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細胞免疫療法從相對簡易的培養、擴增、回輸的DC、NK、CIK、DC-CIK等細胞療法,發展到更為復雜的CAR-T、TCR-T等基因工程修飾的細胞療法。
據悉,合成生物學與基因細胞治療公司“呈源生物”近日完成近5000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鼎暉投資、云九資本共同領投,弘毅生命科學基金跟投,老股東經緯創投持續加碼。泰合資本為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用于呈源生物在任意序列高通量、長片段、高準確率基因合成產品的開發和商業化,以及將其基于超高通量TCR基因合成和功能驗證技術的個體化TCR-T治療項目推向臨床開發階段。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細胞免疫療法從相對簡易的培養、擴增、回輸的DC、NK、CIK、DC-CIK等細胞療法,發展到更為復雜的CAR-T、TCR-T等基因工程修飾的細胞療法。各類療法在不同類型的腫瘤以及免疫領域的療效各有千秋。在整個細胞免疫療法領域的研發浪潮中,以CAR-T、TCR-T為首的細胞治療藥物CDMO企業也逐漸起步,代表企業包括普瑞金、宜明細胞以及愛康得。其中普瑞金已經完成C輪融資,業務領域覆蓋了細胞與基因工程、動物實驗、病毒和細胞大規模制備、納米抗體篩選,以及質粒、重組慢病毒、CAR-T以及質量研究和管理體系等CMO/CDMO服務。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細胞免疫新藥研發領域,可以預測的是細胞治療領域的特色CMO/CDMO,也將在未來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2020年我國細胞免疫行業市場規模達到35億元,中國細胞免疫治療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1)惡性腫瘤患者數量持續增加,抗癌治療及藥物需求增長。受經濟、社會、環境及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變化影響,中國惡性腫瘤患病人數逐年增加;(2)制藥巨頭積極布局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加速臨床應用進程。恒瑞、復星凱特、藥明康德等中國領先藥企均涉入細胞免疫治療領域,通過跨國合作等形式,引進先進技術、人才,加速中國細胞免疫治療行業整體發展;(3)藥品審評體系加速細胞免疫療法上市。中國以臨床為導向的藥品審評體系逐步形成,有助于縮短創新藥、臨床急需用藥的上市時間。
圖表:2018-2020年中國細胞免疫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幾年隨著基礎研究的進步、相關政策的落地,細胞與基因治療發展態勢良好,臨床試驗的數目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腫瘤的治療是這個領域的核心。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管線的數目在2020年達到了405個,2017年到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28%,遠遠超過了2012年到2017年的12%的水平。其中大部分試驗都集中在臨床I期和II期,只有少部分進入了臨床III期,細胞與基因治療正在從一個新興的治療形式逐漸走向成熟。
想要了解更多細胞免疫治療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細胞免疫治療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細胞免疫治療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報告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細胞免疫療法從相對簡易的培養、擴增、回輸的DC、NK、CIK、DC-CIK等細胞療法,發展到更為復雜的CAR-T、TCR-T等基因工程修飾的細胞療法。各類療法在不同類型的腫瘤以及免疫領C...
查看詳情
毫米波技術商用步伐臨近近日,華為攜手行業伙伴完成了全球首個5G高低頻CA(載波聚合)技術的實驗室測試,實現單用戶下...
據海關總署消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增長。前8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7.98萬億元,增長23.8%,占出口總5...
光伏玻璃需求連漲七個月據悉,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再度迎接國家大額補貼。財政部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
“儒翰基因”完成天使輪融資近日,儒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由力合科創創投領投的數千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融資所得將...
上海現存咖啡館超8000家據了解,目前上海現有咖啡館超8000家,上海是中國咖啡文化的發源地,1886年,申城首次出現了專...
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超過蘋果成為第一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總量達到4090萬只,同比增長5.6%。其中2...