強,清潔能源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廣泛使用。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發布報告稱,美國太陽能發電量正在大規模增長,將在2022年首次超過風能發電量。到2022年,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占美國總發電量的比重,將從2020年的11%上升至15%。
日本國土交通省近日提出了全國機場和周邊公共土地增加大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的目標。據此,到2030年,全國機場及周邊土地設置太陽能發電設施的面積將增加到2300公頃,為目前水平的12倍,將機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削減至零。早前就有消息稱,日本尋求增加更多的太陽能電力,以實現其雄心勃勃的2030年減排目標,這最終可能導致這個人口稠密國家的每棟建筑、停車場和農場都安裝上屋頂太陽能面板。
《中國太陽能熱發電及采暖行業藍皮書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中指出,截至2020年底,我國并網的太陽能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538兆瓦,其中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共7座,累計并網容量達到 450兆瓦。《藍皮書》預測,到 2025年,我國使用太陽能采暖的建筑面積將達到 3000萬平方米,其中太陽能集熱面積不低于 500萬平方米。
環保是世界發展大方向,誰能夠在環保上搶占先機,未來就有可能在國際規則的制定上掌握話語權,這也是各國在大力推進環保事業的原因。
太陽能發電行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
太陽能發電站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太陽能發電站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為53.06GW,創歷史新高,太陽能發電站增裝機容量為44.26GW,同比下降16.6%。
2019年,全國新增太陽能發電站裝機30.11GW,同比下降31.6%,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裝機17.91GW,同比下降22.9%;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2.20GW,同比下降41.8%。
2020年中國光伏產業已經進入平價時代,這也就標志著光伏產業邁入可持續發展階段。在著眼全球,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光伏組件生產國,海外市場占有率達到70%左右。全球晶體硅電池核心產業鏈集聚趨勢明顯,前5家企業市場占比不斷提升,中國已形成絕對優勢產業鏈。2019年中國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產量分別達到34.3萬噸、135GW、110GW和100GW,全球占比分別達到66.9%、97.8%、82.7%、76.9%。
從業內專業統計數據中,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光伏組件環節毛利率上升明顯。2019年,光伏組件獲得了產業鏈42%的毛利潤,全球光伏設備產業的銷售收入增至50億美元,同比增長4.2%;中國光伏設備的市場規模達到250億元,同比增長13.6%,占全球市場規模的71.4%。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站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2017年1-12月止累計中國太陽能發電量產量為64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中國累計太陽能發電量為198.7564億千瓦時,累計增長33.5%。預計到2022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站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914GW;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420GW。
太陽能發電系統與傳統能源相比,盡管存在效率偏低、功率輸出受制于天氣因素等缺點,但人們建立多種能源互補的發電系統,如太陽能燃煤機組互補、太陽能燃氣聯合循環互補等,實現多能源的高效利用,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系統效率。相信太陽能發電技術一定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支撐,大幅度補充能源短板,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太陽能發電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隨著太陽能發電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太陽能發電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查看詳情
今年以來,A股新能源汽車板塊走勢強勁,期間雖時有震蕩回調,但整體表現依舊亮眼。專家認為,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行P...
日前,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了《2021年上半年廣東省環保產業運行形勢分析報告》。27.1%的環保企業實現營業利潤...
7月中國手游總收入同比增長21.4%據sensorTower消息,Sensor Tower發布2021率7月中國手游發行商在全球App Store和Go...
A股煤炭板塊再度拉升8月6日,受煤炭行業或進入供應短缺時代消息影響,A股煤炭板塊再度拉升,截至發稿,美錦能源(0007...
2021年疫情紅外探測器訂單增加在2020年5月份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后相關疫情防控產品銷售減少,全年占營收比重不高2...
生命探測儀能探測人群嗎據悉,國產雷達生命探測儀攻克了強雜波信號和動目標干擾等技術難題,可探測廢墟下21米細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